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交通路中學)
首先,要仔細研究學生,做好學情分析。“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備課時要對學生做出深入和具體的分析,對學生了解的越清楚,就越能調動所有學生的思維,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其次,要落實《課標》,研究教材,把握教材,超越教材。好的教學效果直接指向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教學中要始終緊扣《新課程標準》,以《課標》中的要求為基準,對學生在相應學段應達到的學業程度進行衡量。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拘泥于教材,做到“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知識背景,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化難為易,以簡馭繁,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富有成效,并適當引入一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實例,使課堂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特別要精心設計“知識與能力”的教學過程和方法,保證課堂教學中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最后,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三維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它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的功效。好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的程度,把握的越好,就越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課堂教學,減少教學的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方向性、針對性、高效性。在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成功的體驗,最大限度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要。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終生學習的愿望是人不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為了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就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那些喚起學生學習探究欲、驚訝感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所以在教學中要靈活選擇、優化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創設學生參與探究的情景,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主動探究,有這樣一句話讓我感受很深,“老師告訴我的,我會忘記;老師教給我的,我把它記住;我自己參與的,我會明白。”所以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表述、能讓學生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推導的結論要讓學生自己去推導。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講授者,更應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去發現、探索知識的奧秘,用心去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以活躍、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狀態去積極參與學習之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讓數學從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給學生帶來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自主學習的魅力,成功的體驗,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支撐點。可以說教師的教就是為學生創造條件發展學生的彈跳力,讓學生跳過橫桿,而不是把學生托過橫桿。教師的責任不是“教師講,學生聽”,是指導學生改變“在聽中學”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做中學”“嘗試中學”“體驗中學”的機會,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培養學生能力的主陣地。
2.讓學生“學會學習”和“學會創造”
學生主體性的最終實現是“學會學習”和“學會創造”。因此教學中加強數學學習方法指導,著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便更高效地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重視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創造。教師不僅要提倡學生打破常規思維的約束,積極探索新穎、獨特的解題方法,而且更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養成提出問題的好習慣。
3.實施分層教學
十指有長有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要尊重這種差異,一定不要有偏見。對差生,主要從非智力因素方面多加培養,抓住各自的性格特點,讓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鼓勵。在學習上要更有耐心的輔導,取得點滴進步就要充分肯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4.適時全面、公正、合理的評價
“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評價是實現高效學習的催化劑。要真正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善于發現和及時做出評價,評價要有激勵性,有助于學生欣賞自己的成功,發展積極進取的自信心。評價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服務。評價必須是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的,既表揚確有值得表揚之處,批評也是如此。評價并不排斥適當的批評,它們是包容與被包容的關系,批評與贊賞應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