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培東
摘? ?要:環境管理的目的就是通過對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傳播,以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社會體制和思想觀念的形式體現出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環保工作日趨嚴格,生態環境督察密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各類企業也下足了功夫,環保工作有了較大改觀,碧水藍天已經顯現。根據工作實際,對現場環境管理工作有了較為深刻的認知與探索。
關鍵詞:環境管理? 廢水? 環境空氣和廢氣? 噪聲? 固廢? 輻射
中圖分類號:TU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c)-0127-02
1? 現場環境管理目的
環境管理[1]的目的就是通過對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傳播,使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運行機制以及管理部門和生產部門的決策、計劃和個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種活動,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并以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社會體制和思想觀念的形式體現出來。具體來說就是創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新的消費方式、新的社會行為規則和新的發展方式,來保護和改善環境。對于企業而言,現場環境管理的目的就是企業自身環境保護工作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2]、規章制度、標準規范的符合性。
2? 現場環境管理原因
“不涸澤而漁,不毀林而獵”,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加強環境管理迫在眉睫,勢在必行。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為了符合國家環境法律法規的各項要求,必須加強環境管理工作。
3? 企業現場環境管理
企業現場環境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不僅需要有環境保護方面的專業知識,還須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方式方法。就此,針對環境污染現場控制管理做了如下研究與探索。
3.1 水污染現場管理
水污染控制主要從雨污分離、防滲防漏、設備管理、生產工藝、污水處理等方面予以闡述。
3.1.1 雨污分流
廠區雨污分流的目的是防止污水進入市政、雨水管網或河流,對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污染,對市政污水處理廠造成沖擊;同時也是杜絕偷排污水的防范措施之一。新開工企業必須按照環保“三同時制度”,同時設計、施工、使用雨污分離設施。未實現雨污分離的現有企業,必須著手進行雨污分離設施的改造與重建。鑒于防滲的目的,污水管網最好采用管道輸送,防止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利用地溝作為污水溝的,必須密閉、防滲,防止污水滲漏或溢出,防滲工程應有施工方詳細記錄和施工圖備案,以便備查、追溯[3]。
廠區雨水溝至廠區外間應有閥門控制,廠區內應有初期雨水收集池。建立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防止初期雨水及污水外流。
3.1.2 防滲防漏
除污水溝進行防滲防漏措施外,各危化品存放儲存裝置設施也要有防滲防漏措施,必要時應有施工詳細記錄和施工圖備案,以便備查、追溯;還需建立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防止?;吠庖纭?/p>
單個或少量化工桶、油桶等可用防腐托盤承裝,托盤四周有密閉坎臺,托盤防滲、防漏、防腐,托盤底部水平最低處可留有常閉閥門,方便濺出或溢出的物品的再收集。
較大儲罐必須建設防腐防滲圍堰,圍堰外應有事故應急池,以對溢出泄露物品進行收集。圍堰內除儲罐、管道等附屬裝置外,不能由其他動力裝置。圍堰內儲罐物品的裝卸可通過管道引致圍堰外進行,且裝卸口要有收集措施。室外儲罐圍堰底部還應多加一個控制雨水的閥門,利于初期雨水收集及后期雨水的排放。圍堰的容積及高度應符合多個規范的最高要求,一般圍堰可1.20m高,容積為儲罐區最大罐容積或更大。儲罐區內不能放置不相容的物品儲罐。
3.1.3 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即防止跑冒滴漏。設備基礎也需作檢修防滲、防溢處理。同樣應有防滲設施備案及現場處置方案等。
油柜、油箱等油品儲量較大的設備,四圍必須有坎臺,坎臺內必須做防滲處理,并有漏油收集池,同時配備ABC干粉滅火器等滅火設施;同樣,易泄露污染物的泵送設備,也需有相應措施。
傳動設備密封最好選用質量較好的機械密封裝置,盡量杜絕填料密封,以減少或避免密封處的泄露;同時做好密封水的回收。
做好空壓機等排油設備的油污回收和處理。油氣水、空調冷凝水、設備密封水等不準排至雨水溝。
3.1.4 生產工藝
生產工藝的水污染控制是最重要的環境現場管理,它是污水水量控制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關鍵。因此優化生產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是工藝更新和優化的必不可少的途徑。加強能源管理,清潔生產,也有利于企業革新和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3.1.5 污水處理運行
污水處理運行是水污染控制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線。國家各項環保標準[4]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水處理后的各項污染物排放指標不僅符合現在的排放標準,還應逐漸符合將來越來越嚴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甚至于零排放。因此除加強現有水處理的管理,還應逐步拓展新的模式、新的處理工藝,最終達到零排放,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2 環境空氣和廢氣現場管理
對有組織廢氣排放嚴格工藝要求。電廠做好脫硫脫硝除粉塵;噴漆做好噴漆房的環保治理,按國家最新的工藝設備和處理要求管理。
環境空氣注意抑制揚塵的產生,裸露地面做好覆蓋、綠化或硬化。地面定時灑水及噴霧。嚴格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做好運輸車輛管控,現場生產控制。車輛貨箱全封閉或全覆蓋,不得有撒漏。
控制異味的產生,對常態異味現狀進行空間封閉、集氣與治理。
3.3 噪聲污染現場管理
噪聲污染除按噪聲產生傳播的三大途徑進行控制以外,還應防止異常噪聲的產生,及時進行處理;必要時增設減噪設備,做好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
3.4 固體廢棄物現場管理
現場產生的固廢及時分類、清理,做好相應的管理制度,嚴格人員要求。對危廢(包括液體危化品、廢油等)嚴格控制,建立標準危廢庫,與有資質的危廢處理商簽訂危廢轉運與處理協議。
3.5 輻射污染現場管理
經常性檢查輻射源的輻射能量,是否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范圍內,配備標準檢測儀器。輻射物質轉移必須放置在標準的鉛盒內,且有穿戴全密閉防護鉛服的專業人員進行轉移。注意輻射物質的嚴格保存,防止不明該物質的人員開啟鉛盒或轉移,引發不必要的輻射污染。
總之,保護環境是每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非常榮幸能與環保工作者一同砥礪前行,還我碧水青天,美我中華無限。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L].2013-10-02.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L].2017-06-27.
[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L].201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