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磊
摘? ?要:在信息技術的普及下,信息化建設在各個行業中都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讓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高效、便利,基于互聯網模式下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的建構,讓學生管理工作朝著現代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分析了完善學生信息管理體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討基于互聯網模式下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的具體建構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模式? 高校學生? 信息管理? 建構
中圖分類號:G270.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c)-0163-02
在2015年3月,“互聯網+”戰略被正式提出,這標志著我們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數字化、信息技術、互聯網也開始引領時代發展潮流,在互聯網+時代下,推行“互聯網+信息管理”模式,創新學生信息管理體系,為智慧校園、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增添了新的助力。各個高校也主動適應這一趨勢,根據自身發展需求,積極探索創新,推出了智慧信息管理化系統。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復雜而龐大的學生信息為學校的學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發展的外部經濟環境給學生信息管理工作也賦予了新的內容。
1? 完善學生信息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1.1 當前學生信息管理體系的問題分析
高校學生信息屬于學生檔案的重要組成,有著流動性強、數量大、來源廣泛的特征,是由高校各個部門產生,如學生錄取、就業去向、學籍變動等等,學生信息對外界的交互性、依賴性也非常強。一直以來,高校的重點都在于教育模式的改善與重構上,學生信息管理被置于次要地位,國家人事部門、檔案部門也缺乏與學生信息管理相關的技術和制度性文件規定,因此,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上也具有顯著差異。盡管當前高校智慧化校園、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學生信息管理發展速度較慢,多數高校對學生信息的管理和利用一直停留在收集、管理、查詢階段,管理效率不高,對于學生信息尚未實現細化目錄管理,查詢起來也非常不便,隨著高校數字化校園的發展,已經全面實現了網上招錄、報道、學習管理和學生風格化管理,導致現有的學生信息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高校的信息化發展需求。
1.2 互聯網背景下完善學生信息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學生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以生為本,充分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服務。在如今的信息化環境下,學生信息管理已經從傳統的紙質檔案轉化為紙質和電子檔案并存,且電子檔案數量越來越多。同時,為了滿足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綜合能力的考核需求,在現有的學生信息內容中,也增加了各種技能競賽獎項、創新創業情況、社會實踐情況等等,豐富了信息內容,也增加了信息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而這些信息資源從形成特征上,具有孤立性特點,如果在遺失之后,很難進行查證和補辦,從以人為本的角度來看,利用互聯網來構建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能夠解決重要材料的備份問題,也降低了信息管理和保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豐富的信息資源能夠為學生發展更好的來服務。
1.3 互聯網背景下建設學生信息管理體系的可行性
如今,數字化校園、智慧化校園建設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校園網已經實現了全校覆蓋,OA系統也將各類教務活動集于一體,構建出師生共享的數據中心,并根據各個模塊的需求構建了招生、就業、學工、教務信息管理系統,為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氛圍和平臺支持。依托于互聯網、大數據和物聯網,能夠便利的實現各種數據的交換和共享,實現學生信息管理的統一采集、更新、交互與共享,也讓信息的發布更加準確和及時。
2? 互聯網模式下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的建構方式
2.1 構建原則
互聯網模式下,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的系統的建構要遵循實用性和經濟性原則,并充分考慮到系統的安全性、先進性、開放性與靈活性,整個系統運用了先進的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管理和信息存儲技術,并通過數據庫技術構建軟件集成環境,以確保各種數據資源能夠實現共享,采用了通用工作標準的傳輸介質、網絡協議和數據格式,應用了多層體系結構、B/S、模塊化結構,構建有效安全統一的系統權限管理、身份審核認證機制,確保系統能夠做到安全、標準、易于維護。
2.2 系統框架
在系統框架方面,應用Browser/Server架構,開發框架選擇J2EE,構建校園網環境下的多層次信息管理服務體系,以確保實現學生信息的搜集、管理、存儲、使用功能,通過這種系統框架的構建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風險,另一方面,則可以提升系統使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具體涵蓋幾個層面:
IaaS(基礎設施服務層):IaaS屬于系統的底層,負責系統軟件、硬件、網絡平臺、安全體系、標準規范、網絡協議的設計;
DaaS(數據服務層):DaaS是數據庫,應用了MS SQL Server,能夠構建傳遞信息數據庫、全文信息數據庫、電子檔案數據庫、用戶利用信息數據庫和目錄信息數據庫;
SaaS(應用服務層):SaaS能夠區分與學生信息管理相關的網絡環境,根據具體要求來構建信息管理和利用平臺,提供信息的查詢、管理功能。其中,學生管理部門是資源總庫,負責學生信息的采集、匯集、管理和集散。
2.3 模塊設計
2.3.1 信息采集功能模塊
在信息采集功能模塊中,實現了各種信息的電子化采集和歸檔,對此,開發與高校OA系統銜接的接口,解決信息資源的共享問題,支持“學工處”、“教務處”、“后勤部門”、“招生就業部門”信息數據字段抓取和主動采集歸檔。文件內容涵蓋學生學習成績、學歷、學籍變動、獲獎信息、新生錄取、新生報到、畢業生派遣、學校獎懲、學費繳納、黨員發展、學生體檢等方面的信息。同時,在模塊中,還有數字化檔案采集功能,可以對各種重要材料、信息進行收集歸檔,能夠實現電子文件的自動掃描、上傳和學生信息的審核和轉檔。
2.3.2 信息管理功能模塊
信息管理功能模塊屬于系統的核心所在,能夠對高校網絡中的學生信息進行數字化轉化與處理,可以對學生信息實現從進校、在校到畢業的全程管理,還具備“數據備份”、“數據恢復”、“數據導入”、“數據倒出”、“數據打包”、“數據封裝”功能。在具體內容上,包括幾個方面:(1)信息錄入:需要錄入的學生信息如成績信息、公告信息、班級信息等,由管理員提前統計好學生信息數據表,新生入學后,要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來完善信息;(2)課程管理:管理員在登陸之后,可以對課程進行添加、修改、查詢等,學生登陸后,可以查詢所修課程與相關任課教師;(3)成績管理:學生在登陸后,可以在成績管理模塊中輸入查詢條件,查詢分數;教師登陸之后,可以查詢到這門課程的平均分、最低分、最高分;(4)在線考試:在線考試試題類型有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等,對于客觀題,系統可以打分,主觀題則由教師來打分,通過在線考試模塊,學生可以參與在線考試,教師則可以進行錄入、維護等操作活動。
2.3.3 安全管理功能模塊
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是高等教育科學化管理的內在要求和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在學生信息中,有大量的涉密信息,很多,都是學生的個人隱私,如果遭到泄露,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還要增設安全管理功能模塊,主要有“系統日志”、“權限管理”兩方面,權限管理上,為不同權限管理者提供相應的權限,對于管理者的系統操作,均記錄在日志中。
2.3.4 信息查詢和利用模塊
在信息查詢和利用模塊中,需要設置多種信息檢索方式,滿足姓名、身份證號碼、學號、專業等信息的組合查詢,可以便利的檢索到學生的各類信息,為了確保數據安全,在模塊中,有在線身份認證功能。并根據系統設計來劃分出“校園網”、“局域網”、“互聯網”,互聯網與校園網之間有邏輯隔離,各類用戶都可以通過相應的移動互聯網終端來調取學生數據信息和檔案資料。
2.4 大數據體系的構建
對于高校而言,在每年的新生入學后,都有大量信息,進一步加快了信息更新速度,要發揮出信息管理系統的價值,還要構建出大數據體系。對于高校管理者,要明確學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標,構建大數據管理團隊,明確團隊人員的責任分工、職責范圍,構建工作審核制度和崗位監督制度。同時,高校還要培育專門的大數據人才,健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管理和施工,在學生信息管理工作的開展上,要考慮到學院差別,對信息進行統一錄入和管理,構建完善的學生信息管理制度,對信息做出針對性管理。
2.5 交換共享平臺的應用
對于高校而言,交換共享平臺要包括學生信息管理的各項數據,從生活管理到日常教學,從新生入學到后勤管理、教務管理,只要與學生信息相關,都需要將上述數據納入到交換共享平臺中,確保信息的溝通性、共享性。同時,大數據信息管理者要及時上傳、更新信息,在上傳信息時,按照信息所屬來進行劃分,科學區分、核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
3? 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信息建設方案在各行業中都被提上日程或已得到實施,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使得管理工作方便、快捷、高效。“互聯網+信息管理”是學生管理工作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在學生信息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還面臨一些問題,如“信息安全保護”、“數據標準化建設”、“高校信息化發展”等問題。學生信息管理,關系著大學生的切身利益,高校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應用各類先進技術來創新管理,穩步推進高校學生信息管理步伐,抓好各類信息的科學化管理。相信通過多種手段的開展,能夠真正發揮出學生信息的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文捷.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與服務構建探索[J].寧夏社會科學,2016,7(4):254-256.
[2] 王得燕,錢曉忠,肖穎.基于診斷與改進工作的教務管理系統研究與實現[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3(11):76-80.
[3] 劉影,祁思愷,王兆旭,等.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問題與對策探索[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1(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