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芳
在當前我國的全面改革進一步深化背景下,農村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需求也愈來愈大,本文主要就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和問題詳細分析,然后就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創新原則和措施詳細探究。希冀能借此理論研究能為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起到一定啟示作用。
傳統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已經和當前時代發展要求不相適應,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是發展的趨勢,要從多角度考慮創新農村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整體發展水平。通過從理論上深化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研究,對實際發展就有著實質意義。
1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和管理的問題
1.1農村財務管理模式
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在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多樣化的模式,如村賬鎮管的模式就是比較常見的財務管理模式,集體資金所有權以及管理權和核算權等不發生變化的基礎上,一般通過鄉鎮經管站成立會計代理服務中心進行集中管理。農村財務管理模式中的農村會計委派制也是比較常見的,這一類財務管理模式是保障農村集體資金所有權等不變的基礎上,和會計委派中心進行簽訂委托記賬協議,進行財務的集中管理,這一種管理模式是獨立于村領導的,能實現真正監督。
另外,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當中會計委托代理制模式也是比較重要的,這一種財務管理模式是一項委托二級審核和三權不變,四層監督五個統一的方式。
1.2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問題
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發展中,受到觀念以及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下,在實際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農村財務管理的制度沒有和實際的發展需要進行完善,財務收支的程序不完善以及財務設置存在著不合理之處,造成了權責不明等,這些都會造成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問題頻出。有的記賬人員兼職審核人員,工作隨意性也相對比較大,法律責任歸屬不明等,這些都非常不利于農村財務管理的發展。
其二,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低。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發展中,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還體現在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低方面,業務缺少連續性。一些村級的會計人員素質差異性大,學歷相對來說比較低,無證上崗的問題表現的比較突出,財務人員的業務不精以及責任心不強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出現了包包帳以及捆捆賬的現象,前任不交以及繼任不接等問題存在使得會計業務的連續性不強。
其三,管理的技術水平有待提高。隨著當前信息化技術水平的提升,信息技術在農村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需求也在不斷增大,這就要求提高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但是從實際的現狀能看到,在這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及重視。
2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創新原則和措施
2.1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創新原則
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應該充分注重遵循相應的原則,這樣才能發揮財務管理模式的作用,要注重遵循合法性原則,以保障農村財務制度的完整統一,使得財務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進行,避免存在違法違紀行為發生。再者,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要注重公開公正原則,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財務審核內容以及結果公開,保障內容的真實完整性。另外,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應該有必要注重靈活和原則性結合,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的模式。
2.2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措施
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創新需要從多角度考慮,應該從農村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完善方面加強重視,將審計監督的工作按照相應要求執行,促進財務工作的順利實施。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需要從事前控制以及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層面進行強化。事前將財務預算的質量嚴格控制,保障原始憑證的真實完整,將會計核算的程序按照規范明確執行,避免越程序而為的行為發生。事中控制中就要注重村會計人員和鄉鎮經管站會計代理作為中心加強控制,實現相互監督以及崗位職責分離為發展目標。事后的管理控制就應該能采取公開公正的措施,對財務管理執行的結果進行公開。
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應用,應該與本地區的發展情況相結合,探索委托代理記賬公司記賬,村民自愿基礎上通過鄉鎮委托代理記賬公司和村簽訂委托代理協議,保障村集體資金所有權等各項權利不變開展委托代理。委托人和被委托人間明確責權利,代理記賬公司要有完善的記賬規范以及會計管理制度進行約束,從法律監管方面進行強化,最大化減少發生舞弊的情況,只有從財務管理模式方面進行創新,才能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
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發展,要注重理財強化財務監督,積極推行村級財務公開,保障財務公開可信度,財務公開要形成常態化以及制度,讓村民理財小組的職能在實際工作當中得以有效充分發揮,接受群眾監督加強群眾的參與權以及知情權,要最大程度的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綜上所述,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需要應該與實際的需求相結合,財務管理模式和時代發展要求相契合,保障財務管理模式的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整體發展水平。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可以為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