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溫燕 青木 ●陳一 柳玉鵬 王偉

美國當地時間1月31日,經過兩天的艱苦談判,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結束了。雙方在磋商后發表的聲明均表示磋商取得了“重要進展”。隨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特朗普宣布,美方代表團將很快赴華再次舉行經貿磋商。特朗普還表示,他“十分期待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早日會晤,共同見證美中就經貿問題達成協議的歷史性時刻。”中美此輪經貿磋商從一開始就吸引著世界的高度關注。雖然在磋商前,美方發出的含混信息令世界懸著一顆心,但事后雙方的表態使世界相信,在距3月1日結束談判的期限還剩一個月的時候,這次磋商增加了兩國朝著最好結果前進的動力。特別是近期內將再次舉行“習特會”的消息,令世界期待這次歷史性會晤將對中美關系乃至世界經濟帶來深遠影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注意到特朗普總統表示十分期待同習近平主席再次會晤。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致特朗普總統口信中指出,習主席也愿意同特朗普總統以各種方式保持密切聯系。
“我期待與習主席早日會晤”
當地時間1月31日下午,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劉鶴副總理一行。雖然由于受近日襲擊美東部以及中西部的北極極寒氣流的影響,位于美東的華盛頓格外寒冷,但各大媒體記者不畏冰凍嚴寒,早早在白宮草坪上等候,他們期盼能等到一個“大消息”。此前,劉鶴副總理率領的中方代表團一直與美方在白宮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樓舉行磋商。下午3時40分許,劉鶴抵達橢圓形辦公室,在特朗普辦公桌對面就座。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財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幾乎所有重要內閣成員都參與了這次會見。
劉鶴首先轉達習近平主席致特
朗普總統的口信。習主席在口信中指出,當前,中美關系處在一個重要關鍵階段。上個月,我同總統先生在阿根廷成功會晤,一致同意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根據我們達成的共識,兩國經濟團隊近來開展了密集磋商,取得積極進展。希望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態度,繼續相向而行、加緊磋商,爭取盡早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向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發出積極信號,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發展,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增長。我愿繼續同總統先生以各種方式保持密切聯系。
特朗普感謝習主席口信。他表示,我十分珍視與習主席的良好關系,在我們共同引領下,美中關系堅強有力,不斷向前發展。他強調,本輪美中經貿磋商取得了“重大進展”,希望雙方“盡早達成一個偉大的協議”。
會見過程中,特朗普顯得十分興奮。他稱贊習主席的口信“十分美妙”,贊揚劉鶴副總理“在中國和國際上廣受尊敬”,贊賞中方團隊“高效”以及美中雙方“建設性的討論”。特朗普還表示,“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將達成一項前所未有的協議,不僅僅是貿易協議”。
在會談時,特朗普十分關注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的情況,他專門向劉鶴問及中國購買美大豆的數量。當得知中國正準備購買500萬噸美國大豆時,他高興地說:“美國農民會很高興。我們的產品質量很好。”他隨即下令在場的農業部長立即發布新聞,盡快將這一特大喜訊告知美國農民。他稱,這對中美都是件大好事,“中美關系從未像當前這樣進展迅速”。
特朗普還表示,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長姆努欽2月中旬將率領美方團隊赴華同中方繼續進行磋商。他還稱,當前雙方磋商如此高效,因此此前宣布的3月1日談判截止期“不一定需要延期”。他還表示,他將在“不久的將來”與習主席見面。“雖然有些觀點我們不一致,但我想,當習主席和我見面時,每一點都會達成一致。”“我期待與習主席早日會晤,共同見證美中就經貿問題達成協議的歷史性時刻。”
此后,特朗普回答了在場記者的提問。有一名記者想問特朗普與國會(民主黨)的談判,被特朗普當場打斷,他說:“我們現在在談中國。”與以往特朗普會見記者時不一樣,這次現場氣氛十分融洽。
各界期待中美最終達成協議
“美國和中國都表示貿易磋商取得了重要進展,從而可以避免使全球經濟傷痕累累的大規模關稅戰。”法新社稱,在會談后,白宮就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發表了一份聲明。聲明稱,美國和中國的高級官員就我們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進行了緊張而“富有成效的談判”。聲明強調,雙方展現出“愿就所有重大問題進行接觸的有益愿望”,并就如何化解我們的分歧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中國新華社發布的通稿稱,磋商“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雙方還明確了下一步磋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受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的消息刺激,滬深兩市1日分別上漲1.3%和2.74%。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指數1月31日也大漲1.37%和0.86%。1日世界油價和美國大豆期貨價格也開盤大漲。截至北京時間1日晚10時,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達到每桶61.45美元。美國大豆期貨價格更大漲1.45%。路透社稱,投資者十分關注中美宣布貿易談判取得重大進展的消息。在此背景下,投資者認為,中美兩大世界經濟體將會解決漫長的貿易沖突。
對于中美能夠最終達成協議,美國學界和商界都表示期待。美國前駐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大使、傳統基金會國際貿易與經濟中心主任米勒接受《環球時報》駐美國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兩國有著良好的、使兩國均受益的貿易關系。希望中美雙方能夠找到解決貿易沖突的方法,使兩國關系穩步發展。
美國全國制造商協會主席迪蒙斯稱:“我們現在有了一個歷史性的機會,通過這些談判,有望在美國利益攸關的一些問題上取得進展。我們希望看到雙方通過談判取得真正的成果來應對這些挑戰,達成一項強有力的、可執行的雙邊貿易協議。”
中美不能缺少合作
“促成又一次‘習特會,美中磋商比預期樂觀。”美國《僑報》稱,雖然這次磋商并沒有直接達成協議,但事前很少有人預測到,這次磋商將促成不久后的又一次美中元首峰會。文章稱,雙方格外具體的聲明反映出這輪磋商的進展較大、分歧減少。美方所說的“富有成效”、“取得進展”和中方所說的“取得階段性進展”、“明確了下一步磋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已經是超出預期的結果了。而近期內或將舉行第二次“習特會”的消息則加劇了樂觀的傾向,這也是這一輪美中經貿磋商最不尋常的結果。
俄新社1日引述專家的話稱,在中美此輪磋商中,中國同意增加進口美國商品被稱為“談判的關鍵部分”,中國的這一決定體現了現實的戰略政策。中國不希望與美國進行激烈的貿易戰。中國需要和平共存促進發展。目前,中國正積極推動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中美除了經濟競爭外,更需要合作。俄羅斯ACRA主權評級機構分析師巴拉諾娃表示,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對世界經濟來說是個積極信號。
“美國的未來在充滿活力的亞洲。”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1月31日以此為題發表文章稱,美國應該盡可能務實地繼續接觸中國,美國必須培養自己進行談判和合作的習慣,而不是說教或者對抗,企圖遏制中國不是一個現實的選項。
德國新聞電視臺1日稱,中國有句俗話,“不打不相識”。自貿易戰以來,中國和美國經濟都受到一定影響。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有所減速,而美國的眾多跨國大企業和農業受影響突出,因為中國不買(美國貨)了。經過貿易戰,兩大經濟體都明白,兩國經濟緊緊連在一起。全球供應鏈斷裂后,根本沒有可以替代中國的國家。而美國企業沒有中國市場,更會大幅度衰退。盡管中國許多領域已經是美國最強勁的競爭者,但這并不是兩國關系的全部,兩國不能缺少合作。▲
環球時報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