(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 215123)
克孜爾石窟的裝飾圖案雖然具有歷史特點、多樣化特點,但是學界并未對其進行深刻研究。目前,大部分學者對于該石窟中壁畫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期刊論文、圖典資料式著作等層面,缺少系統的論述,更不存在專題性研究。正因如此,導致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文化內涵鮮為人知,不利于歷史文化的傳播、繼承。
克孜爾石窟于上世紀初被發現,由國外學者率先進行研究。其中,德國學者瓦爾德施密特、科倫維德爾、勒科克研究成果最具影響力。對于國外的研究成果而言,主要是對石窟的裝飾圖案進行大量肢解,主要包括線描圖、摹本、照片等,未能對克孜爾石窟壁畫予以深入研究。也就是說,國外學者對于該石窟中圖案的分析缺少文字的描述,更缺乏具體的細節。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大量的學者開展對克孜爾石窟的研究,并發布了大量的學術成就,實現了對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闡述。2005年學者王征在《龜茲壁畫臨本》中,選擇了大量克孜爾石窟的壁畫圖案,但未對其進行介紹、分析。除此之外,學者周菁葆在《克孜爾石窟中的圖案藝術》中,對其中典型圖案的概括與介紹。由此能夠發現,當前對于克孜爾石窟中裝飾圖案的研究依然停留在表層,不僅未形成系統的科研體系,還沒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因此相關部門與學者應該重視克孜爾石窟的研究,實現對其中裝飾性圖案的詳細介紹,從而加深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傳承1。
經過對克孜爾石窟的研究,發現其中有80多個方形窟、中心柱窟含有裝飾性圖案,這部分內容已經進行的記錄、考察。在研究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結構、題材、形式等差異對其進行系統分類,并完成對資料的整理。在研究工作中,如果完成克孜爾石窟壁畫圖案的收集,需要對頻繁出現的建筑圖案、幾何圖案、動物圖案、花束圖案進行特點分析,同時掌握特殊性圖案的存在價值。其中,特殊性圖案主要包括水生生物、鳥銜環、菱形等,需要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在研究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過程中,結合圖案的具體內涵,可以實現對壁畫裝飾圖案根源的追溯。除此之外,學者還可以通過研究發現克孜爾地區與犍陀羅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之間的緊密關系,從而分析裝飾性圖案的具體意義。為了實現對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源頭的分析,在研究工作中還應該對敦煌裝飾圖案、吐魯番裝飾圖案與該石窟的壁畫進行比較,以此來掌握相互之間的異同點,實現對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源頭、發展、形成的考證。如此一來,有利于強化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意義,為擴大文化傳播范圍奠定堅實基礎2。
克孜爾石窟是佛教藝術傳入我國的代表性洞窟,并且在歷史的長期發展中受到了多種文化的作用。具體而言,在研究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過程中,發現其中包含中西亞文化、犍陀羅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內容。也就是說,該地區具有多文化融合的特點,在這一基礎上形成了克孜爾地區獨特的裝飾圖案風格。結合對多文化融合的分析,能夠發現當地會對諸多外來文化予以合理吸收、模仿,然后通過恰當的方式形成壁畫圖案。不僅如此,克孜爾石窟中的壁畫還具有豐富的佛教傳播意義,一定程度上升華了裝飾圖案的藝術水平。也就是說,此種裝飾圖案的形成、出現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歷史意義。因此在對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實現對其內涵的解讀。只有通過這一方式,才能夠加深對裝飾圖案的認識,理解壁畫的存在意義,并為歷史文化的傳播繼承夯實基礎。
由于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研究內容十分豐富,因此研究性工作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對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進行研究,能夠實現對壁畫中圖案資源的深入發掘與整理。將其作為基礎,可以從更多的視角、層次,實現對新疆佛教裝飾藝術的探究,進而實現對壁畫圖案藝術的梳理,并且可以對圖典資料鮮涉及的內容進行補充。實際上,克孜爾石窟內部的裝飾圖案不僅具有色彩絢麗、紋樣豐富的特點,還包含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我國古代圖案的寶貴檔案資料。因此,積極參與到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考古研究中,能夠加深對壁畫裝飾圖案的認識,實現對樣式、特點以及分布規律的總結。同時,還可以為龜茲藝術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并提高克孜爾佛教石窟研究體系的完善性。也就是說,通過研究可以加深對壁畫圖案藝術的認識,站在古代人的視角上分析其藝術魅力,為我國石窟壁畫圖案的研究做出貢獻。
克孜爾石窟中的裝飾圖案具有本土性特點,能夠實現對當地文化特色、古代人文特色的展示。同時克孜爾石窟中的壁畫具有藝術特點,是古代人藝術創作的結晶,因此其中包含大量的藝術創作元素。基于對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研究,能夠為藝術創作提供更多的元素,更為圖像、考古、歷史等學科,提供有價值的歷史資料。究其原因,克孜爾石窟位于西域地區,是實現對當地歷史文化驗證的基礎,并且可以與當前所掌握的西域歷史文化資料進行補充、比較,從而可以獲取更加準確的文化研究成果。而此種現象的存在,可以為當代圖案藝術的設計提供全新的創作思路,實現對本土化素材的充分利用,同時還能夠對傳統藝術予以傳承、升華3。
通過對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研究,能夠實現對壁畫資源的充分利用,從而掌握新疆地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此來為遺產的保護做出貢獻。對于克孜爾石窟的裝飾圖案而言,屬于我國圖案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如果將克孜爾石窟比喻成一座橋梁,那么其能夠將壁畫、石窟建筑進行聯系,并形成具有風格統一特點的整體。如果克孜爾石窟的建設中,沒有裝飾性圖案的存在,那么其必然是孤立的,無法將其最佳的狀態展示出來。因此,對于克孜爾石窟中裝飾圖案的文化認同,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必然。同時對克孜爾石窟裝飾性圖案的研究,還能夠發現新疆地區與犍陀羅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的關系,便于加深對新疆歷史文化的認識,從而實現對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綜上所述,本文梳理了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的研究現狀,將其作為基礎對主要的研究內容進行闡釋。同時結合分析發現,對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進行系統研究,存在多方面的價值與意義。因此,相關部門、人員需要加大重視力度,實現對圖案內涵的表達,從而為更多的藝術創作提供元素。除此之外,通過研究克孜爾石窟裝飾圖案,還能夠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于傳承歷史文化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注釋:
1.焦天怡.唐代敦煌石窟藻井圖案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7.
2.祁巖.云岡石窟中忍冬紋裝飾圖案的應用與創新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7.
3.王磊,鄭文宏.陜北鐘山石窟3號窟窟形及窟頂裝飾圖案的象征寓意研究[J].大眾文藝,2015(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