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素

【摘要】目的 對胃腸手術患者實施營養支持護理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進行胃腸手術治療的患者共50例,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并設組,25例患者歸為一組,分別實施營養支持護理和常規護理,依次設定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結果 觀察抗生素使用時間為(4.25±0.13)d、血糖值(5.18±0.35)mmol/L、白蛋白(37.85±0.19)g/L、住院時間為(10.27±0.24)d,對照組抗生素使用時間為(7.69±0.21)d、血糖值為(5.79±0.41)mmol/L,白蛋白(34.02±0.21)g/L、住院時間為(18.51±0.26)d,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且觀察組以100.00%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的72.00%,相比,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將營養支持護理應用于胃腸手術后,對加快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方案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進一步采納。
【關鍵詞】胃腸手術;營養支持;胃腸功能;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3..02
胃腸手術后,患者容易發生一系列并發癥,如出血、切口感染等,不但影響手術效果,而且延長患者術后康復時間。然而引發并發癥的原因是:手術操作過程中,患者機體產生應激反應,明顯減少了殺傷性T細胞分化異常和體內淋巴細胞成分,使得患者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弱,影響身體的康復[1]。實驗選取50例胃腸手術患者,其中部分患者應用營養支持護理,明顯減少了并發癥發生率,且提高了機體免疫力,護理效果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普遍認可,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進行胃腸手術治療的患者共50例,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并設組,25例患者設定為觀察組(營養支持護理),該組中女性和男性分別占:12例、13例,其中腸梗阻手術7例、闌尾炎手術18例,病程:0.4~3年,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5.29±0.32)歲,平均病程(1.08±0.06)年,25例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該組中女性和男性分別占:11例、14例,其中腸梗阻手術9例、闌尾炎手術16例,病程0.5~4年,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45.79±0.18)歲,平均病程(1.12±0.04)年,對照組和觀察組的臨床資料可比,患者均滿足手術治療條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手術結束后,將患者安全護送至病房,調節好室內的溫度和濕度等,在此基礎上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為患者講解術后應注意的事項,告知患者科學飲食的重要性。
觀察組營養支持護理術后第一天,給患者使用喂養泵,將500 mL葡萄糖氧化鈉送入小腸內,注意控制好輸送速度,通常情況下,按照每小時20~30 mL泵入,確保胃腸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2];術后第二天,持續給患者輸送營養劑,并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耐受性。首次滴速控制在每小時30ml,隨后根據患者耐受性進行調整;術后第三天,將營養劑的用量增加至1000ml;術后第四天,增加營養劑用量至1500 mL,并觀察患者是否有不適情況[3]。結合實際對營養劑用量進行調整。當患者排氣后,讓患者口服1000~1500 mL營養液,同時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體溫、血糖、電解質等,發現任何異常,及時對癥處理。
1.3? 觀察指標
臨床指標:抗生素使用時間、血糖值、白蛋白、住院時間
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行制定的問卷調查表了解,具體內容包括護理關系、護理內容、護理態度、護理效果等,滿分設置為100分,劃分為3個得分層次,85分以上、60~85分和60分以下,依次表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軟件(SPSS 20.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檢驗水準a=0.05。計量資料的表示:x±s,計數資料的表示:%,組間差異依次用t和x2檢驗,差異顯著性水平:P<0.05。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臨床指標
比較數據發現:觀察組的抗生素使用時間、血糖值、白蛋白、住院時間,分別與對照組相比較,數據差異比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下表1。
2.2?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中非常滿意者11例,比較滿意者14例,對照組中非常滿意者6例,比較滿意者12例,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對比,數據差異顯著,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下表2。
3 討 論
臨床對患者進行胃腸手術后,需要患者術后24~48 h禁食,待術后48~72 h腸道功能恢復后,肛門排氣,可遵醫囑可進少量流質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食物。手術后,最重要的不適進食補品,而是盡快讓胃腸功能恢復。所以,在肛門排氣前,要適當給予患者進行營養支持,保證機體營養,促進身體各個器官的恢復[4]。而營養支持是一種有效護理方式,尤其針對胃腸疾病術后的患者。加強營養支持,可促進患者胃腸蠕動,并促使胃腸功能逐漸恢復。此外,還可以減少腸道細菌,預防其他并發癥發生。研究發現,腸內營養支持的優點是:能夠將營養物直接通過患者腸道吸收和利用,此外,對維持腸粘膜結構,保證屏障功能的完整性也有幫助作用,為患者提供一定量的營養物質,促進身體功能的恢復,從而縮短住院時間[5]。結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抗生素使用時間短于對照組,血糖值低于對照組,白蛋白含量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字,且觀察組以100.00%的護理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的72.00%,數據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說明:營養支持應用于胃腸護理工作中,可加快胃腸手術后患者機體功能的恢復,且方案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高度評價。
綜上,將營養支持護理應用于胃腸手術后,對加快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方案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進一步采納。
參考文獻
[1] 徐貴珍.營養支持應用于胃腸護理的效果探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8):100-104.
[2] 潘小林.營養支持用于胃腸護理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6):5120-5122.
[3] 陳? ?湘.營養支持應用于胃腸護理的效果探究[J].中外醫療,2015,(15):139-140,143.
[4] 張思琪,秦? ?玲.護理干預在預防胃腸道術后粘連性腸梗阻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1):217-218,219.
[5] 左慧肖,岳文娟.初探營養支持在胃腸護理中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32):125-126.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