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緯遠 何永玲
摘? ?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些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這一教育模式主要是將教育分為了構思、設計、實施以及運行四個環節,這一理念旨在對學生的工程基礎理論以及專業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教育、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工程能力,該教育方法更加符合對機械類人才培養的規律,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因此,本文將主要對基于CDIO理念下機械類應用型工程師的培養方法進行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CDIO模式? 應用型工程師?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c)-0218-02
本文將簡單將CDIO模式這一國際流行的工程教育模式以及高等工程教育的先進理念作為借鑒,按照國家對于人才培養具體要求,對機械類應用型工程師的培養模式從整體上進行把控,提出機械應用工程師的有效培養方法與模式,希望能夠對我國培養應用型工程師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 總體思路
希望借助CDIO理念培養機械應用工程師,就必須明確整體的工作思路。第一,明確培養目標。首先,應該明確自身的培養目標,樹立正確科學的教育理念作為指導,將行業實際需求作為基本衡量標準,以工程為背景,將工程能力作為主線,提高學生工程意識、工程素養以及工程實際實踐能力。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相契合,緊密結合學校在地方本科高校人才的培養定位以及專業的特色,進一步凝練出機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第二,應該整合能力培養體系。將具體的項目作為引導,將能力的培養落實到學生所參與的項目全過程當中,按照培養的環節劃分為不同的級別,落實到課程單元,乃至章節當中對學生進行培養。第三,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根據各個課程或者是環節制定相應的大綱,并明確各個課程以及實踐環節對于目標的支持度,根據工程師培養的共同體中各方的責任,制定出相關的知識、能力以及態度等一系列的學習目標,并將這些目標整合為一個最優的理論以及實踐教學的體系。
2?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學體系思考與設計
2.1 教學體系構思與設計的實施路線
在對教學體系進行構思與設計的過程當中,應該建立將項目作為主導,將知識、能力的一體化培養作為課程教學的一種新型教學體系。使用項目的分級設計以及分級實施的方法,將CDIO工程教育模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3],使學生能夠接觸到對產品的構思、設計、實施以及運行方面更加系統化及整體化的培訓。
2.2 探索項目驅動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
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用項目驅動及能力遞進方法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項目設計以及項目實施將整個課程的體系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課程,保證所有學習以及掌握的內容都將項目設計作為核心,并且都圍繞這一核心來進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還應圍繞機械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圍繞學生參與特定機械設計與制造項目組織教學內容,搭建更加合適的課程平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3?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目標構建
3.1 構建與國際化接軌并向工程一線傾斜的工程教育架構
建立符合現代教育目標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并且保證能夠滿足企業以及實際工程對于未來工程師所提出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能力的相關要求,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通用標準,具有引領性和示范性的工程人才的培養體系以及培養標準。建立基于機械產品的市場調研以及產品設計開發、產品制造等方面較為健全 的現代工程教育體系[4]。
3.2 建立新的開放式工程訓練方式
在培養應用型工程師的過程當中,應該將適應社會需求作為基本,結合應用型工程師培養過程,進一步厘清學校、企業以及社會對于工程師培養來說所需要承載的不同任務,在確保教學能夠順利實施的過程當中,將整個教學過程延伸到企業,以實際工程項目作為指導與抓手,將真正的工程情況作為基本依托,實現工程文化教育融入校園,形成一種開放式的工程訓練模式,對學生更好地進行培養[2]。
3.3 優化設計教學體系及教學內容
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將學科專業建設與教學結合到一起,按照機械生產實際的工藝流程,不斷地改善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體系,始終與現代制造的理念、工藝以及方法保持同步性,進一步完善項目引入教學的方式方法。
3.4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將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作為培養的最終目標,使學生能夠更加個性的進行發展,挖掘學生身上的創新閃光點,將促進學生的就業作為最終落腳點,進一步凝練工程教育的模式,對學生的學習平臺進行相應的創新。
4? CDIO模式在教學體系中的實現路徑
為了更好地在CDIO模式的背景下培養應用型工程師,學校與企業之間可以進行合作,共同對學生進行培養以及教育,以企業冠名班的形式對項目進行相應的管理,并且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建立企業走進校園、融入班級與專業的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素養[1]。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實現這一培養途徑。第一,建設開放式的國際化工程教育平臺。學校與企業兩者可以通過對企業在技術方面的需求作為基本出發點與最終落腳點,簽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由學校投資進行學生培養基地的建設,由企業提供學生培養所需要用到的設備,完善學生培養的場地以及條件,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培養。學院目前已與“美國職業教育聯盟”簽署“中美雙百計劃”開展工業機器人方向的合作辦學。第二,應該采用“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培養。校企聯合應該保證學生能夠在學校當中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與模擬操作本領,在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完全之后還應該將學生送到企業當中進行工程的實際操作與生產,保證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提高自身的能力,驗證所學,實現應用型工程師的培養。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CDIO工程教育的模式之下,想要更好的培養應用機械工程師,我們需要將現有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拓寬思路,到國際舞臺上去尋求新的發展平臺,并對學生開展更加個性化的個人培養探究。此外,還應加強校企之間的聯合,保證學生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的習得,探索多種模式的培養方式,將學習與思考結合到一起,不斷地提高機械類工程人才培養的培養質量,為機械類工程的發展培養人才,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世永,支治.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車輛工程專業的實踐應用[J].科教文匯,2019(4):83-85.
[2] 雷汝婧.基于CDIO的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研究[J].高教學刊,2017(5):109,110.
[3] 張華斌.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CDIO信息化教學理念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5):156,161.
[4] Qin YU.On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 to Promote Project Integr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2019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ICESD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