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艷娟


【摘要】 目的 觀察伏立康唑聯合胸腺肽α1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侵襲性真菌病(IFD)的臨床療效。方法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伏立康唑序貫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胸腺肽α1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CD4+、CD4+/CD8+、γ-干擾素(IFN-γ)、白細胞介素-12(IL-12)水平。結果 對照組治療11例治愈、13例顯效、4例進步, 12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60%;觀察組治療20例治愈、14例顯效、2例進步, 4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8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CD4+、CD4+/CD8+、IFN-γ、IL-12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CD4+、CD4+/CD8+、IFN-γ、IL-1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伏立康唑聯合胸腺肽α1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臨床療效顯著, 可明顯增強自身抵抗力, 利于改善愈后, 藥物不良反應降低, 臨床應用前景較高。
【關鍵詞】 伏立康唑;胸腺肽α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襲性真菌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06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患者臨床治療難度大, 愈后自身免疫力降低。目前臨床上普遍給予患者敏感抗真菌藥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 然而逆轉免疫抑制狀態也應該成為重點考慮的治療方法, 因為免疫防御機制在宿主抗感染中有極為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經采用伏立康唑聯合胸腺肽α1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 目的主要探討廣譜抗真菌藥與增強免疫系統反應性藥聯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 IFD 的臨床療效, 旨在臨床治療提供技術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住院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患者, 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不全, 合并腫瘤、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精神病者, 治療階段服用其他藥或采用其他治療方法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2], 符合2006年制定的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的IFD診斷標準[3]。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方法 參照2007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對患者給予規范治療[2], 如嚴禁吸煙, 化痰、抗感染、輔助通氣設備、解除氣道痙攣等常規方式, 藥物方案可給予相關的單一或聯合治療, 如糖皮質激素、短效或長效抗膽堿能藥、短效或長效β2激動劑等, 給予常規護理及飲食指導。參照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 對照組給予伏立康唑序貫治療, 注射伏立康唑200 mg(商品名:威凡, DSM Pharmaceuticals, Inc, 國藥準字H20090717, 規格:200 mg×支)給予靜脈滴注, 滴注時長達1~2 h, 1次/d, 靜脈滴注3 d改服伏立康唑片100mg(德國輝瑞Heinrich Mack Nachf.GmbH & Co.KG, 批準文號H20091121, 規格:50 mg/片)口服, 1次/d。治療3個月[3]。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胸腺肽α1(商品名:日達仙, Patheon Italia S.p.A, 批準文號 H20050339, 規格:1.6 mg/支)治療, 注射胸腺肽α11.6 mg/次, 1次/d, 經皮試陰性后給予皮下注射, 持續治療42 d。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CD4+、CD4+/CD8+、IFN-γ、IL-12水平。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3個月后觀察患者的臨床療效, 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4]制定判定標準。治愈:癥狀體征已恢復正常, 真菌試驗顯示為陰性;顯效:病情好轉明顯, 痰液3次連續培養未發現病原菌;進步:痰菌有好轉, 但仍有咳嗽咯痰等, 免疫指標水平值未達標;無效:病情未發生變化甚出現惡化。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4+、CD4+/CD8+、IFN-γ、IL-12水平比較 治療前, 兩組CD4+、CD4+/CD8+、IFN-γ、IL-12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CD4+、CD4+/CD8+、IFN-γ、IL-1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 臨床糖皮質激素和抗生素的濫用以及免疫功能的下降[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臨床早已成為常見且多發病, 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的病發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有研究顯示, 免疫功能發生障礙及T細胞亞群發生失調作為致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難愈、易合并其他病的重要原因之一[6], 而氣道黏膜受損, 黏膜纖毛運動大幅減弱使氣道黏膜清除能力顯著降低, 真菌更易侵入氣道壁內, 使合并IFD的風險增加[7, 8]。
本次研究中,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住院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患者, 探討廣譜抗真菌藥與增強免疫系統反應性藥聯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 IFD 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 對照組治療11例治愈、13例顯效、4例進步, 12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60%;觀察組治療20例治愈、14例顯效、2例進步, 4例無效, 總有效率為8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CD4+、CD4+/CD8+、IFN-γ、IL-12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CD4+、CD4+/CD8+、IFN-γ、IL-1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伏立康唑聯合胸腺肽α1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FD臨床療效顯著, 可明顯增強自身抵抗力, 利于改善愈后, 藥物不良反應降低, 臨床應用前景較高。
參考文獻
[1] 柳濤, 蔡柏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介紹.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2, 11(1):1-12.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7, 30(1):8-17.
[3] 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 草案). 中華內科雜志, 2006, 45(8):697-700.
[4] 楊帆.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解讀.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 2016, 9(5):390-393.
[5] 潘小東, 孫來芳, 胡雪珍, 等. 伏立康唑治療重癥侵襲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臨床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22):5160-5162.
[6] 宋嫣瑾, 張博, 林楠風.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與抗真菌藥物治療肺部真菌感染臨床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5):1062-1063, 1093.
[7] 劉濤, 石翠翠, 張曉培, 等. 伏立康唑治療重型肝炎并發侵襲性肺曲霉菌病的療效. 江蘇醫藥, 2013, 39(5):548-550.
[8] 丁菲, 邵寧, 賈樹田, 等. 伏立康唑治療腎移植術后侵襲性肺曲霉菌病的療效觀察.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8(2):264-267.
[收稿日期: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