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亞偉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產量的高低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民經濟收入。小麥在我國的種植面積很廣,是主要的糧食作物。隨著農業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冬小麥的種植技術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冬小麥的種植上發展勢頭良好,產量很高。冬小麥的大面積種植除了能夠增加種植戶的收入外,還對本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其能夠抵御風沙,綠色環境,改善土壤結構。總之,冬小麥的種植能夠很好地帶動經濟的發展。但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冬小麥的產量并不高,而小麥在我國北方的種植面積很廣,所以提高北方地區的冬小麥產量是必要也是必須的。文章將以北方地區的冬小麥種植為切入點,分析冬小麥種植技術等相關問題,希望通過文章的分析能夠對北方地區的廣大小麥種植戶提供參考,進而提高冬小麥的產量,為種植戶增收,為經濟社會發展助力。
1北方地區種植冬小麥的可行性
1.1北方地區的氣候環境
高質量的品種、光照、溫度、濕度是影響冬小麥種植的主要因素。北方大部分地區處于亞歐大陸的交界,海拔較高,山峰較多,土壤較為干旱,且晝夜溫差較大。冬小麥的生長周期大約要八個月,所以北方的氣候條件從總體上來講還是較為適合冬小麥的生長。
1.2冬小麥的種植對環境產生的積極影響
北方的很多地區地表都被黃沙覆蓋,大量事實證明種植冬小麥的地區能夠大大降低風沙帶來的危害。冬小麥對水分的要求不高,這對于干旱、水資源相對缺乏的北方地區來說種植條件如虎添翼。
冬小麥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結穗的幾率很高。種植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精播種、少播種的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冬小麥的種植成本。冬小麥的生長周期要短于春小麥。除此之外,還能夠有效抵御病蟲害,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冬小麥的產量。
2北方地區種植冬小麥技術
2.1選擇優良的品種
在冬小麥品種的選擇上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抗寒能力強、生命力強、抗病蟲害能力強高質量的種子。北方各地區的氣溫和降水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決定了冬小麥盡量不要選擇半冬性品種。播種的時間也要從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氣候條件)出發來選擇。播種期應避免冬前旺長、減少養分大量損耗,這樣才能保證小麥安全越冬,適時晚播是比較理想的方法。播種前還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如整理土墑,清理垃圾,耙平翻整土地。將這些工作完成后再澆灌和施肥。總而言之,應低于冬小麥的種植做一個全面規劃,進而促進小麥的健康生長。
2.2 科學合理的施肥
北方地區土壤中肥料的能力較低,難以供應冬小麥生長所需要的養料,而如果大量的使用化肥不但不會對冬小麥的產量起到促進作用,相反還會破壞土壤結構,影響本地區的種植環境,這一切對于冬小麥的健康生長都是大為不利的。肥料如果施用有機肥,注意及時補充冬小麥需要的養分,這樣才能使冬小麥無論在產量還是質量上都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施肥講求科學合理,要從本地區土壤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的施加土壤中缺少的肥料。而對于大多數北方地區的土壤,宜施加氮肥,磷鉀肥次之。在具體的種植過程中,首先還是要施加優良的農家肥,而后以化肥作為輔助,用量要在科學的范圍內,只要保證冬小麥生長所需即可。通過這樣科學合理地施肥,冬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將會有所提升。
2.3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除草,因為雜草不僅占據麥苗的生長環境,還吸收了屬于麥苗的營養,這樣顯然不利于小麥的健康成長。就冬小麥的除草來說,要在冬前進行,此時雜草屬于幼苗階段,所以相比于春季除草,在藥物的用量上不必太多,成本也不高,但效果很好。土壤溫度、藥物用量、稀釋比例是除草應該重點把握的方面,除草劑的選擇也要恰當,以保證后茬作物不會受其影響。除草要盡量在晴天進行,氣溫保持在十攝氏度為宜,溫度過低會影響藥物的施用效果,此外還要注意藥物的稀釋和噴灑以及噴灑后器具的清洗,避免出現再污染的情況。
3冬小麥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3.1 銹病防治
條銹、葉銹、稈銹是銹病常見的三種類型,其中條銹的殺傷性最強。一旦小麥感染了銹病,后果常常是不堪設想的,因為它的傳染性強、范圍廣、危害性強,所以必須提前防治銹病。可以利用噴霧防治,具體方法是20%粉銹寧乳油50ml。視情況而定是否需要二次噴藥。還要注意的是不僅僅要進行藥物防治,還要科學合理的灌溉,這能夠大大降低感染病害的可能性。
3.2 白粉病防治
衰弱小麥、抗病力弱小麥發生白粉病的可能性極高。生長過程中可施用20% 粉銹寧乳油50g兌水50kg噴霧(以畝為單位)。如果感染了白粉病,那么就需要在發病后噴灑一次,隔周再噴一次。
3.3蚜蟲防治
穗部和葉片是蚜蟲主要的棲息地,如果植株出現黃矮病也會看到蚜蟲的蹤影,進而導致小麥植株黃矮、穗小,整體的產量和質量都會大打折扣。遇到干旱少雨時,蚜蟲出現的幾率會大幅度增加。主要的防治措施是一旦發現蚜蟲,并且數量達到一定范圍時就要用50%的抗蚜威可濕性粉劑、毗蟲琳等農藥稀釋進行噴霧處理。
3.4 紅蜘蛛防治
冬小麥出現的部位主要是小麥葉片的正反面,輕則出現蒼白色小點,重則葉片枯黃,甚至枯死。一旦發現要及時加以處理,以免蟲害擴大化。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北方地區種植冬小麥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需要輔以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我們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積極深入到田間地頭,傾聽種植者的心聲,指導科學種植。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北方地區的冬小麥種植產量和質量都將更上一層樓,進而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