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新生代農民工群體越來越壯大,已經成為我國當代青年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化進程促進了新生代農民工的產生,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觀念也受到了社會環境發展的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取向,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因此以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觀進行關注和引導也是社會必然趨勢。從新生代農民工的來源和定義入手,并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特點進行詳細闡述,再從影響新生代民工的價值形成的原因進行著重分析,旨在為今后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生代 農民工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246-03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出生于1980年及之后,戶籍地在鄉村,常住地在城市,進城從事非農業生產時間在6個月及以上的新時代的產業工人。2001年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春光提出“新生代農村流動人口”這一概念,認為新生代農村流動人口區別于第一代農村流動人口,這兩代人在社會閱歷上有著顯著差別,且新生代流動人口不算是第二代流動人口,而是介于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過渡性的農村流動人口。2010年國務院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在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制度創新問題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農民工”的提法(后也稱作第二代農民工)。
新生代農民工是城市化進程的產物,他們價值觀的變化也受到了城市化進程中主體價值觀的影響,是社會公眾價值觀變化在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的反映,它的形成和演變必然包含在社會主導價值觀的影響范圍之內。
一、新生代農民工的價值觀特點
1.重視學習和教育
新生代農民工多指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農民工群體,在他們幼年時代,國家經濟繁榮發展,國家義務教育政策穩定實行,新生代農民工的受教育權益得到更大保障,國民受教育程度增加,大專及以上學歷農民工占比繼續提高。學習帶來的價值使他們深知知識的重要性,也特別重視繼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同時對子女的受教育情況也非??粗?,盡力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素養逐漸提高,認識到知識是可以轉變為力量指導實踐的,繼而不斷學習先進科學技術,這也為提高國民整體文化素質作出了貢獻。
2.追求公平和平等
新生代農民工出生在計劃生育的特殊時代,獨生子女居多,可以說是家庭的中心人物,自我意識強烈、個性豐富,同時受到新時代多元觀念的影響,對于待人接物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且注重自己的感官感受,更注重自身的權益,他們追求財富的公平分配和平等的權力分享。主要體現為:一是在市民待遇方面,他們希望自己不只是城市的過客,期待得到與城市人群同等的權利;二是在利益訴求方面,對薪資、工作環境、五險一金等要求更高;三是在社會權利方面,他們希望得到尊重,有基本的社會保障,子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新生代農民工受社會環境、利益分配、消費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表現出更多對現狀生活的不滿足感,他們的價值觀更趨向于務實性。
3.就業觀念轉變
跳槽頻繁,發展空間受限。2012年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聯合工眾網發布《農民工“短工化”就業趨勢研究報告》,顯示當前農民工就業已經呈現“短工化”的普遍趨勢,主要體現在“高流動”和“水平化”兩個方面,女性農民工“短工化”趨勢更明顯。新生代農民工更看重人格的尊重和薪資福利待遇,他們文化素養高,對現代先進科技掌握嫻熟,整體水平層次提升。他們有權利選擇更好的工作崗位,也有權利反抗崗位上的不公平待遇,以頻繁更換工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狀況的不滿,流動性很高。
4.鄉土認同感低
現在國家城市化進程加快,新生代農民工這個特殊群體正處于由農村向城市過渡的過程之中,同時具備農民和工人的雙重身份,他們年輕富有活力,情感豐富價值觀取向多元,他們身上體現著城市和農村的雙重文化,受到保守與現代價值觀念的雙重影響,形成了一種新的介于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價值取向。新生代農民工是認同家鄉的,但對城市的認同也在逐漸增長。一是長時間在城市生活更適應城市的便捷生活方式,二是農村不能滿足他們的追求,因此許多新生代農民工對家鄉的感情隨著在外時間的增長而逐漸淡化。
5.婚戀價值觀不明確
新生代農民工崇尚戀愛自由和婚姻自由。現代社會是開放多元的,新生代農民工的婚戀價值觀念也受到西方開放性文化的影響,認為戀愛結婚都應該以自己的喜歡為第一要素,婚戀應該是快樂和自由的,不應該是束縛自己的繩索,合則聚不合則散。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46.1萬對,比上年增長2.0%,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人們對待婚姻的態度更加隨意?,F代青年的擇偶要求更現實化,對待婚姻生活有更高的期望,對性的包容性更強。婚戀觀是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一個人對婚戀感情的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擇偶和人生走向,且隨著時間的變化,婚戀觀也會發生變化,也從側面體現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取向。
6.消費價值觀不理性
消費觀念由節約轉為享受。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收入增加,整體生活水平提高,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逐漸提高,消費方式和觀念不斷升級,21世紀的消費觀念也更加多元化。清華大學等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80后、90后已逐漸成為主要消費人群,也就意味著新生代農民工已是消費市場的主要人群。關于消費,新生代農民工覺得價格不再是消費的唯一決定因素,而且受到“超前消費觀”的影響,更容易接受借貸觀念,不少人成為了“卡奴”,背負著大額債務。超前消費能夠提高生活品質,也會刺激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如果過度追求物質享受,容易形成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觀念,不利于他們人生價值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