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朝貢”到“土貢”:明清西南土司內地化的一個側面

2019-02-02 03:55:31朱皓軒
廣西民族研究 2019年6期

【摘 要】明清時期西南土司朝貢存在向土貢轉變的過程。明初西南土司的朝貢與流官地區的土貢有著本質區別;明中后期朝廷頻繁整頓土司的朝貢活動,出現“土貢化”趨勢;雍正“改土歸流”前后,土司朝貢正式完成了“土貢化”的轉變。明清時期朝貢“土貢化”的轉變歷程,表面上是朝貢的政治功能弱化、經濟功能強化,是西南土司地區的賦稅逐步被納入國家統一管理的過程,但本質上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流官地區差距縮小的過程,也是中央政府對該地區從過往的間接統治到直接統治的轉變過程,在此過程中西南地區逐漸內地化。

【關鍵詞】明清;西南土司;朝貢;土貢

【作 者】朱皓軒,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日本愛知大學中國研究科聯合培養博士生。天津,300350。

【中圖分類號】K24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19)06-0108-009

朝貢是中央政府與土司保持聯系的主要途徑,明清的大部分時期,朝貢活動的開展狀況是土司地位嬗變的風向標。明清時期西南土司的朝貢活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明前期、明中后期與清前中期,土司的朝貢活動存在著頗為顯著的轉變,然而學界對此缺乏足夠關注。盡管吳玉章、李偉等學者已經關注到清代土司的朝貢與明代有所不同,①也有學者提出土貢與“土司貢”有所區別,[1]然而學界依舊缺乏從明清長時段的視角來考察朝貢活動的轉變,且以上學者關于朝貢轉變的若干結論尚有值得繼續探討之處。筆者認為,明清時期西南土司的朝貢活動存在著“土貢化”的趨勢,并最終至清中期完成。本文嘗試闡述朝貢“土貢化”的演變過程,有不到之處請方家斧正。

一、“貢”“貢”有別:明初的朝貢與土貢

“貢”本是先秦賦稅的原始方式,賦稅制度確立、定型后,“貢”退出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來源,而后衍生出各種形式的“貢”。朝貢、土貢均有“貢”,兩者均為漢代“貢”從“賦”中分流[2]后發展而來,至明清,兩者存在某些相同之處。一是兩者均以“任土作貢”為基本原則,即“隨地所產”[3]189,以本地所產之“土物”(或稱“方物”)為貢品內容;二是都包含著經濟屬性;三是兩者的貢物均是實物上貢;四是它們都是地方對中央政府的效忠行為,具有義務性。然而明初西南土司的朝貢與普通流官地區的土貢異遠多于同,兩者存在著天壤之別,具體而言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一)朝貢與土貢開展之目的有別

明前期朝廷與土司建立朝貢活動的目的政治色彩極為濃厚。朱元璋稱帝前后,其勢力急劇膨脹,不斷進入少數民族眾多的西南地區。為處理與諸少數民族之關系,朱元璋繼承并發展了元代的朝貢體制。眾少數民族首領選擇歸附明朝的主要方式便是親自或遣使節攜帶本地方物赴京師進行朝貢,借此機會繳納故元印信,并換取明朝頒發的相關憑證,諸少數民族首領由此完成由前元舊屬到明朝新臣的轉變,朝貢活動起到的政治功能不言而喻。

在朱明王朝徹底穩定西南局勢后,朝貢活動的首要作用依舊是政治作用。如土官承襲,清人毛奇齡言西南土司“每襲替,則必奉朝命。其無子弟者,即妻女皆得襲替,雖數年之后,萬里之遙,亦必赴闕受職”[4]4。西南眾土官欲合法襲替,必“赴闕受職”,即親自或遣使赴京朝貢受職。這意味著西南土司的新老交替必須通過朝貢活動的方式實現,因此通過朝貢活動,明廷可以牢牢掌握西南土司的繼承大權,朝貢承擔明朝經略西南少數民族的政治任務一覽無余。再如朝覲,洪武二十九年(1396)定“辰、戌、丑、未年為朝覲之期”[5]437,其中“湖廣、廣西、四川、云南、貴州腹里土官,遇三年朝覲,差人進貢一次”[5]3059。正因為朝覲周期為三年一次,故明廷規定西南土司的朝貢周期大多為三年一貢,從而使朝覲成為西南土司開展朝貢活動最為普遍的原因之一。而在朝覲朝貢的過程中,西南土司需要向明朝中央政府述職,并接受督察院的一系列考察,因此通過朝貢活動,明廷再次實現了對遠在萬里之外西南土司上層的掌控。除以上兩種朝貢類型外,西南土司還有慶賀、謝罪、謝恩等名義的朝貢,其作用還是政治層面,筆者在此不再細述。總之通過朝貢活動,明朝政府實現了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掌控,繼而實現了對西南地區的經略。

從明前期中央政府對西南土司的朝貢活動約束較小的視角分析,也能看出朝貢活動的政治與經濟任務孰輕孰重。朝貢活動需要土司攜帶本地方物至中央進行上貢,而明朝政府則本著“厚往而薄來”[6]卷87的原則給予相應的賞賜,通過朝貢活動,西南土司可以獲取頗為豐厚的賞賜。針對朝貢使團,明朝的賞賜分成兩部分,即針對貢物和貢使多寡的賞賜。這意味著西南土司可以通過多貢使、重方物、高頻率的朝貢活動,獲得極為豐厚的賞賜。于明朝廷而言,如此其承擔的經濟壓力則越大,如若朝貢活動起到的是經濟作用,明廷應當限制朝貢活動。然而明朝政府并未采取限制措施,永樂時期一度采取極為鼓勵的措施。如明廷明確規定土司三年一貢,但播州楊氏土司在洪武時期朝貢達到驚人的19次,遠超三年一貢的頻率,其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甚至達到一年三貢,[6]卷224、229、230明朝政府并未指責播州土司高頻率的朝貢。這一時期明廷對土司朝貢物品的規模、貢品的運輸以及貢使的數量均未限制,因此在明代前期,西南土司的朝貢活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綜上可知,明初期通過積極鼓勵、支持西南土司的朝貢活動,明朝政府承擔頗高的經濟支出以達到維持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穩定的目的。此階段朝貢活動的本質,顯然是一種以經濟交流為支撐的頗為溫和的政治行為,其政治作用占據主導,而經濟層面則處于從屬地位。

反觀流官地區的土貢,學界對其開展的目的看法頗為一致,并未出現較大爭議。土貢開展的主要目的是作為賦稅的一種補充方式,“主要是為皇室提供日常生活消費的各種土特產、珍寶和財物等”[2],“是傳統時代皇室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因此我們說,明初土司朝貢活動的主要目的主要體現在政治層面,而土貢則體現在經濟層面,兩者有著本質差別。

(二)朝貢與土貢開展之細節有別

從西南土司朝貢與流官土貢開展的細節來看,兩者間也有較大區別,我們不妨按上貢過程進行逐一比較。

第一,從貢品內容來看,雖然朝貢與土貢的貢品均遵循“任土作貢”的原則進行上貢,但兩者具體的貢品內容有所不同。土司朝貢貢品內容明初并未作明確要求,具體而言,明朝土司的貢品主要為馬匹和方物。明前期戰事頗多,馬匹作為重要的軍事物資,比較緊俏,故馬匹更受明廷歡迎。方物內容相對更為廣泛,如貴州宣慰司貢氊衫環刀[6]卷143與金銀器皿[7]卷15,馬湖府曾貢香和楠木[6]卷125,云南元江曾貢象[6]卷159,木邦貢犀牛[8]卷68,貴州土司還有貢黃臘、水銀、朱砂等物[8]卷162。可見,明前期土司朝貢的方物可謂包羅萬象。反觀流官地區的土貢貢物并不由地方決定,而是由明朝統治者指定的地區貢指定的物品,如朱元璋曾至江陰游玩,江陰侯吳良“以鱭魚為上供,蓋江陰之貢鱭始于此”[9]25。即土貢貢品根據統治者的喜好或實際需求而定。總括之,朝貢貢品由土司自行決定,馬匹占據多數;而土貢貢品則由中央統治者決定。

第二,從上貢的頻率與規模來看,明初土司朝貢頻率可謂極高。據筆者統計,《明太祖實錄》中出現西南土司朝貢之記載有280余條,具體到土司朝貢次數則達到了驚人的510次;《明太宗實錄》中土司朝貢記錄達到260余次,土司單次朝貢記錄亦將近500次,這樣的朝貢頻率應當是空前的。朝貢規模亦蔚為可觀,以貢馬為例,洪武十四年(1381)松潘安撫司貢馬達一百零三匹;[6]卷142洪武十六年(1383)十二月,麗江諸部“來朝貢馬一百二十七匹”[6]卷158;其中洪武十八年(1385)正月,普定知府等土司合計貢馬達驚人的三百余匹。[6]卷170再看土貢的頻率與規模,明初統治者較為賢明,大多能體諒民間疾苦,故不準民間隨意上貢。如朱元璋便曾數次卻貢,“郡縣貢香米、人參、葡萄酒,太祖以為勞民,卻之”[10]1989。盡管朱棣遷都北京時,又增加了“額辦”“額外派辦”等名目,但整體上明初統治者還是能夠克制對奢侈品的追求。

第三,從貢品的運輸來看,朝貢與土貢亦有區別。朝貢貢品的運輸人員或由土司本人,或派遣親屬、手下押運赴京。洪武時期規定:“湖廣、廣西、四川、云南、貴州腹里土官遇三年朝覲,差人進貢一次,俱本布政司給文起送,限本年十二月終到京。”[5]101即土司朝貢之前需至布政司處取得相關文憑方能起送赴京。土貢的貢品運輸與朝貢相比則大相庭徑,各處上貢物品有專門的運輸機構,即設置于洪武元年的遞運所[6]卷29,該機構設有大使、副使、百夫長等官職,貢物可以通過水路和陸路等方式運達京師;[11]還有一些上貢物品如水果等易腐敗品,明朝則通過驛站運輸。因此土司朝貢是由布政司給文,主要由土司運送貢物至京,而土貢之貢物一般不需要上貢之人運送,而由明朝政府設置的運輸部門送達。

第四,從貢品的使用來看,土司朝貢物品最終有兩個流向,貢馬押運至京后,先由太仆寺統一飼養,然后或給衛所操練,以備征調,或由皇室使用。方物與土貢之物的用途大體相似,或由皇室享用,或用來祭祀,又或用來賞賜。因此朝貢和土貢貢物的主要區別在于馬匹的不同,其它則大體相同。

第五,從賞賜來看,土貢的主要特點便是無償性,明朝政府并不會對上貢之處進行賞賜,當然偶有政府出錢采辦物資或對上貢官員進行賞賜的現象,但是無償上貢依舊占據多數。反觀土司的朝貢活動則全然不同,明前期朝廷對土司的朝貢賞賜極為豐厚,朱元璋曾言“諸蠻夷酋長來朝,渉履山海,動經數萬里,彼既慕義來歸,則賞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懷柔之意”[12]43。此即明朝統治者常言的“厚往而薄來”[6]卷87。朱棣在明確劃定土司的賞賜標準后補充道:“朝廷馭四夷,當懷之以恩。今后朝貢者,悉依品給賜賚,雖加厚不為過也。”[8]卷223明廷對西南朝貢使團賞賜之厚由此可見。誠如后來明憲宗所言,“四夷朝貢到京,有物則償,有貢則賞”[13]卷63。據此可知明朝對土司的賞賜分為兩個部分,即對貢物的賞賜和對貢使的賞賜,朝廷亦有一套賞賜標準,流官上貢地區顯然沒有如此豐厚的賞賜。

通過以上對土司朝貢活動與內地流官土貢的各方面對比可以發現,明朝政府對西南土司的策略大體是按照對“異域”的方式進行羈縻管理,朝貢在此過程中充當的是管理措施,其經濟作用處于次要位置,因此說西南土司與流官地區“內外有別”。

二、“貢”“貢”趨同:明中后期土司朝貢的“土貢化”

明英宗及之后明王朝的大環境開始發生變化。一方面明朝政府吏治日益敗壞,地方土地兼并嚴重,深深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而浩大的政府開支卻使國家承擔的經濟壓力日益增重;另一方面西南地區局勢日趨緊張,英宗“三征麓川”、廣西“大藤峽瑤民起義”、萬歷時期“播州之役”等大小動亂從側面表明,通過朝貢活動這樣溫和的經略措施已經很難再有效管控少數民族地區;再者,明朝政府也很難繼續承受維持朝貢活動付出的巨額經濟支出,因此明朝統治者勢必需要對西南土司的朝貢活動進行一番整頓。自正統時期開始,明朝歷代統治者均或輕或重地對土司的朝貢活動進行了整頓,其中以嘉靖時期的整頓最為全面、徹底。經過明中期的整頓,西南土司朝貢活動開始呈現向土貢轉變的趨勢。

第一,明朝政府對土司朝貢貢品的內容開始做明確規定,方式趨同土貢。從朝貢的貢品內容來看,如上文所言,明初對土司的朝貢貢品內容未做明確規定,土司所貢物品包羅萬象,然而明代中后期情況有所轉變,朝貢貢品開始集中,各家土司有明確的朝貢內容。如隆慶時期云南土司朝貢物品主要為寶石、金和象等物品。[14]297嘉靖時期貴州各家土司朝貢貢品主要有馬匹、朱砂、水銀、茶芽以及黃蠟等物,[15]卷3到萬歷時期也未見該地區土司有其它貢品。嘉靖時期廣西各土司的朝貢內容更為豐富,主要有草果、馬匹、錫、銀香爐、草藥及各類獸皮等貢物。除了貢物逐漸集中外,各家土司亦有明確的朝貢貢品,比如嘉靖時期的貴州土司,其朝貢內容大體如下,朝貢馬匹的土司有水東宋氏、水西安氏、凱里宣撫司、播州宣慰司、程番府、烏撒府、東川府、鎮雄府、烏蒙府以及龍里衛所屬的大平伐、平伐長官司,新添衛所屬的小平伐、新添長官司。朝貢黃蠟的土司有思州府、鎮遠府、思南府、銅仁府與石阡府;朝貢水銀的有銅仁、思南兩府所屬的部分土司;朝貢茶芽的主要有貴州宣慰司與程番府兩家土司;朝貢朱砂的僅有銅仁府所屬的山司、省溪司。根據各家土司特產指定所貢內容,與明朝政府規定內地流官地區上貢物品并無二差,土司朝貢上貢貢品的自由性受到限制,開始趨同土貢。

第二,明朝政府開始明確規定并嚴格執行土司朝貢的貢期、規模以及組織方式,其方式與土貢趨于一致。明初對土司的朝貢頻率雖大多規定“三年一貢”,但并未嚴格落實,如上文所言之播州楊氏土司,在洪武時期總共朝貢19次,遠超規定的三年一貢,然而明廷并未限制其高頻率的朝貢活動。另外,明初各家土司各自獨立組織朝貢活動,政府對其規模亦未有嚴格限制,而整頓后的朝貢活動則有所不同,嘉靖《貴州通志》記載了貴州各項貢品的具體劃分情況,筆者以各家土司所貢黃蠟為例繪制表格,詳見表1。

從表1可發現以下幾點:

首先是朝貢貢品數量明確化。嘉靖時期各家土司的朝貢物品均有頗為詳細的規劃,包括各土司的朝貢頻率、各種類型朝貢貢物的數量均有明確規定。如思州府所屬土司三年貢黃蠟六十三斤,思南府貢九百六十斤零二兩,各家土司依產量高低定朝貢貢品的數量與頻率。

其次,制定朝貢貢品之上貢模式,即明確一省貢品的種類與數量,逐級定額。至遲到嘉靖時期,各家土司不再獨立組織朝貢活動,明廷規定一省之貢額,攤派至各府,各府再攤派至所屬土司。如表1所示,貴州布政司需貢黃蠟“一千五百七十斤十二兩”,貴州布政司所屬的思州、思南、鎮遠、石阡、銅仁以及其他土司再行攤派,合計達一省之額。各府之額再攤派至所屬土司,合計再達各府之額。如永樂時“改土為流”的思南府需貢黃蠟九百六十斤零二兩,其所屬土司具體規劃情況為:“水德江司三百二十九斤八兩、蠻夷司一百八十九斤、沿河司八十二斤十二兩、朗溪司十四斤、發川縣一百八十三斤、印江縣一百六十一斤十四兩”[15]186。明代十六兩合一斤,思南府所屬土司歲貢黃蠟合計剛好為九百六十斤零二兩。萬歷時期貴州土司的朝貢方式依舊延續此法。[16]25再看流官地區土貢活動與貴州朝貢的征收方式完全相同,以同時期嘉靖山東布政司的土貢為例,明廷規定其“歲辦雜藥八千六百六十一斤九兩九錢;皮張:獐、鹿、羊、狐等皮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八張;禽畜:獐、鹿、天鵝、鶿、雁、兔、野雞三百四只、肥豬一千一百六十口……”[17]261各府州縣再對藥材、皮張、禽畜等物進行逐級認領,組織上貢。各府州縣所貢數量或按田糧攤派,或按里甲征收,與土司朝貢根據實力大小征收并無本質區別。因此這一時期,土司朝貢活動的頻率、規模以及組織方式與土貢已達到高度一致。

第三,明代中后期朝貢與土貢活動中均出現“折納”現象。貢物“折納”問題涉及的是貢品上貢的方式,明初無論是朝貢還是土貢均以實物的方式上貢,而明代中后期情況有所轉變,如朝貢貢馬有不再押運赴京的現象出現。正統九年(1444)正月,貴州都指揮同知張銳等上奏言,“本處接連夷境,征調缺馬,請將四川、貴州土官襲替進貢馬匹,給與旗軍領養騎操,以備征調”,其具體安排為“東川、芒部、烏蒙、烏撒、永寧宣撫司等處馬匹,給與附近赤水、永寧、烏撒、畢節、普安、安南、普市七衛所。播州、貴州二宣慰司、思南等府,金筑安撫、貴竹等處長官司馬匹,給與興隆等一十三衛所。”明帝從之[18]卷112,此后土司所貢馬匹就近給衛所操練,不必押運赴京的現象開始普及。還有將貢馬押運至布政司處,并由布政司統籌安排,待受交付之處收到馬匹后,地方官向明廷遞交“收馬文”[13]卷62,最后朝廷再對朝貢土司進行賞賜。

弘治時期情況有所改變,出現貢馬“折納”成銀兩上交的現象,據吏科給事中葉紳、刑部郎中顧源等自廣西回言“廣西土官衙門例,三年一次赴京進馬,后兵部奏準止送本布政司交收,以待邊用。及取用之日,瘦損倒失,十無一二存者,徒費無益”。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馬匹瘦損頗多,至取用之時,“十無一二存者”。有鑒于此,他們請求將“每馬折銀十二兩”,并押赴“本司交納,如遇用馬,支價收買”[19]卷66。明帝從之。就此明朝開始要求部分土司將馬匹折納成銀,具體措施為“就所在布政司辨驗,易銀貯庫,以備買馬”[20]卷20。嘉靖《廣西通志》詳細記載了土司貢馬的折納標準,如鎮安府貢馬“每三年,下等馬四匹,每匹銀十二兩”[21]1187,忠州貢馬“每三年,下等馬二匹,每匹銀十二兩”[21]1185,泗城州貢馬“每三年,上等馬一十六匹,每匹銀二十四兩”[21]1191。貴州還出現貢馬“半匹”的記載,龍里衛“轄大平伐司,原與平伐司額,三年共貢馬一匹。大平伐司改隸新貴縣,本司止該半匹”[16]457。明朝政府對土司所貢馬匹的質量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大體分為上等、中等、下等三個等級的馬匹,等級不同,其賞賜的價值亦有所不同。貢“半匹”馬,其所折納的銀兩應當為半匹馬的價。無獨有偶,明代中后期土貢活動亦出現普遍的“折納”現象,如上文所言江陰所貢之鱭魚便開始部分“折納”。隆慶二年(1568)二月,光祿寺卿趙錦上奏:“直隸江陰縣歲例進新子鱭魚萬斤,路遠數多,不堪上用,徒以累民,請自今止貢五十斤,余皆折色便”,上從之。[22]卷17再如嘉靖時期青州土貢“狐貍皮一百張,折銀五十兩”[23]329,萬歷曲阜縣土貢“狐貍皮一十六張,共征銀八兩”[24]820,寧陽縣土貢“澤瀉二十六斤,內折色二斤,折銀一錢”[24]825。盡管折納現象出現,但無論是在朝貢還是土貢活動中,折納成銀上交的貢品依舊少于實物的數量。

第四,西南土司朝貢貢品的運輸方式,趨同于土貢。明代中期貢馬就近給衛所操練,以及“折納”現象的出現,均改變了朝貢貢品的運輸方式。如果土司的貢品僅為馬匹,而馬匹又折納上交,該土司則無需遣人赴京朝貢。反觀土貢貢品亦由明朝政府統一運輸,無需遣人押運。對于明代朝貢貢品的“折納”與運輸有學者論及,如吳玉章先生在敘述清代土司朝貢變化時有言“由于(清代)貢品變價折銀,故不需像明代一樣專門派遣貢使入京朝貢”[25]232,李偉認為清代土司朝貢與明代不同之一為“(清代)土司無須派遣貢使上京朝貢”[26]等論斷顯然不夠準確,因為明代土司朝貢亦有“折納”,而馬匹就近操練與“折納”成銀兩上交布政司,顯然也不需要再派遣貢使赴京師進行朝貢活動,清代土司朝貢的轉變在明代中后期部分地區已經出現,只是尚未普及。從這一角度考量,亦可證明明代中后期土司的朝貢活動出現“土貢化”的趨勢。

通過以上對明代中后期土司朝貢貢品的內容、頻率、規模、組織方式、“折納”以及運輸等方面轉變的梳理,我們很明顯地發現朝貢活動開展的各個細節出現向“土貢”特點靠近的趨勢,甚至有的細節已經完全一致。在某些土司地區實現“改土歸流”后,其朝貢活動徹底終止,完全變為土貢的形式,如萬歷時期“改土歸流”的養利州“原三年貢馬一匹,今改流,無貢馬”[27]243。朝貢活動必然隨著土司“改土歸流”而徹底轉變為土貢。正是因為明代中后期朝貢活動“土貢化”趨勢明顯,所以有些地方志的編纂者將土司的朝貢與土貢混為一談,如嘉靖《廣西通志》卷二十《土貢》記載東蘭州、南丹州等尚未“改土歸流”的土司需要土貢,東蘭州“貢草果一百六十五斤,馬二匹”,南丹州“貢草果八十五斤,錫五百一十三斤,馬二匹”[21]485。而在接下來的卷五一《外志》中再次列出東蘭、南丹等土司需要朝貢的物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明代中后期土司朝貢“土貢化”的趨勢已經極為明顯,但是有明一朝始終未能徹底實現。朝貢最主要的特點為“有朝、有貢、有賞”,其中“朝”,盡管土司遣人朝見天子的現象在減少,但始終有土司遣人赴京;對朝貢土司的賞賜也一直存在,并未廢除,即使土司無需遣人赴京,將貢馬就近給衛所操練或直接“折納”,但明朝依舊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賞賜,只是賞賜物品不再如明初般豐厚。因此,雖然明中后期西南土司朝貢出現“土貢化”的趨勢,但始終未完成。

三、“貢”“貢”合流:清代朝貢“土貢化”的完成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陷北京,崇禎帝朱由檢自縊煤山,朱明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宣告結束。同年四月,清軍于山海關擊敗農民軍后,隨即入主北京,拉開了對全國敵對勢力征討的序幕。隨著清朝政府勢力的不斷擴大,遠在數千里之外的西南土司又一次面臨命運的抉擇。此階段,選擇歸順土司的降清方式基本不再通過朝貢活動實現,而是直接向清朝軍隊統帥歸附,再由前線官員上報清政府。如順治八年(1651)三月,偏沅巡撫金廷獻奏報,“湖南保靖、永順、桑植、茅岡、大旺、喇惹等土司,各獻輿圖版冊,及元明兩朝印式來歸。乞授以原官,頒發新印”[28]卷55。次年七月,“天全六番、烏思藏、董卜、黎州、長河西、魚通、寧遠、泥溪、蠻彝、沈村、寧戎等土司,各繳前朝敕印以降。”[28]卷66梳理相關記載可發現,未通過朝貢歸附的土司基本為與前朝交流頻繁的土司,但也有為數不多的邊遠土司依舊以朝貢的方式歸附,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孟連宣撫司刁派鼎“貢象,歸附,授宣撫司世職”[29]14266。康熙五十四年(1715),猛猛土巡檢“歸附,貢象,仍授世職,頒給鈐記”[29]14266。盡管多數土司不再通過朝貢的方式向清朝政府效忠,但是向朝廷上貢物品的傳統依舊延續。明代中后期,朝貢與土貢的差別主要在于貢品的回賜與運輸貢品,以及貢品的“折納”等方面。至清代,以上三個方面發生了明顯改變,并在“改土歸流”前后完成“土貢化”的轉變。

(一)取消回賜舊例,不再遣人運輸

明代無論土司是否遣人赴京朝貢,政府均對土司進行回賜,該傳統一直延續至明朝滅亡。清朝政府統一全國后,開始廢除明代的回賜舊例,并且準許土司上貢物品不必遣人赴京,吳永章先生有相關討論,[25]230-233茲不贅述。需要強調的是,在特殊情況下,對部分土司的上貢活動清朝政府會有特殊恩賜。如雍正八年(1730),云貴廣西總督鄂爾泰奏報:孟連土司“每年愿貢土產”。清帝甚悅,夸獎鄂爾泰“化導有方,俾各輸誠效順,任土作貢,虔心向化”的同時,表示“其孟連土司廠課,每年六百兩,為數太多,著減半收納,以昭柔懷至意……每年貢納土產時,著給鹽三百斤,以為犒賞”[30]卷98。孟連不同于一般土司,其所處中緬邊境,為爭取其倒向中國一方,清朝政府對其課稅、上貢的征收頗為克制。又如金川土司“每年納貢馬、狐皮,折價銀八十九兩五錢”,然而乾隆六年(1741)二月其地“年來積雪嚴寒,牛羊受凍,多有傷損,番夷困苦,納貢艱難”,因此清政府“著將乾隆五年(1740)、六年(1741),應納折價銀兩豁免,以示軫恤”[31]卷136。土司地區遭受自然災害時,清政府也會相應減免其上貢種類與數量以示安撫。朝貢的特點“有朝”“有貢”“有賞”在清朝完成了向“無朝”“有貢”“無賞”的轉變,與土貢的特點一致。因此,取消回賜舊例與土司不必遣人赴京上貢標志著土司朝貢活動完成了向土貢的轉變。

(二)“折納”范圍進一步擴大

清代西南土司貢品“折納”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折納”成銀上繳的貢品范圍進一步擴大,明中后期朝貢貢品“折納”成銀繳納的主要為貢馬,而清代“折納”的范圍則從貢馬擴大到其它貢品。據《清史稿》言:“凡宣慰、宣撫、安撫、長官等司之承襲隸兵部,土府、土州之承襲隸吏部。凡土司貢賦,或比年一貢,或三年一貢,各因其土產,谷米、牛馬、皮、布,皆折以銀,而會計于戶部。”[29]14207據此可知,清代貢品的“折納”范圍不再局限于馬匹,包括谷米、牛馬、皮、布等物品均需“折納”成銀,基本包含了所有類型的貢品。當然其中一些比較珍貴的貢品依舊需要押運赴京,如車里土司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便“入貢馴象二只,交鑾儀衛收養”[32]13390,但該類型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折納”范圍進一步擴大還體現在覆蓋地區的擴大。明代出現貢品“折納”的現象主要在貴州、廣西等部分地區的土司,清代其范圍則覆蓋了整個西南地區的土司。據《欽定大清會典》載,四川布政使司所屬土司“歲貢蕎麥、馬、牛、狐、皮、貝母,折銀四千七百二十三兩……三年一貢,馬折銀三百十有二兩有奇,馬五十三匹”。廣西布政使司所屬土司“歲貢馬,折等銀六百三十三兩有奇”。云南布政使司所屬土司,“歲貢礦課及苧布、鹿皮等,折銀萬三千七百八十二兩有奇”。貴州布政使司所屬土司,“歲貢米谷萬六千四百三十石,馬折等銀二萬二千四百八十兩各有奇”[33]239。通過以上記載可知,清代四川、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區土司所貢的物品均“折納”成銀,統一上繳,基本覆蓋了傳統西南地區的土司。

(三)制定全國統一的貢品“折納”標準

清朝政府對貢物的“折納”價格制定統一的標準,并進行過一系列的調整。據(雍正)《廣西通志》載,“除鎮安府,并慶遠府屬東蘭土州,額解貢馬共五匹半,毎匹折銀一十二兩,共銀六十六兩外,水腳銀一兩九錢八分。又鎮安府額解貢器,銀香爐、葢碟一副、花瓶一副、燭臺一副,三項共重五十七兩外,水腳銀一兩七錢一分。”[34]1100以貢馬為例,清代不再如明朝般對馬匹質量進行等級劃分,而是統一折納。雍正時期,一匹馬折納十二兩銀,乾隆時期朝廷又對馬匹的“折納”價格進行了調整。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清政府決定減四川土司馬價,諭曰“四川各土司,向有貢馬之例,其所貢本色,則添補各營倒斃之馬。而折價之馬,每匹納銀十二兩,此舊例也。查通省營馬,近已改照驛馬例,每匹給銀八兩。而土司貢馬折價,仍是十二兩之數,蠻民未免多費,朕心軫念。著從乾隆二年(1737)為始,土司交納馬價,每匹裁減四兩,只收銀八兩,永著為例”[31]卷30。次年七月,再減廣西土司貢馬折價,乾隆言,“今查廣西土司,每三年貢馬一次,俱系折價交納,其所折之價,亦是十二兩之數,所當一體加恩,使土司均沾惠澤。著照四川折價之例,每馬一匹,減銀四兩,定為八兩”[30]卷46。經過乾隆時期的調整,清代西南土司上貢物品折納標準正式固定下來。

除土司上貢物品折納外,清代流官地區的土貢折納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據相關學者研究,與前朝相比,清朝土貢“種類與數量有所減免,‘攤丁入畝后又多折銀征收”[35]。無論是朝貢還是土貢的貢品,自古以來大多以實物的方式進行征收,然而自明代中后期開始,貢品折納成銀上繳的現象開始出現,至清代基本已經成為主要方式。上貢物品主要是由皇室消費,轉為折納后,一是拉近了“貢”與“賦”的距離,兩者的征收方式趨于一致,是為財政的改善;二是折納成銀兩后,進一步促進了白銀貨幣化在西南地區的歷史進程,也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納入到全國的經濟體系之中;三是貢品折納進一步模糊了“朝貢”與“土貢”的界限,使清代西南土司的上貢行為與土貢無異,也成為西南土司朝貢“土貢化”完結的又一力證。

結 語

明代中后期,朝廷不斷整頓朝貢活動,使朝貢的政治功能不斷退卻,經濟職能不斷突顯。直至清代“改土歸流”前后,西南大部分土司的朝貢活動最終完成了向土貢的轉化,即基本成為一種經濟行為。“朝貢”向“土貢”的轉變,實際上是明清中央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從羈縻間接的統治到直接的經濟管控,這標志著西南土司最終實現了從“異域”到“舊疆”的變化,從此,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內地”。需要強調的是,在西南部分地區,朝貢并未消逝,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土司年班制度”繼續承擔著朝廷對邊疆地區的經略任務。①

(本文受到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資助)

參考文獻:

[1] 潘浩.清代土貢制度述略[J].光明日報,2015-03-21.

[2] 張仁璽,馮昌琳.明代土貢考略[J].學術論壇,2003(3).

[3] [明]婁性.皇明政要[Z].明嘉靖五年(1526)戴金刻本.

[4] [清]毛奇齡.蠻司合志[Z].清康熙刻西河合集本.

[5] [明]申時行,等.大明會典[Z].明萬歷內府刻本.

[6] 明太祖實錄[Z].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7] 明宣宗實錄[Z].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8] 明太宗實錄[Z].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9]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Z].清順治五年(1648)李成之世德堂重刻本.

[10] [清]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 鄭寧.明代遞運所考論[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7(1).

[12] [明]俞汝楫.禮部志稿[Z].四庫全書(復印本).

[13] 明憲宗實錄[Z].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14] 隆慶云南志[Z].民國二十三年(1934)龍氏重印本.

[15] 嘉靖貴州通志[Z].明嘉靖刻本.

[16] 萬歷貴州通志[Z].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刻本.

[17] 嘉靖山東通志[Z].明嘉靖刻本.

[18] 明英宗實錄[Z].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19] 明孝宗實錄[Z].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20] 明世宗實錄[Z].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21] 嘉靖廣西通志[Z].明嘉靖十年(1531)刻本.

[22] 明穆宗實錄[Z].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

[23] 嘉靖青州府志[Z].明嘉靖刻本.

[24] 萬歷兗州府志[Z].明萬歷刻本.

[25] 吳玉章.中國土司制度淵源與發展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26] 李偉.烏江下游土司時期貢賦制度考略[J].貴州社會科學,2005(2).

[27] 萬歷太平府志[Z].明萬歷五年(1577)刻本.

[28] 清世祖實錄[Z].北京:中華書局影印版,2006.

[29] 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6.

[30] 清世宗實錄[Z].北京:中華書局影印版,2006.

[31] 清高宗實錄[Z].北京:中華書局影印版,2006.

[32] [清]托津,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Z].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武英殿刻本.

[33] [清]允祹.欽定大清會典[Z].四庫全書本.

[34] (雍正)廣西通志[Z].四庫全書本.

[35] 潘浩.清代土貢制度簡論[J].江漢論壇,2015(5).

FROM "TRIBUTE" TO "TUGONG": A STUDY ABOUT THE

GAI-TU-GUI-LIU OF THE SOUTHWEST CHIEFTAI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u Haoxuan

Absrtact: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ribute of the Southwest Chieftain was transformed to Tugong.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tribute wa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Liuguan area.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the court regularly rectified the tributary activities, and the trend of "tributarization" appeared. Before and after Yongzheng's "Gai-tu-gui-liu", Tusi tribute formally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towards "Togong". The process of tributary "tugong" transforma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pparently the change of tributary function from political to economic role, and the process of southwest economy being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the state; but in essence, it is the process of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southwest minority areas and inland officials, and the process of central government's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rect domination to direct domination in this area. In the process, Southwest China gradually became affiliated and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a.

Key word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Southwest Chieftain; Tribute; Tugong

〔責任編輯:袁麗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国产91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天天操天天噜|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不卡| 91麻豆久久久|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www.狠狠| 自拍偷拍一区|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99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国产91蝌蚪窝|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网| 不卡网亚洲无码|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婷婷午夜影院|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黄网在线| 欧美一区福利| 女人18毛片久久|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www在线观看|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亚洲免费黄色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亚洲一区毛片|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丝袜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微拍一区| 澳门av无码|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黄色成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