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
2018年底,數以萬計的中美洲難民聚集在美墨邊境,希望投奔“富饒而自由”的美國,遠離家鄉的暴力與貧困。但是,這些不遠萬里趕來的人們卻被美國政府拒之門外,為了阻止“大篷車”移民入境,美國政府甚至調用了荷槍實彈的軍人守衛在邊境上。
美國政府可能沒有想到,如果委內瑞拉像美國所期待的出現“政權更迭”,未來幾年或許會有數倍于“大篷車”的難民再次步入這一路線,而這一切是美國干預委內瑞拉內政帶來的惡果。
美國此次對委內瑞拉的干預與其過往在拉美的強硬做法一致。美國把拉美看作后院,有一種宗主國的自我認知,做起事來不計后果,比如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中情局協助古巴反政府武裝搞軍事入侵;上世紀70年代,美國情報部門曾直接參與對智利民選總統阿連德的刺殺等。
此次針對委內瑞拉,美國的做法也毫無遮掩。在委內瑞拉國內局勢仍錯綜復雜,馬杜羅政府仍得到多數民眾和軍方支持的情況下,美國鼓動西方多國率先承認“自命臨時總統”的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特朗普更是在本周三與他通電話,“祝賀瓜伊多開始行使總統全權”。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做法無異于赤裸裸的“政治顛覆”,與其所宣傳的“民主價值”相距甚遠。
在此背景下,未來不排除美國將采取軍事、情報等強力手段直接干預委內瑞拉局勢,推翻委現政府。比如,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在本周一的記者會上,將寫有“向哥倫比亞派遣5000士兵”的記事本頁朝外,就引起媒體關于美國要出兵軍事干預委內瑞拉局勢的猜想。
美國深知,此次委內瑞拉的大規模示威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不借此實現對該國的政權更迭,委國內反對派很可能士氣受挫。2009年,伊朗爆發“綠色革命”,但美國并未趁機把生米煮成熟飯,導致伊朗反對派元氣大傷。因此,一旦委內瑞拉局勢倒向對美國不利的方向,美國直接軍事干預或為反對派提供軍事援助并非小概率事件。
美國干預委內瑞拉的結果,也很可能像與干預拉美的多數情況一樣。歷史上,美國對拉美國家的干預多數造成該國長期的政治動蕩和社會危機。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起頻繁干預海地內政,至今該國仍為西半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在中美洲,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的政治進程多次被美國生硬打斷,這兩個國家也是如今“大篷車”移民的主要來源國。
委內瑞拉也很可能重復上述國家的命運。客觀來說,委內瑞拉當前的經濟危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任何一國、任何一派政治勢力都很難在短期內逆轉局面。但與危地馬拉等國不同,委內瑞拉并未出現“黑社會”橫行,或地方治理完全癱瘓的局面。如果反對派上臺,其很有可能將弱化委內瑞拉國內軍隊、警察的力量,進一步削弱國家的治安能力。反對派所倡導的私有化也將加劇委內瑞拉國內的貧富差距,誘發該國更多暴力犯罪行為。作為一個人口超過3000萬的國家,委內瑞拉的難民潮將比中美洲的“大篷車”更為壯觀,更為兇險。▲
(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