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
貴州省黔東南州植保植檢站,貴州凱里556000
種植戶在種植大蔥的時候應注意大蔥施肥中的一些注意事項。該怎么施肥,施什么肥料,該選擇哪些品種,什么時候除草等都是種植大蔥時需要注意的,那么在種植大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在農業種植上,一般化肥施用簡單、省事、見效快,而有機肥施用麻煩、臟、見效慢。因而施肥以化肥為主,有機肥施用量較小。有些種植戶認識到有機肥施用的重要性,但往往施肥不當,施用未腐熟、無害化程度不高、養分含量低的有機肥,導致菜地病蟲害增多、燒根等,影響大蔥生長。有機肥料養分全,肥效緩而長,并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能改良土壤結構,不僅有利于大蔥根系的生長發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因而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能取長補短、互相調劑,充分發揮這兩種肥料的作用。
大蔥施肥不合理,一般表現為氮、磷、鉀肥施用比例失調,偏施氮肥、輕視鉀肥的現象十分普遍。如山東章丘出產的大蔥尤為著名,近年來當地農民種植大蔥每667 m2平均施純氮可達40~50 kg、五氧化二磷10~15 kg,而對于鉀肥的投入不夠普遍,部分農戶不施鉀肥或施鉀量較小。偏施氮肥造成病害加重,同時由于營養供應不平衡,致使產量降低,品質也受到影響。
大蔥是一種喜肥性較強的蔬菜,從定植到收獲一般需追肥3~4次。在生產中,許多農民習慣于開溝追施,這樣既容易劃斷大蔥的根系,還會出現燒根現象,使植株干尖、枯葉。
鈣主要存在于植株的老器官和組織中,是一個比較不易移動的元素。鈣既可作為營養元素供植株吸收利用,又能促進土壤有效養分的形成,改善土壤環境,從而促進大蔥生長發育。
缺鈣時植株生長受抑制,根尖、莖端、頂葉等幼嫩器官首先出現癥狀。隨鈣素水平降低,大蔥干尖病情指數逐漸增加,根系活力逐漸降低,分蘗數、葉片數、植株鮮重等生長指標也隨之降低;光合色素含量迅速降低;葉片和假莖內大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VC含量則升高。缺鈣還影響大蔥的營養和風味。
鎂主要存在于幼嫩器官和組織中,植物成熟時則集中于種子。鎂離子在光合和呼吸過程中,可以活化各種磷酸變位酶和磷酸激酶,是葉綠素的合成成分之一,施鎂可以促進大蔥植株生長發育,提高產量和商品性。缺鎂影響葉綠素合成,葉片葉脈仍綠而葉脈之間變黃,有時呈紅紫色。若缺鎂嚴重,葉片則形成褐斑而壞死。
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硫酸根離子,進入植物體后,一部分保持不變,大部分被還原成硫,進而被同化為半胱氨酸、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等。硫也是硫辛酸、輔酶A、硫胺素焦磷酸、谷胱甘肽、生物素、腺苷酰硫酸和腺苷三磷酸等的組成成分之一。
施硫能夠顯著促進大蔥的生長,提高其硫含量、有機硫含量和吸硫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株吸氮量。雞腿形大蔥含硫有機物含量顯著高于長蔥白型大蔥,并且在充足的硫供應水平下,這一趨勢更加明顯。缺硫的癥狀似缺氮,包括缺綠、矮化、積累花色素苷等。區別是缺硫的缺綠是從嫩葉開始的,而缺氮則是在老葉中先出現。鈣、鎂、硫對作物的影響不同,但是他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只有調配好他們之間的比例以及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需求量,才能充分發揮中量元素鈣、鎂、硫的作用,提高作物產量以及商品性。
3.1.1 播前徹底清除田間雜草在上茬作物管理期間,加強中耕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特別注意雜草種子尚未成熟前清除田頭隙地雜草,進一步減少有可能進入田間的雜草種子。上茬作物收獲后,噴灑百草枯,徹底清除田間雜草。
3.1.2 播后芽前防治苗床內雜草大蔥播種后每667 m2噴灑33%二甲戊靈乳油30~40 mL,進行芽前封閉,注意播后覆土要1 cm以上。
3.1.3 大蔥出苗后苗床內雜草的防治在大蔥返青后,可噴灑10.8%的精喹禾靈乳油或10.8%高效氟吡甲禾靈20 mL乳油,防治一年生禾本科雜草。苗床內如有4~6葉的大草,應及時人工拔除。
3.1.4 大蔥定植后田間雜草的防治在定植后蔥苗生長迅速,在蔥溝內每667 m2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40 mL或33%二甲戊靈乳油150 mL噴霧。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可選用10.8%的精喹禾靈乳油或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30~40 mL噴霧。闊葉類雜草一般人工拔除。
3.2.1 播種后出芽前在大蔥播種后每667 m2噴灑33%二甲戊靈乳油30~40 mL,進行芽前封閉,注意播后覆土要1 cm以上。
3.2.2 出苗后在大蔥緩苗返青后,可噴灑10.8%精喹禾靈乳油或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20 mL,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雜草。苗床內如有4~6葉的大草,應及時人工拔除。
3.2.3 定植后大蔥定植后在蔥溝內每667 m2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40 mL,或33%二甲戊靈乳油150 mL噴霧。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可選用10.8%的精喹禾靈乳油或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30~40 mL噴霧。闊葉類雜草一般采用人工拔除。
另外,每667 m2用仲丁靈乳油20克+33%二甲戊靈乳油100 mL,在播種澆水后噴施,噴藥宜選擇無風的晴朗天氣,噴灑后覆蓋地膜,出苗后揭開地膜,效果較好。
3.3.1 注意溫度高溫、低溫季節,可在一天中溫度(15~25℃最佳)、土壤濕度(保持65%以上)適時用藥。禁止高溫(30℃以上)、干旱、高濕、低溫用藥。
3.3.2 注意沙性土壤沙性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于2%(2.5%~5%安全)防效差,易產生藥害,建議先試驗后使用。
3.3.3 注意干旱高溫干旱高溫條件下,葉片會出現發皺發黃或生產緩慢,7 d后會自行恢復不影響生長。
不同的大蔥品種對自然條件和栽培條件的要求以及適應性不同。只有當環境條件充分滿足了它的生態、生理和遺傳特性的要求,才能充分發揮其優良特性,提高大蔥的商品性。我國大蔥栽培區域廣,受各地自然條件、種植方式、消費需求等因素的影響,蔥的種植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分布。
4.1.1 華北平原華北平原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光、熱、水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無霜期在220 d以上,年均降雨量500~800 mm,地處黃淮海三條河流水系下游,地上水和地下水資源都比較豐富。該區域氣溫較高,無霜期較長,降雨量較豐富,是大蔥生產的最佳區域。主栽品種有山東章丘大蔥、壽光八葉齊、掖輻一號,北京高腳白,天津五葉齊,河南汝陽笨蔥、開封大蔥,河北隆堯雞腿蔥、海陽大蔥等。
4.1.2 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冬冷夏涼,冬季低溫多雪,夏季氣溫較低,氣候涼爽。無霜期130~170 d。全年降雨量400~700 mm。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大蔥適宜生長期在200 d以內。主栽品種有遼寧朝陽鱗蔥、蓋縣三葉齊,吉林鐵嶺大蔥、通化白皮大蔥、洮南仙鶴腿大蔥等。
4.1.3 西北高原西北高原屬溫帶半干旱、干旱氣候區,日照充足,日照時數每年2 600~3 200 h,熱量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少,年降雨量小于400 mm,集中降雨期在7—8月份,易發生春旱,但不易造成夏澇。無霜期為130~180 d。主栽品種有陜西寶雞黑蔥、歧山石蔥、華縣赤水孤蔥,山西運城鞭桿蔥、長治紫坊大蔥、洪洞大蔥,內蒙古畢克齊大蔥、菱棒蔥,寧夏大頭蔥,甘肅白蔥,新疆伊犁大蔥等。
4.1.4 華南平原華南平原屬于亞熱帶、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氣溫較高,1月份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適宜作物生長的時間長達220~360 g。雨量豐沛,年降雨量1 000~1 800 mm。全年日照1 600~2 500 h。以生長期較短的小蔥產品生產為主(江蘇、安徽、湖北省的北部可栽培大蔥),品種以分蔥、細香蔥為主。主栽品種有安徽黃嶺大蔥,江蘇淮陰黃牙蔥,浙江嘉興麥桿蔥、嵊縣四季蔥、金華水蔥,上海白米蔥,福建大管麥蔥,廣西四季蔥,廣州硬尾水蔥等。
4.1.5 云貴高原云貴高原屬溫帶或亞熱帶、濕潤或半濕潤氣候區。雨量豐沛,年降水量800~1 200 mm。年平均溫度14~16℃,無霜期在260 d以上。光照條件較差。地勢比較復雜,區域內既有高山,又有盆地,高山峽谷較多,近90%的土地分布在丘陵山區和高原,而河谷平原和山間平地僅占5%。多數土地分布在海拔200~5 000 m范圍內,種植業垂直分布特征十分明顯。從谷底到山頂,呈現出從濕熱到高寒的多種不同氣候特點,區域內小氣候垂直變化大,在不同垂直高度既可種植小蔥,也能栽培大蔥,為大蔥與小蔥混作區。種植方式復雜多樣。主栽品種有:貴陽分蔥、重慶角蔥等。
4.1.6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屬于寒溫帶濕潤、半濕潤的特殊高寒區。地勢高,光照強,氣溫低,冬季寒冷,夏季涼爽,無霜期短,適宜作物生長的時間較短(在100 d以內),不利于培育大蔥,只進行小蔥栽培。該區水源豐富,空氣濕潤,小蔥在6—9月份生長良好。

大蔥具有不同的用途,生食、熟食、加工等。在生產中,要根據不同的生產目的,選用相應屬性的大蔥品種,才能保障不同用途大蔥的商品性以及大蔥加工品的商品性。用于鮮食的大蔥栽培應該選擇粗纖維少,可溶性糖含量高,辣味弱的大蔥品種;用于熟食的大蔥栽培應該選擇辣味濃的大蔥品種;用于脫水大蔥生產栽培應該選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大蔥品種;用于加工大蔥油生產栽培應該選擇辣味濃、大蔥油含量高的品種。
地區之間具有不同的肥水條件以及栽培習慣。因此,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選用合適的大蔥品種。比如,肥水條件好、旱能澆、澇能排、生產水平高的地區,應該選擇喜肥喜水、單產水平高、增產潛力大的品種;土地貧瘠、無灌溉條件的地區,要選用抗性強、耐旱的品種;易澇地區,應該選擇耐澇品種;具有培土習慣的栽培地區,應該選擇蔥白長、產量高的品種;沒有培土習慣,平畦栽培的地區,應該選擇蔥白粗短,抗倒伏,適宜密植的大蔥品種。栽培品種的選擇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特點,結合每一品種的品種特性加以選擇應用。
隨著大蔥產業的發展,周年栽培的興起,適應各栽培區域的大蔥栽培模式日漸增多。為了能充分發揮各栽培模式的優勢,要根據不同模式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優良品種。
保護地栽培的大蔥,由于濕度大,易發生病蟲害,因此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大蔥品種;間作套種的大蔥,要選擇株形直立,抗倒伏、耐弱光的品種;春季栽培的大蔥應該選擇耐抽薹的大蔥品種;夏季栽培的大蔥應該選擇耐熱性強的大蔥品種;秋季栽培的大蔥應該選擇后期增產速度快的大蔥品種;冬季栽培的大蔥應該選擇耐寒性強的大蔥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