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彬

【摘要】 目的 分析生長抑素聯合內鏡下注射硬化劑治療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90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 依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12例)與觀察組(78例)。對照組使用生長抑素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內鏡下注射硬化劑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和術后第1、3、6個月出血復發情況。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58%低于觀察組的8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第1、3、6個月出血復發率分別為21%、13%、15%均低于對照組的50%、67%、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使用生長抑素聯合內鏡下注射硬化劑治療, 能取得滿意效果,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生長抑素;內鏡下注射硬化劑;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omatostatin and somatostatin combined with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with 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Methods? ?A total of 90 cases?of liver cirrhosis with 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2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7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omatostat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endoscopic injection of sclerosing ag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currence of bleeding at 1st, 3rd and 6th months of treatment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58%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lower than 8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currence of bleeding at 1st, 3rd and 6th months of treatment was 21%, 13% and 15% respectively, which was lower than 50%, 67% and 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omatostatin combined with endoscopy shows satisfactory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with 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Somatostatin; Endoscopic injection of sclerosing agent; Liver cirrhosis; 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為肝硬化的常見并發癥種類。該疾病有著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以及預后差的特征。在接收此類患者之后, 醫生應當使用有效方式對患者開展止血措施, 比如對患者放置三腔二囊管法以全面壓迫發生破裂的血管, 又例如使用內窺鏡注射硬化劑以及介入栓塞術等。近期研究證實[1, 2], 生長抑素能夠顯著減少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門脈壓力水平, 也不會對患者的全身血流循環情況造成影響[3]。但值得說明的是, 如果單純對患者使用生長抑素治療, 較難取得滿意結果。本文選擇2012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確診為該疾病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析生長抑素聯合內鏡下注射硬化劑治療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療效, 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確診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54例, 女36例, 年齡26~76歲, 平均年齡(51.32±5.62)歲。依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12例)與觀察組(78例)。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 符合衛計委最新頒布的關于此類疾病臨床診斷標準。
1. 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 均依照衛計委頒布的消化道出血指南開展禁食、抑制胃酸、補液、輸血、糾正低血容量、臥床休息以及搶救休克等常規性治療。對照組使用注射用生長抑素(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4372)進行治療, 用法用量參照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內鏡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療。在患者第1次用藥時, 經靜脈緩慢注射250 μg負荷劑量的藥物, 在此之后使用6 mg注射用生長抑素混合入5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 微量泵持續泵入2 ml/h。當患者低血容量休克癥狀得到改善之后, 對患者實施急診內鏡聚桂醇硬化治療。以內科治療為基礎, 盡可能于24 h內使用內鏡聚桂醇硬化注射進行治療。具體方法[4]:曲張靜脈內注射為主, 注射1~4點/次, 初次注射每條血管(點)以10 ml左右為宜, 1次總量一般≤40 ml, 依照靜脈曲張的程度減少或增加劑量。相隔10 d左右視為1個治療周期, 完成至少3次的硬化治療。對所有患者開展1、3、6個月的隨訪觀察工作。在患者開展治療期間, 同時對其實施血常規電解質、肝腎功能以及相關臨床指標的監測。觀察患者是否存在便血、嘔血情況, 記錄好頻次、程度、出血顏色等。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第1、3、6個月出血復發情況。療效判定標準:有效:在治療24 h內, 既往心率、血壓逐步穩定, 嘔血停止, 排出暗紅色血便現象逐漸降低, 無需再次進行急診胃鏡硬化治療;無效:在治療24 h內, 心率血壓發生劇烈波動, 便血、嘔血現象仍然無改善, 需要再次實施胃鏡下介入治療或者外科治療[5]。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治療有效7例(58%), 無效5例(42%);觀察組治療有效68例(87%), 無效10例(13%);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出血復發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的第1、3、6個月出血復發率分別為21%、13%、15%均低于對照組的50%、67%、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幾年, 因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發的致命性大出血發生率呈現出逐漸升高的趨勢,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脅[6]。最新調查證實, 食管并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為肝硬化患者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有33.3%的患者發生首次出血即死亡, 剩余患者則在1年內會因為再次出血而導致死亡, 該疾病的死亡率在80%以上[6-8]。
生長抑素為當前臨床常用的環十四氨基酸肽, 其在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疾病的作用機制主要為[9]:①藥物能夠全面減少機體內或血管激素分泌以及合成過程, 在這種情況之下, 可以選擇性收縮內臟血管平滑肌組織, 進而達到減少患者門靜脈壓力的治療效果;②生長抑素能夠全面加大患者食管下端括約肌壓力水平, 降低側支循環系統的總血流量;③全面減少患者機體內胃泌素、胃酸合成以及分泌過程;④生長抑素可以減少患者發生再出血的幾率;⑤生長抑素能夠降低肝動脈血流總量以及肝臟內血流組織的阻力水平。注射用生長抑素和自然生長抑素從化學結構來講完全相同, 其在治療門靜脈高壓所致的胃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方面能夠取得滿意效果, 并且也不存在顯著的心血管不良反應, 半衰期為1~3 min[10-12]。因此, 在使用藥物過程中必須持續性靜脈滴注。最好利用輸液泵全面調節藥物速度, 以方便穩定患者血藥濃度水平, 體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這種藥物在使用后不會因為患者體位改變影響輸液速度而令血藥濃度發生變化[13]。值得說明的是, 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切記不能間斷, 如果間斷時間>3~5 min。必須重新追加一次沖擊劑量。雖然臨床上該疾病的治療方法較多, 但有研究證實, 對于此類患者使用生長抑素進行治療效果顯著。且不會對患者的自身體質造成限制, 為治療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首選方法[14, 15]。
本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58%低于觀察組的8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的第1、3、6個月出血復發率分別為21%、13%、15%均低于對照組的50%、67%、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生長抑素聯合內鏡下硬化劑治療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效果較好, 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居龍, 艾正琳, 楊志云, 等. 生長抑素與生長抑素聯合內鏡下治療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療效觀察. 中國肝臟病雜志(電子版), 2016, 8(2):90-94.
[2] 王偉, 魏麗娜, 孔桂香, 等. 內鏡下曲張靜脈套扎聯合生長抑素治療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討. 中國現代醫生, 2018, 56(25):45-47.
[3]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內鏡學學分會.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指南.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6, 32(2):203-219.
[4] 武威. 內鏡下血管套扎聯合生長抑素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 23(21):79-80.
[5] 趙麗芳, 路偉, 薛晶, 等. 生長抑素聯合三腔二囊管治療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分析. 河北醫學, 2017, 23(11):1836-1839.
[6] 張英, 陳凱紅, 黃利華, 等. 生長抑素及垂體后葉素聯合硝酸甘油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療效分析. 現代醫藥衛生, 2010, 26(5):665-666.
[7] 繆羽霞, 夏泉, 王榮花, 等. 泮托拉唑聯合生長抑素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7, 9(6):126-130.
[8] 汪云, 朱麗影. 生長抑素十四肽聯合奧美拉唑治療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52例療效觀察. 中國急救醫學, 2009, 29(1):70-72.
[9] 葉建明, 王德耿, 丁春雷, 等. 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36例臨床分析.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6, 21(5):725-727.
[10] 柴寶, 原麗莉, 郭亞榮. 生長抑素聯合急診內鏡下硬化劑治療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臨床分析.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3, 13(s1):73-74.
[11] Bosch J, Abraldes JG, Berzigotti A, et al.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Seminars in Liver Disease, 2008, 28(1):003-025.
[12] 許子度, 韋璐. 生長抑素聯合泮托拉唑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PCⅢ、LN、PVF的影響. 肝臟, 2018, 23(12):1114-1116.
[13] 湯仕龍. 凝血酶、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分析. 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8, 38(12):1212-1213, 1216.
[14] 張敏. 內鏡套扎術聯合生長抑素治療肝硬化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觀察. 海峽藥學, 2018, 30(9):157-158.
[15] 辛福, 李曉琴, 王杰民, 等. 生長抑素類似物聯合三腔兩囊管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臨床觀察. 甘肅科技縱橫, 2013, 42(5):125-126.
[收稿日期: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