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姣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下,統計工作要引入大數據思維理念,深化統計管理模式改革,推動傳統統計與大數據的全方位融合,不斷提升統計效率,優化統計服務,實現統計數據共享,構建起適應新時代發展的現代化統計模式。本文分析了大數據時代對統計模式變革帶來的機遇,提出了統計模式變革的實踐路徑,期望對推進統計事業長遠持續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統計模式? 變革? 共享
中圖分類號:C8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c)-0247-02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統計工作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產業結構調整、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依據,必須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強化大數據主導思想,運用大數據思維、技術和方法積極推進統計變革,加大大數據在統計數據生成、處理、交換和發布等各個環節的應用力度,構建起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現代化統計模式。
1? 大數據時代對統計模式變革帶來的機遇
1.1 提升統計效率
隨著大數據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為統計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創建了有利條件。統計部門可利用大數據技術縮短數據采集時間,擴大數據采集范圍,使其涵蓋各職能部門信息、社會公共服務信息、生產經營信息等,豐富數據來源渠道,降低統計調查成本。同時,統計部門還可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數據整合效率,更快地將統計數據傳遞給其他部門,便于其他部門根據實時數據做出正確決策。
1.2 優化統計服務
在傳統的統計模式下,統計方法是對“有限數據”進行概率計算和總體推斷,即通過抽樣調查個體去推斷總體情況。傳統的抽樣統計調查方法其抽樣覆蓋范圍有限,數據準確性偏低,統計時效性較差,難以如實反映整體情況。而在大數據時代下,大數據強調對“全體數據”進行總體特征判斷,統計部門借助大數據技術可獲取更加全面的數據信息,并運用科學的統計方法,發現內部規律,判斷總體特征,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統計服務。
1.3 實現統計數據共享
在傳統的統計模式中,各個部門存在著信息孤島現象,缺少信息交流,統計部門需要從各個部門采集數據信息,增加了統計工作負擔。而在大數據時代下,統計部門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建立起數據開放和共享平臺,暢通統計數據在各部門的運轉,提高統計數據的時效性。同時,數據開放和共享平臺還能夠保證統計數據質量,更加精準、全面地完成統計工作,為各部門提供所需的精確數據,充分發揮出統計數據的使用價值。
2? 大數據時代統計模式的變革路徑
2.1 建立統計數據共享模式
大數據時代下,要根據信息資源共享要求,依托政府云、統計云和數據共享平臺,建立起跨部門的統計數據共享模式,推進部門間的數據交換傳遞。
2.1.1 改進統計數據處理模式
統計數據共享要將數據挖掘和分析作為數據處理重點,開發出統計數據潛在價值,用統計數據表述出事物發展規律。在統計數據處理中,應根據專業和類型劃分數據處理模型,確定各專業數據處理模型的時間序列、空間分布、參數設計等,從不同角度、層面和時點收集、分析統計數據,增強統計數據的層次感,挖掘出統計數據的演變層次和整體發展水平,進而通過統計數據反映出某段時期內事物的整體變化,并將其作為預判和評估未來發展規律的依據。
2.1.2 建設統計數據共享平臺
統計數據共享平臺應包括以下系統:一是數據信息目錄系統,提供目錄信息的檢索服務;二是數據交換庫系統,利用共享接口整合和交換統計數據;三是數據資源共享系統,提供精確查詢服務,使得數據使用者獲取所需數據信息;四是政務信息數據庫系統,采集各部門的數據,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和統一管理;五是數據管理服務平臺,交換、共享、管理和監控數據信息;六是數據共享標準規范系統,對數據平臺進行安全管理,實施數據共享效益評價。
2.2 建立大數據統計調查體系
2.2.1 健全規章制度
統計部門應建立大數據統計調查規章制度,增強統計調查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以保證涉密信息安全為前提,依照規定發布統計調查數據,接受各部門對統計調查結果的監督。在統計調查中,要優化抽樣調查設計,規范抽樣調查流程,促使統計業務標準化開展。在調查數據質量控制方面,要通過交互印證傳統統計數據與非傳統統計數據,進而提升統計調查的專業化水平,保證統計數據質量。
2.2.2 建立綜合管理體系
統計部門應建立起集數據生成、業務管理、統計服務于一體的統計數據綜合管理體系,實現對統計工作的全流程管控,運用統計制度方法,對統計調查項目進行規劃設計,明確統計部門的職責,推進統計調查工作深入開展。在統計調查中,要構建起統計標準體系,統一規定統計指標、調查方式、計算方法、統計報表等,標準化處理統計調查元數據,將其納入到元數據庫中進行動態管理。
2.2.3 建立監督和安全保障體系
統計部門應建立重點領域統計監測體系,加強對調查項目全過程數據質量的監控,并對普查、常規調查和專項調查的執行過程進行綜合評價,以保障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同時,統計部門還要建設統計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嚴密監控數據生產、存儲、交換、處理等各個環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落實安全防范措施,以維護統計信息系統安全可靠運行,保障統計數據安全。
2.3 建設企業大數據統計平臺
企業要積極推進統計模式變革,加強統計部門與采購、庫存、生產、營銷等部門之間的聯系,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起大數據統計平臺,集成企業內部部門信息和外部政策信息、行業信息、消費者信息、競爭對手信息等,擴大統計范圍,提高統計數據的利用價值。
2.3.1 自動化采集數據
在大數據時代下,統計數據采集要轉變傳統的抽樣調查、問卷調查、人工報表等數據采集方式,投入充足資源建設自動化數據采集系統,配備容量大、性能強、吞吐率高的存儲設備,以全面采集各類型數據,提高數據采集效率,保證數據采集的完整性。
2.3.2 擴大統計數據服務功能
在大數據統計平臺中,統計部門可借助平臺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統計數據服務。例如,統計部門可通過挖掘消費者的消費特征信息,對消費需求進行全面分析,統計出相關數據,為優化設計產品提供參考依據;統計部門可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精確預測庫存需求,將庫存需求信息及時反饋給生產計劃、物資采購等各個環節,優化庫存結構,降低庫存成本;統計部門可利用大數據統計平臺收集大量同類產品的工藝參數、質檢標準等信息,對企業新產品質量進行預測,為改進新產品質量管理提供依據。
2.4 建設大數據統計人才隊伍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統計部門要順應統計模式改革發展的需要,從多渠道引進大數據技術型、管理型、分析型人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統計人才隊伍。加大對現有統計人員培訓力度,引導統計人員樹立大數據思維,使統計人員具備大數據挖掘、處理、管理的業務能力。
3? 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下傳統的統計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無法發揮出統計數據在提高決策準確性中的作用。為此,統計部門必須借助大數據技術積極推進統計模式變革,構建起現代化的統計數據共享模式,完善統計調查體系,建設大數據統計平臺,從而不斷提高統計效率和統計數據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飛.大數據時代的統計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3):95-97.
[2] 梁小娟.大數據時代下對統計工作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5):124-126.
[3] 常譽馨.淺談大數據背景下的統計[J].科技風,2018(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