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芬

最近,意大利和法國的外交爭端愈演愈烈。法國媒體認為,一段時間以來,意大利政客多次向法國發起挑釁,兩國關系陷入冰點。其實,在歷史上,法意兩國早有仇怨。1940年,意大利趁法國在北部戰場敗于德國之機,出兵進攻法國南部,由此結下梁子。
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意大利同納粹德國結盟后盯上了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1938年10月,意大利要求法國在殖民地問題上讓步,包括吉布提設為自由港、意控制埃塞-吉布提鐵路、意參與蘇伊士運河公司管理、法屬突尼斯實現某種形式的意法共管。法國拒絕了這些要求。考慮到意大利軍事實力不及法國和英國,墨索里尼決定待機而動。
1940年5月,德軍在西線發起大規模攻勢,法軍在對德作戰中一敗涂地,德軍在殲滅法軍主力兵團后朝法國首都巴黎推進。德國在軍事上的勝利令墨索里尼嫉妒得要死,他迫不及待地想瓜分法國。5月26日,墨索里尼通知意軍總參謀長,打算對英法宣戰,然后分上一杯羹,稱“我只需付出幾千人犧牲的代價,就可以作為勝利者坐在和平會議上。”
6月10日下午,意大利外交部長向法國駐意大使蓬塞遞交宣戰書。意大利在宣戰后頭幾天還想觀望下,到了6月16日法國雷諾政府倒臺,墨索里尼下令意軍西方集團軍群32個師幾十萬部隊盡快進攻法國本土。當時,部署在法意邊境的法軍只有5個師,而且守軍還受到沿羅訥河流域推進的德軍威脅,意軍官兵普遍認為腹背受敵的法軍不堪一擊。
墨索里尼特別眼紅德軍在法國戰場上節節勝利。6月21日凌晨,意軍全線跨過邊境進入法國。意軍第4集團軍下轄的阿爾卑斯軍正面的法國守軍只有3000人,一開始,意軍在法國境內推進了幾公里,但很快遭到法軍阻擊,幾天打下來,這支意軍王牌山地部隊始終無法越過區區數千法軍堅守的圣莫里斯堡。意軍第1集團軍表現更加糟糕,在該集團軍進攻的大多數區域,均被法國炮兵輕易擊退。
為了挽回面子,意軍試圖在法軍戰線背后實施兩棲登陸,但剛要實施,幾艘登陸艦突然擱淺了,行動不得不取消。就這樣,僅僅5個法軍師就毫不費力地阻擋住了意軍32個師。
6月22日,法國同納粹德國簽署停戰協定,希特勒叫墨索里尼別同法國打下去了,在戰場上焦頭爛額的墨索里尼只好聽命。6月24日,法意兩國代表在羅馬簽署《法意停戰協定》,這份停戰協定規定在法國一側建立50公里長的非軍事區,而意大利的實際占領區只有832平方公里、人口僅2.85萬人。沒得到多少好處的墨索里尼大罵意軍不爭氣。在進攻法國本土的戰役中,意軍打死打傷法軍100人都不到,而自己傷亡竟達6000多人,被俘也超過1100人。西方歷史學家認為,1940年意大利趁火打劫進攻法國南部只能用“慘敗”來形容,這是墨索里尼的恥辱。
盡管在進攻法國本土戰役中丟盡臉面,但意大利仍想搶奪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意軍集結一支部隊想奪取吉布提,但隨著意軍在東非戰役中的失敗,連意屬東非都被盟軍占領。1942年11月8日,盟軍在北非登陸,作為回應,德軍實施占領法國南部非占領區的“安東行動”,意大利再一次趁火打劫出兵擴大在法國的占領區,并迅速占領法國土倫和科西嘉島等地,其中尼斯和科西嘉按計劃將被并入意大利。
1943年7月,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權垮臺,9月新政府與盟國停戰,德軍接管意大利在法國的占領區。德軍突擊部隊救出被監禁的墨索里尼,把他送到意大利德占區,組建起了所謂的“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權。
1943年以后,自由法國(二戰期間反軸心國侵略的法國流亡政府)領導人戴高樂一直在計劃報復1940年意大利趁火打劫。1945年,法國大部分國土解放,戴高樂終于有機會派遣法軍進入意大利境內了。1945年3月底,法軍向法意邊境上的小圣伯納德山道發起攻擊,戰至4月底,德軍和意傀儡政權軍隊放棄陣地撤退。但是,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司令、英國陸軍元帥哈羅德·亞歷山大只允許法軍深入意境內30公里。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后,法軍拒絕撤回邊境線。美國總統杜魯門直接通知戴高樂,如果法國堅持占領意北部一些地區,美國只能切斷對法軍事供應。如此一來,法軍只好從意大利撤軍。最終,戴高樂兼并意大利奧斯塔山谷、皮埃蒙特和利古里亞的計劃未能成功。▲
環球時報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