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菁
摘要:高速發展的文化建設和社會公共事業以及影視拍攝基礎設施的完善過程中所需要的融資問題,民營影視企業的主要解決策略是向融資平臺貸款。民營影視企業的發展籌集資金的重要途徑之一的融資在經歷了2008年的信貸潮流和萬億元的大規模投資刺激后呈現規模不斷增大的趨勢,伴隨著這個趨勢背后的則是企業融資平臺公司的數量呈現不斷增加的結果。這種結果反映在經濟規律中會出現兩種不可調和的矛盾,一方民營影視企業融資規模的增大有效的發揮了資金在文化建設的根本作用以及防止國際金融危機對影視企業的沖擊。
關鍵詞:民營;影視企業;融資
在影視企業搶占文化市場先機的過程中若僅僅依靠影視營收和在股票市場發行的股票是不能夠滿足文化創新建設的力度的。這種矛盾導致民營影視企業收入的縮減以及支出的不斷擴大,面對這種尖銳的矛盾要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資金出路才能緩和這個矛盾的不斷固化。我國民營影視企業在經濟結構中所處的比例經過了不斷發展的歷程,這種歷程下的特點中包含了由點及面、從發展到盲目發展的過程,在我國的文化產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的影視企業其融資的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影響民營影視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民營影視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
融資平臺是民營影視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融資平臺的定義由銀監會給出并有詳細解釋,在民營影視企業向融資平臺借款的過程中銀行出資設立承擔連帶責任的法人,法人主要分為企業、政府以及事業三種[1]。企業性質的融資平臺有著明顯區別于其他融資平臺的特點,融資平臺的主要形式中包含了企業作為借款方以及企業融資平臺作為借款方。前者如中小型企業或者創業企業等是作為民營企業直接借款,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平臺的類型種類較多,既包括了帶有企業性質的影視投資公司也有企業下屬的綜合項目開發公司,一些影視基地建設公司和大型影視中心以及影視園區管理公司這類型也是作為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平臺的借款方。民營影視融資平臺范疇內主要有企業監管類融資平臺和企業監測類融資平臺,按其他類別劃分則可以劃分出全覆蓋、基本覆蓋、半覆蓋以及無覆蓋的四類以風險定性劃分的企業融資平臺分類[2]。另一種普遍應用的劃分類別是名單管理制劃分類別,其下涵蓋了支持類、維持類和壓縮類三種具體的內容。我國民營影視企業的規模普遍以中小規模為主且具有小而散的發展特征,民營影視企業的融資問題中主要問題便是融資渠道的單一性,這種單一性已經成為有前景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民營影視企業內源融資作為其資本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民營影視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當前我國民營影視企業內源融資數量的具有相當的局限性。這是由于民營影視企業在自我資本積累的過程中其缺乏資本積累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導致資金管理的過程中對資金投資的盲目性,民營影視企業內部利潤分配過程的短期傾向也是其自資本積累意識淡薄的重要內因,而民營影視企業稅費由于普遍存在的娛樂圈混亂問題造成的稅負較重也是影響其內源融資能力的主要原因。民營影視企業在資本市場發行股票融資是其融資的重要手段。當前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融資平臺的發展過程中股票發行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內容需要民營影視企業承擔相當的成本。
二、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問題的來源
(一)企業融資平臺風險分析
系統性風險指的是企業融資平臺規模較大的情況下企業財政還款壓力同比增大隱藏的風險[3]。民營影視企業開發的影視項目本身帶有的緩慢效益性質使其投入資金與產出的經濟效益比例不對稱,因而在資金調控中加深的債務風險需要民營影視企業財政收入進行償還,民營企業財務收入中存在的不穩定性和缺乏的持續性特點會隨著還款期限的緊縮面臨較大的壓力。而這種償債壓力直接導致民營影視企業選擇了一條始終矛盾的策略,這條策略的主要表現是民營企業為了增加財務收入而持續對所屬項目以較高的價格轉讓給電視臺和發行公司以保證自身債務風險的縮小以及整個資金體系的運轉。這種策略的實施使發行公司和電視臺得到高價轉讓項目的基礎上影視產業價格持續上漲,這種策略本質上違背民營影視企業財務收入增長中發揮產品市場金融屬性和抑制文化產業不合理上漲之間的矛盾,影視企業項目維持高位運轉催生了更大的稅務和娛樂產業的問題。另一方面若民營影視企業為緩和這些問題抑制項目的高位運轉則又影響了企業融資平臺融資來源從而導致文化市場風險的增加。
(二)民營影視企業融資信息的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風險來源是民營影視企業融資主要的問題來源之一,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平臺的融資來源很容易出現因競爭壓力較大而存在的單個企業融資平臺過度授信或者多頭授信的形式,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銀行信貸管理中信息不對稱形成的操作性風險[4]。主體模糊的企業融資平臺的抵押方式很多情況下都是以資源打包和統借統還進行融資,這種模糊的抵押方式在銀行獲取項目具體信息時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在還款期限到期時很難有明確的抵押來源追蹤,銀行對企業融資的償還能力和債務水平的評估在還未完善的民營影視企業財務收入制度下依舊會持續存在相對不透明的特點。還款現金流不足是存款期錯配風險形成的主要因素,企業融資的貸款期限長和信用貸款比例大這兩個內在因素結合民營企業融資的流向為基礎公益設施投資比例大和經濟收益慢的兩個外在因素直接加大了存期錯配的風險。
二、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對策研究
(一)融資的短期策略
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平臺公司債務針對不同情況分別進行清理核實是短期策略的原則。推進融資平臺融資整改的過程中將平臺融資整改為一般公司類融資以確保融資的便捷性。融資期限和融資方式要滿足監管法規法律的需求以保障民營企業自身資本的足值,在融資平臺融資整改的同時監管部門要繼續強化對新增融資平臺的嚴格把控,這就要求證券監管部門嚴格落實股市準入條件和審批程序,加強對民營影視企業的融資管理,從而預防民營影視企業資本風險等各種風險因素的產生;完善民營影視企業上市的名單制管理策略有利于加強融資平臺客戶準入管理制度。
(二)融資的中期策略
中期策略中要實行分類管理,對運營狀況評估等級良好的民營影視企業放寬整合國有資產注入資本結構的資質。對新進入市場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平臺公司實施嚴格準入的管理模式,從根本上加強融資平臺公司管理的合規性以實現民營影視企業債務風險從內部消化。
(三)融資的長期策略
擴展民營影視企業的融資渠道的前提是擴展證券市場,在對民營影視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礎上使其可以通過自主的發行股票的方式解決融資的問題。而二板市場的建立則有利于民營影視企業直接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是從長期來看改變民營影視企業融資模式的重要方法,考慮民營影視企業支付能力的前提下限制影視企業債券發行量,民營影視企業發行債券的前提是要建立完善的企業債務監管體系,監管體系中最重要的內容是銀行對企業債務集中統一管理的力度是有效解決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策略[5]。
三、結束語
民營影視企業融資平臺的整頓工作對金融機構有著迫切的要求,參考和學習同行業的良性規律和經驗,與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密切聯系的基礎上爭取民營影視企業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配合作為管控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的策略是金融機構長期要研究和探索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詹成大.我國民營中小影視文化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 (4):45-48.
[2]閆美璇.中國民營影視公司發展現狀——以萬合天宜為例[J].廣東經濟,2017 (2).
[3]杜璐璐.“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民營影視企業的戰略轉型[J].文化產業導刊,2017 (3):60-65.
[4]李亙.淺談中國民營影視公司的發展——以光線傳媒為例[J].小品文選刊:下,2017 (10):95-95.
[5]范志忠,封雨汐.互聯網時代民營影視企業的產業融合與跨越式發展——以華策影視為例[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