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樹勛
摘 要:在當前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不斷地發(fā)展中,數字閱讀推廣逐漸成了一項重要方式,數字閱讀可以使得閱讀活動更加環(huán)保與節(jié)約,為快節(jié)奏生活的人群提供了時間、地點上的方便,所以在當前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中應該重視對數字閱讀的推廣,提升人們的閱讀質量,對讀者的閱讀活動也進行比較科學的引導,可以從技術、用戶類型等方面展開推廣活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閱讀的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數字閱讀自身所具備的靈活、便捷等優(yōu)勢使其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擁有無窮的潛力,所以在公共圖書館的運營中也應該在讀者服務中加入數字閱讀的形式,通過不同的渠道以及技術對數字閱讀進行推廣,這樣圖書館資源也可以獲得更大范圍的共享,為未來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 數字閱讀的含義及發(fā)展
1.1 數字閱讀的含義
數字閱讀顧名思義是指數字化的閱讀。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閱讀的內容不是傳統(tǒng)的書本等紙質出版物,而是數字化的電子書、網絡新聞等電子資源;二是指閱讀的載體是數字化的電子設備,PC、手機、電子閱讀器等智能終端。數字閱讀的優(yōu)點十分明顯,即時便捷、形式多樣、資源豐富,不受時間、空間和環(huán)境的限制,使閱讀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數字閱讀打破了傳統(tǒng)圖書館在限定開放時間內程序化的借閱方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數字化閱讀的發(fā)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使得整體閱讀人群持續(xù)增加。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數字化閱讀率為68.2%,超出國民圖書閱讀率58.8%近十個百分點,并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長。
1.2 數字閱讀的發(fā)展
數字閱讀與互聯(lián)網如影隨形,其發(fā)展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在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Web1.0時代,1997年文學網站“榕樹下”的成立正式拉開了數字閱讀的帷幕,這是數字閱讀的萌芽階段。2000年后,PC互聯(lián)網逐漸在國內興起,起點中文網等付費閱覽網站成立,數字閱讀逐漸啟動。2008年以后,隨著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各種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也層出不窮,數字閱讀產品形態(tài)逐步走向多元化。2008年掌閱成立,2009年中國聯(lián)通、中國移動及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均成立了各自的手機閱讀基地,至此,數字閱讀跨過了萌芽與啟動階段邁進了移動閱讀時代。從行業(yè)規(guī)模來看,第三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上發(fā)布的《2016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6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規(guī)模達到120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25%。
2 公共圖書館進行數字閱讀推廣的必要性
數字閱讀主要就是以數字化的形式來進行知識的獲取與認知,也就是從電子屏幕上閱讀文本內容,包括閱讀對象的數字化和閱讀方式的數字化。數字閱讀具有較強的交互性與趣味性,增強了閱讀環(huán)境的靈活性選擇,也使閱讀活動更加輕松。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中,我國網民數量正在不斷增加,也就是說,有更多的人選擇了數字閱讀這種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等閱讀方式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信息書籍的查閱,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在數字閱讀中網絡文學成了閱讀的主體,其中不乏一些低俗文學內容,對于文化素養(yǎng)各異的網民讀者來說,不能進行很好的閱讀選擇,也不能真正接觸到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文化內容,而且由于數字閱讀產品的價格偏高,使得人們普遍選擇免費的刊物、書籍進行閱讀,公共圖書館中的信息資源利用率也存在的問題,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的推廣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其中的數字資源內容,提高其利用率,也讓館藏資源發(fā)揮自身應有的價值,數字閱讀推廣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全民閱讀的發(fā)展。
3 公共圖書館進行數字閱讀推廣的策略研究
3.1 順應數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潮流
盡管數字圖書館的用戶對象逐漸擴大,但需求量最大的群體仍以中、青年讀者和科研人員、學者、電腦愛好者為主,所以,緊跟技術潮流開展數字資源建設與服務,才能保持主流用戶粘黏性與忠誠度。比如在前幾年國家圖書館推出的“國圖漫游”這一手機客戶端,就是通過手機向讀者進行圖書館各種信息的展示,從此使得這種方便的手機移動服務形式深入人心,后來的移動商店服務等形式的閱讀推廣都為數字閱讀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公共圖書館的數字閱讀推廣中應該不斷地加入新的應用形式,吸引讀者的注意,然后進行親身體驗,比如虛擬的翻書系統(tǒng)、指紋識別借閱等都是數字閱讀推廣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數字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潮流走向,更加易于廣大讀者群體的接受和使用。
3.2 增加多元化的數字閱讀推廣渠道與閱讀群體
在數字圖書館推廣活動中,不僅要依托傳統(tǒng)的公共圖書館陣地進行宣傳,還應通過報紙、網絡、社區(qū),尤其是新媒體等渠道進行推廣。比如在長沙公共圖書館的數字閱讀推廣中,在活動舉辦期間就利用多種形式開展了多樣的宣傳活動,在公共圖書館內設立橫幅、X架,然后進行活動傳單的派發(fā),而且還在館內增加了話務咨詢人員,解決讀者的各種數字閱讀相關問題。在媒體方面,圖書館則通過不同的報刊對這次推廣活動進行了宣傳報道,湖南省當地的新聞媒體也進行了實地采訪,另外,還進行了網絡上的宣傳推廣,通過人民網、新浪微博等形式進行了網站與社交網絡上的宣傳,覆蓋了網絡活動的各個方面,最大程度地擴大了推廣范圍。另外,在公共圖書館進行數字閱讀的推廣過程中,不斷拓展讀者群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數字閱讀推廣的主要目的,比如在廣大的電視觀看群體中進行數字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在人群活動比較密集的商場、廣場中開展數字閱讀的推廣也是重要的途徑。此外,公共圖書館的數字閱讀還可以借助不同的服務內容向學校、社區(qū)、軍營等區(qū)域進行推廣,使更多的人對數字閱讀進行了解與認識,在這一過程中圖書館還可以為政府部門提供信息推送以及文獻支持等服務項目,以此獲得人們對數字閱讀的認可,促進全民閱讀的發(fā)展,不斷提高人們的閱讀質量水平。
3.3 多方合作擴大圖書館數字資源
為了有效擴大數字資源,國內外圖書館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建立多方合作成為目前最好的選擇。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三大圖書館聯(lián)盟雖然在資源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協(xié)作程度還有待于加強。從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大范圍的圖書館行業(yè)聯(lián)盟是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圖書館必須形成合作意識,尋求更大范圍內的合作,建立多渠道數字資源體系;建立全國性的跨系統(tǒng)、跨行業(yè)、跨地域的大型聯(lián)盟和包含各種館藏特色資源的共建共享服務平臺;積極倡導和鼓勵人們關注支持開放獲取的網站與數據庫。例如,哈佛大學的DASH、康奈爾大學的arXiv.org、瑞典Lund大學圖書館創(chuàng)建和維護的開放存取期刊列表。數字閱讀時代,多方合作與資源共享必然是公共圖書館的共同趨勢。
4 結束語
當前數字閱讀得到了廣泛的發(fā)展和應用,在全球范圍內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對讀者的閱讀行為進行了很好的引導,而公共圖書館作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應該對數字閱讀的推廣進行重視,對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進行滿足,在提高讀者素質、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道路上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為公共圖書館的原有服務進行補充,實現數字閱讀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許曄.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圖書館研究,2014(02):72-75.
[2]馬林山,汪訊寶,何燕.云環(huán)境下區(qū)域公共圖書館聯(lián)盟數字閱讀推廣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04):109-112.
[3]李怡梅,肖雨滋,鐘春華.我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現狀及思考[J].圖書館,2015(0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