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韓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吳樂珺 馬菲 青木 本報記者 倪浩
重型設備制造商卡特彼勒28日發布最新財報,獲利普遍低于華爾街預估,芯片制造商英偉達亦下調四季度營收預期。結果不僅造成兩家公司股價大跌,更連累美股走低。自年初蘋果宣布下調第一季度銷售預期,并將中國市場萎縮列為主要原因以來,不少跨國巨頭都把突然出現業績欠佳,歸咎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業績預警拖累股市
當地時間28日,美國股市集體下挫,市場將拖累者鎖定為卡特彼勒和英偉達。其中,卡特彼勒盤前發布的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不及預期,導致股價暴跌9.13%,市值一天縮水74億美元。另一美國跨國巨頭英偉達在公告中預計第四財季收入為22億美元,遠遜于之前預計的27億美元。失望情緒中,英偉達股價大挫13.82%,市值蒸發130億美元。
在進行業績說明時,兩家公司均將中國抬出作為業績下滑的說辭之一。英國《金融時報》28日報道稱,卡特彼勒預計今年全球銷量只會出現“溫和”增長,而中國銷量將不會增長。英偉達則表示,其在中國的游戲和數據中心芯片銷售放緩,公司正處于“異?;靵y和失望的特殊”時期。
根據路孚特的數據,定于周二公布財報的半導體公司AMD約1/3營收來自中國,而蘋果的財報也將于同日公布。永利度假村定于周三公布財報,該公司70%以上的收入來自中國。波音公司和麥當勞公司也將于本周三公布財報,二者分別有大約13%和18%的營收來自中國。
真正原因應從市場找
在兩大跨國企業解釋業績下滑之前,除蘋果外,也有其他跨國公司表達類似擔憂。韓國半導體兩大巨頭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營業利潤均出現下滑趨勢。分析認為,中國需求下降是重要原因。德國《經濟周刊》近日也報道稱,中國汽車市場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德國汽車產業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大眾汽車,去年在華銷量為311萬輛,同比下降2.1%,預計2019年將繼續面臨挑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業內人士的觀點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一些業績表現不佳的企業很自然地會拉中國當“替罪羊。比如蘋果,在講究性價比的市場上,有多少中國消費者愿購買昂貴的蘋果手機?蘋果試圖將他們欠佳的業績歸咎于中國以及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但事實上真正的原因可能來自于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韓國專家分析化妝品對華出口減少時,也覺得可能是韓國產品在中國競爭力下降,中國國產化妝品崛起所致。
美國“市場觀察”網站根據美銀美林的觀點認為,卡特彼勒和英偉達這些引人矚目的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指摘其實掩蓋了一個事實,即當下美國主流企業高層對中國經濟形勢持積極態度。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星巴克,其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將中國門店數量擴大了18%。公司CEO凱文·約翰遜表示:“我們仍然看好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未來的增長?!?/p>
國際主流觀點仍持樂觀態度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經濟增速確實在放緩,可能會影響一些企業的市場機會。且由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關稅互制,也會對美國企業對華出口起到不利影響。中國WTO研究會常務理事、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何偉文表示,分析跨國巨頭業績下滑,還要與全球經濟周期結合起來。
何偉文認為,從全球主要商會組織調查的結果來看,國際上主流觀點對中國仍持樂觀態度。例如,代表大型跨國企業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剛剛發布的調查顯示,美國企業過去一年在中國取得了積極的商業成果,90%的受訪企業表示中國仍然是其首要市場之一。何偉文表示,“中國市場對美國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波音飛機、美國的芯片等。這些大的企業必須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持研發,否則無法保持全球競爭優勢”。
白明認為,中國擁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市場潛力廣闊,這使得跨國企業必須重視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白明說,“一些企業將產業轉移出中國,或出于自身原因或出于貿易摩擦的影響,但是有出的也有進的,這是一個正?,F象。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在持續中,但中國作為全球最具潛力市場,魅力仍在?!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