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鳳 崔新霞 王海霞

【摘要】目的 調查研究關于醫院護理人員戰傷救護知識掌握量。方法 通過對本院56名護理人員通過匿名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其對戰傷救護知識的掌握情況,此調查分別針對接受過和未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培訓的護理人員,因此,將本院56名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將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的護理人員分為a組,未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的護理人員分為b組,通過測試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戰傷救護知識掌握情況。結果 兩組護理人員的年齡與工作年限與接收戰傷救護培訓具有差異性(P<0.05)。a組護理人員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培訓,在年齡和工作年限上相比b組均較長。通過兩組問卷調查得分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a組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培訓的護理人員,對戰傷救護知識的掌握情況得分明顯高于b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醫院護理人員應掌握戰傷救護的知識,不斷增強自身知識儲備量,充分利用醫院現有資源條件,通過定期開展訓練有利于增強護理人員的戰傷救護能力。
【關鍵詞】醫院;護理人員;戰傷救護知識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3..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對本院56名護理人員通過匿名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其對戰傷救護知識的掌握情況,此調查分別針對接受過和未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培訓的護理人員,因此,將本院56名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將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的護理人員分為a組,未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的護理人員分為b組。56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1~49歲,平均年齡(31.3±8.24)歲,護齡1~34年,平均護齡(18.6±6.15).其中涵蓋主管護師12名,占21.42%,護師19名,占33.92%,護士25名,占44.64%.其中學歷劃分:本科20名(35.71%)大專22名(39.29%)中專14名(25%)。
1.2? 方法
通過匿名問卷調查的方式展開,調查表是本院通過查閱大量參考文獻后自行設計,并在實驗過程中反復調整和完善。內容涵蓋:對本院56名護理人員通過匿名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其對戰傷救護知識的掌握情況,此調查分別針對接受過和未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培訓的護理人員,因此,將本院56名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將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的護理人員分為a組,未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的護理人員分為b組,通過測試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戰傷救護知識掌握情況。
1.3? 評價指標
兩項測試共10分,按題進行回答,正確+1分,錯誤不加分不扣分。依照大體情況進行分類:大于8分記為優秀,7分-8分之間記為良好,6分記為一般,小于6分則較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護理人員一般資料對比結果
兩組護理人員的年齡與工作年限與接收戰傷救護培訓具有差異性(P<0.05)。a組護理人員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培訓,在年齡和工作年限上相比b組均較長。兩組護理人員一般資料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3 討 論
兩組護理人員的年齡與工作年限與接收戰傷救護培訓具有差異性(P<0.05)。a組護理人員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培訓,在年齡和工作年限上相比b組均較長。通過兩組問卷調查得分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a組接受過戰傷救護知識培訓的護理人員,對戰傷救護知識的掌握情況得分明顯高于b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調查結果顯示,接受過專業戰傷救護知識培訓的護理人員,答題得分明顯高于未接受培訓的護理人員,因此,充分說明了戰傷救護知識培訓的重要性,是每個護理人員應必備的技能。醫院方面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護理人員提供培訓機會,同時定期安排進行急診或重癥室輪流工作,實際參與病人搶救等工作,以及批量傷員急診救助工作,在真實的訓練中護理人員能夠更快成長,相比于理論知識教學更利于吸收和理解,因此,應注重不斷在實踐中強化專業技能,鞏固戰傷救護知識。醫院護理人員應掌握戰傷救護的知識,不斷增強自身知識儲備量,充分把握培訓機會和時間鍛煉機會,通過定期參與訓練增強自身的戰傷救護能力。
參考文獻
[1] 席淑華,周? ?立,潘碧波,何丹丹,孟? ?虹.四所軍隊醫院護士掌握戰傷救護知識的現狀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02):18-19.
[2] 張? ?濤.軍隊護理人員戰傷救護技能應急培訓預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04):729-730.
[3] 黎紅梅,韓海靜,譚? ?雋.護理士官戰傷救護技能培訓方法、效果及建議[J].武警醫學,2018,29(10):1005-1006.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