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宏 高城聞 力仁霞

【摘要】目的 分析疏肝通絡中藥外加理療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臨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均34例。其中對照組給予氣壓泵治療機理療。研究組在理療同時服用疏肝通絡湯,對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氣滯血癖癥候、生活質量以及療效等進行觀察。結果 癥狀改善率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乳腺癌術后采用理療結合疏肝通絡湯治療上肢淋巴水腫,可使療效提升,對患者中醫癥候中氣滯血癖有效改善,使生活質量提高,該治療方法無顯著毒副反應,安全有效。
【關鍵詞】淋巴水腫;乳腺癌;疏肝通絡湯;理療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3..01
目前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但術后有高達50%~70%幾率發生上肢淋巴水腫[1],且能夠引起患者上肢功能障礙、反復感染、乏力與外觀異常。目前,中醫藥有一定療效,而西醫確效果欠佳。2017年7月~2018年11月,筆者對比以單純理療同理療結合疏肝通絡湯對94例術后出現肢淋巴水腫的乳腺癌患者臨床表現進行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腫瘤科就診的68例均為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乳腺癌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分別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34例,歲數30~63歲,平均年齡(48.2±10.5);研究組34例,年齡34~66歲,平均(51.3±10.4)歲。2組患者水腫發生時間、年齡構成及水腫程度差異均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①有可評價或可測量等客觀觀察指標;②辨證標準符合氣滯血瘀證;③預計>2個月生存期;④未接受3個月之內放化療;⑤心、腎、肝及血常規功能基本正常;⑥KPS評分>60分;⑦經病理證實為術后出現上肢淋巴水腫的乳腺癌患者,;⑧年齡18~75歲。
排除標準:①對相關藥物過敏者;②患者未進行配合;③哺乳期及孕婦婦女;④有明顯惡液質者或病危或臨終患者;⑤骨髓功能異常或合并腎、心、肝嚴重損害者;⑥患深靜脈血栓、肢腫瘤轉移、淋巴結轉移者;⑦曾在3個月內接受特殊抗腫瘤治療及其放化療者;⑧不符合上述入選標準者。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氣壓泵治療機理療(型號MB2000A,日本楊木日東工器株式會社生產)。1次/d,1次/20 min,一個療程3 w。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同時予以服用中藥疏肝通絡湯。方劑為:雞血藤25 g,桂枝15 g,水蛙5 g,車前子巧20 g,車前草10 g,海風藤25 g,絡石藤25 g,路路通15 g,當歸20 g,郁金12 g,柴胡12g,每日水煎早晚各服用1劑/200 mL,持續4 w。
2 結 果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率對比
對照組顯著差于研究組癥狀改善率,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筆者按照“水因血不利則生之”、“其血經水入于經乃成”治療水腫。此病能夠引發較多普遍的心理問題,常見的乳腺癌患者心理反應包括擔憂、恐懼、焦慮和抑郁等,以及肝氣郁結,易引發一系列如局部感覺活動異常、煩躁抑郁、脘痞腹脹、脅肋脹痛等癥候群。故肝氣郁滯為輔,瘀血阻絡為本病的主要病機特點,氣血因陰陽失衡而不和。依照上述病因病機,方中水蛭消癥散積、破血祛瘀;車前子、車前草清利水濕;桂枝、海風藤、絡石藤、路路通通經活絡、祛濕溫陽;雞血藤、當歸養血活血;郁金、柴胡,為疏肝解郁、條達肝氣之要藥。本次研究客觀的從若干方面如藥物的不良反應、氣滯血瘀證候改善情況、KPS評分的變化以及水腫緩解情況等作出對疏肝通絡湯的療效評價。結果顯示,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水腫可通過口服疏肝通絡湯結合理療完成,尤其對氣滯血瘀證候及其輕中度水腫能夠改善顯著,療效高于單純理療組顯著。治療后2組患肢血流情況、心電圖、腎功能、血象、肝功能等方面改變較低,表明該治療方法不良反應較低且安全。
綜上,疏肝通絡湯與理療結合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能夠使療效增強,對患者中醫癥候的氣滯血癖改善明顯,該治療方法有效安全,毒副反應甚微。使患者生活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 戰祥毅.中醫治療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研究進展[J]臨床軍醫雜志2017,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