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 關恒民 孫愛華 王靜 趙良舉 劉丹丹
【摘要】目的 分析動態血糖監測在老年人無癥狀低血糖檢測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無癥狀低血糖患者87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43例,主要為手動血糖監測,觀察組44例,進行動態血糖監測,對比兩種不同監測方式的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糖檢測準確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動態血糖監測時可有效提升監測效果,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動態血糖監測;老年人無癥狀低血糖;手動監測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3..01
低血糖反應多出現于糖尿病藥物治療患者和老年患者。無癥狀低血糖臨床并未特殊癥狀因此有不易察覺特點,處理不當則會引發心腦腎等各種臟器損傷。多數分析認為為控制此種疾病,可采用血糖監測進行分析。常規監測中主要為手動檢測,此種方式受多數因素影響,效果有限。有分析認為動態血糖監測可有效提升檢測水平,為控制患者疾病發展提供幫助,有臨床應用價值[1]。現選取我院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各種檢測方式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無癥狀低血糖患者87例,對照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齡52~87歲,平均年齡(72.41±2.16)歲,病程11~37年,平均病程(22.54±2.16)年;觀察組44例,男22例,女22例,年齡51~87歲,平均年齡(72.56±2.14)歲,病程10~37年,平均病程(22.62±2.17)年,患者基礎性數據并無較大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主要為手動測試,手測血糖≤3.9 mmol/L則為1次低血糖。
觀察組患者為動態血糖檢測,主要采用CGMS對患者進行連續血糖監測。設備主要有葡萄糖感應器和血糖記錄儀以及電纜、信息提取器、軟件。感應器主要由微電解、葡萄糖氧化酶和半透膜組成。感應探頭置于上臂三角肌處皮下,通過檢測皮下組織液內葡萄糖所產生的化學反應電信號反映患者血糖水平,每天清晨手測一次末梢空腹血糖輸入機器進行校正。同時記錄器可通過電纜10s進行一次電信號傳輸,每5min將所得平均數據轉換為血糖值進行儲存,每天約可儲存288個血糖值。檢測范圍為2.2~22.2mmol/L,也可持續性、動態反應患者全體性血糖變化。3天至少拔出探頭,采用信息提取器下載數據,由計算軟件進行系統信息記錄分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種檢測方式效果:監測時提示為低血糖且患者實際情況證實為低血糖則為準確;出現低血糖并未監測出低血糖為漏測;提示為低血糖實際并非低血糖為誤測。對比來各種檢測方式的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處理數據,以x2檢驗計數資料(%、n),以t檢驗計量資料“x±s”,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確診36例,漏測6例,誤測1例,準確度83.72%;觀察組:確診43例,漏測1例,誤測0例,準確度97.73%。
觀察組患者血糖檢測準確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老年無癥狀低血糖主要致病因素為糖尿病引發神經病變,繼而使得患者神經對茶酚胺并不敏感。且部分老年患者飲食障礙,也會加劇低血糖[2-4]。無癥狀低血糖多表現為隱匿性,臨床疾病治療時對患者進行血糖檢測便十分重要。但傳統檢測主要為手測,此種方式僅可反應瞬間血糖變化,頻繁監測也無法全面了解患者血糖狀況。CGMS監測時主要借助皮下葡萄糖檢測探頭進行機體組織間葡萄糖濃度探查,和傳統血漿、毛細血管探查有重要不同。有分析認為此種探查方式,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都極低,探查準確度極高[5]。本次分析發現,可有效避免多次測量的缺點,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狀況。且夜間測試更好,有分析認為由于夜間患者糖分消耗大且并無糖分攝入,因此夜間低血糖狀況較為嚴重[5]。本次采用動態檢測可有效避免此種問題。分析本次研究結果可知,采用動態檢測之后,觀察組患者血糖檢測準確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知動態檢測對血糖檢測全面性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為老年人無癥狀低血糖動態檢測時可,檢測效果更好,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美玲,王玉龍,方? ?銳,等.利用動態血糖監測早期發現無癥狀低血糖癥對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復治療的意義[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7):788-792.
[2] 曾誌復,陳日秋,丁? ?莉.住院糖尿病患者無癥狀低血糖的發生特點及采取監測應用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的機制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25):118-121.
[3] 靳永潔,謝? ?梅.實時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初發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規律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3):164-165.
[4] 罕若林,周華麗.掃描式葡萄糖檢測系統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0):206-206.
[5] 劉曉霞,徐全東,廉旭蓉,等.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3):5876-5878.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