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秋
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為提高水稻的產量,應當了解并掌握具體的種植技術措施,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對水稻種植過程進行優化。基于此點,本文從水稻選種及播種、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幾個方面,對水稻種植技術措施及優化方式進行分析。
1優選水稻良種及播種技術措施
1.1選種與處理
在對水稻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種子的選擇尤為重要,由于南方的氣候比較特殊,即平均溫度高,所以,在選種時,必須充分考慮水稻種子的環境適應性,這樣才能使種子的萌芽率得到有效保障。鑒于此,在對水稻種子進行選取時,應當以飽和度較高的種子作為首選,同時,應對種子的價值進行分析,將所有干癟、腐爛的種子全部剔除出去,只留優質的種子。此外,應當盡可能選擇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強的水稻品種,這樣可使水稻的產量獲得提升。當稻種選好后,應對種子進行預處理,具體措施如下:對稻種進行重新篩選,從中選出飽和度高的良種,并在陽光充足的天氣里,對稻種進行攤鋪、晾曬,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將種子內部多余的水分去除掉,以此來增強稻種的吸水性能,通過日光照射,還能對稻種進行殺菌和消毒,有利于促進稻種的生長發育。可將晾曬好的稻種置于水中浸泡,由此能夠使種子內部細胞變得更加活躍,并在其上覆蓋青草進行保溫,實現催芽的目的。
1.2育苗
在對苗床進行設置時,其角度應當以東西走向為宜,由此可使水稻幼苗獲得更加全面和穩定的光照周期,有助于出苗率的提升。水稻在生長發育階段,其根系需要有充足的空間,鑒于此,在對水稻進行種植的過程中,應對苗床的間隔距離進行合理確定,既不可過小,也不宜過大。同時,可在苗床上部覆蓋薄膜 ,這樣除了能夠減輕外界氣候條件對水稻幼苗生長發育過程的影響之外,還能使苗床的溫度有所提升。為使苗床的含水量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可在苗床中搭設排水溝,借助這種方式對水的流量進行控制。
1.3播種
對水稻進行播種前,應當對種植地的氣候變化情況加以密切關注,并對播種量進合理控制,確保播種量均勻。這就要求在水稻播種時,應當對種植密度進行科學安排,由此除了能夠起到促進水稻光合作用的目的之外,還能使稻種的有機物顯著增加,有利于水稻產量和品質的保障。
2水稻種植的管理措施及優化方式
在進行水稻種植的過程中,科學的管理措施是保證高產、高效的關鍵之所在,其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具體的管理措施及優化方式如下:
2.1曬田管理
種植水稻時,曬田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為達到預期的效果,可采取如下優化措施:當稻田內的水曬干之后,可注入2-3d左右的水量,然后再次曬干,如此循環,直至稻田達到最佳狀態為止。需要注意的是,當水稻進入抽穗期后,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現脫水的現象,確保稻田始終處于濕潤的狀態。
2.2肥水管理
2.2.1施肥。可按照水稻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施肥管理,大體上可將施肥管理細分為如下幾個方面:施放基肥、分蘗肥、調控肥和孕穗肥。水稻本身是一種對營養成分要求較高的農作物,而且生長階段階段的不同,所需的養分也不相同,所以,在進行水稻種植時,必須對施肥管理予以重視,遵循科學的原則進行施肥,保證水稻在每個階段都能獲得充足的養分。
2.2.2灌溉管理。由水稻秧苗的特性可知,其喜溫、怕澇,加之水稻的種植密度較小,因此,在育秧階段無需對水稻進行灌溉。當水稻進入到生長旺盛期后,對水的需求量會逐步增大,因此,在該階段,應當采取科學合理的灌溉方式。同時,水稻抽穗期的灌溉管理也非常重要,對此應當基于足夠的重視。
2.2.3除草管理。大量的種植實踐經驗表明,過多的雜草會對水稻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因此,在育秧時,應當盡可能將所有雜草清除干凈,為達到最佳的除草效果,可以合理選擇除草劑,如殺草丹、撲草凈等。
3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技術與優化方式
在水稻種植過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確保水稻產量的有效途徑。在廣東揭陽地區,比較常見的水稻病蟲害有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飛虱及稻卷葉螟等。
3.1水稻病害的防治措施
3.1.1水稻紋枯病的防治。在對水稻病害進行防治時,可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應控制苗床的播種密度,降低弱苗的出現幾率;其二,水稻正式播種前,可使用瑞清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在播種階段,可使用6號ABT生根粉0.2g,兌水30kg,調勻后,對苗床進行噴灑;其三,對于染病的稻苗,可用50%立枯凈兌水稀釋后進行噴施。
3.1.2稻瘟病的防治。為有效防止此類病害的發生,在選種時,可選用優質雜交品種,并在確保無病的情況下進行留種。播種前,可噴施70%甲基托布津粉劑;對與發病的水稻,可使用40%稻瘟靈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施。
3.2水稻蟲害的防治措施
水稻蟲害可以用藥物進行防治,這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用2%阿維菌素45ml兌水15-30kg,對667m2地進行噴灑,每次噴藥的間隔時間為15d左右,由此可使卷葉螟得到有效防治;而稻飛虱則可使用255撲虱靈80g兌水45-60kg,進行噴施。
綜上所述,水稻種植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由于其中涉及的內容較多,一旦某個環節或是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對水稻的產量造成影響。為避免此類問題發生,應當了解并掌握水稻種植的技術措施,并在具體的種植過程中,采取合理可行的方式進行優化,這樣可使水稻的產量和品質獲得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