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清
1研究水稻栽培技術對稻米品質影響的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人們對稻米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水稻,作為中國人主食之一,稻米的品質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品質。所以,在研究水稻栽培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要保證以下三點:第一,水稻栽培技術的正確使用;第二,該項水稻栽培技術能夠滿足水稻的生長需求;第三,該項水稻栽培技術能使稻米質量得到提高。只有采用科學的技術進行水稻栽培管理,才能產出保質保量的稻米。
2水稻栽培技術的發展情況
時代的發展十分迅速,科技水平日新月異,水稻栽培方面的技術也在不斷的升級改進。在我國,水稻的種植面積十分廣泛,在水稻栽培管理技術等方面的推廣應用不平衡。究其原因有三:第一,種植理念方面的不平衡。部分地區水稻品質不高,因為農民沒有真正的從技術層面上重視水稻種植,以傳統的方式進行水稻的栽培,這對于水稻的品質影響十分巨大;第二,經濟發展方面的不平衡,致使農業技術及設備更新換代慢。部分地區對于水稻栽培方面仍舊比較傳統,使用的設備老舊,間接對稻米品質產生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民的收入。第三,規?;l展不平衡。傳統農業已經轉向現代農業,規?;?、標準化、機械化、商業化經營模式是農業發展的必殺然趨勢。部分地區存在規?;洜I面不廣,致使在農業技術推廣應用上投入有限,不重視商業經營的情況,從側面影響了水稻的生長并且降低了稻米品質。
采用先進的農業栽培技術進行水稻栽培,對稻米品質的提高尤其重要。我國農業部門中相關人員應結合先進科學技術,在保證水稻生長正常的前提之下,提升稻米的品質,滿足人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此外,水稻栽培技術重要性要落實到農民心里,在水稻生長期內,對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對生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和農業技術人員溝通,預防好病蟲害,提升稻米的產量和質量。
3水稻栽培的選擇性內容
3.1水稻品種的選擇
水稻的品種呈現多樣化,不同的水稻品種使用的栽培技術也有所不同,對于種植人員來說,結合當地的氣候溫度、土壤條件選擇水稻品種尤為重要。通過合理的布局,調整品種結構,采用合適的水稻栽培技術,達到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目的,預防病蟲害,將水稻生長所需的外部環境做到最佳。
3.2播種期選擇
稻米的質量也會受到種植時間的影響,當水稻播種或育苗較晚時,所受的光照和環境溫度有所不同,對于稻米中淀粉含量的高低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影響了粗蛋白質和精密率情況。對于水稻的生長來說,早播種和晚播種對稻米的影響都是有所不同的,種植人員應該因地制宜的在適合的時間里進行播種。
3.3適時移栽、科學施肥
秧苗在生長期的時候,時間的長短對于秧苗的生長發育情況是有不同的影響的,這種影響尤其是會體現在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方面。結合自然環境和水稻品種情況進行水稻秧苗移栽時間的選擇,對于稻米質量和產量的提升影響是較大的。
對于水稻的生長的土壤環境來說,肥沃程度有所不同,水稻在生長的過程中并非是肥料越多越好,因為對于水稻的生長并非是所有肥料都能起到促進的作用,水稻中的銨離子使水稻質地好、口感佳,但是當肥料過剩或施肥過多造成突然的酸堿度過高時,反而會失去養分。使用適量的、優質的肥料,能夠增加稻米氨基酸含量進而提升稻米的質量。通過分析水稻在生長階段對于土壤養分的需求,結合天氣情況,輔助于科學的施肥方法,有助于稻米品質的提高。
4水稻栽培技術措施
4.1有機種植技術
有機種植的概念是在水稻生育期時不適用任何農藥及含有化學成分的肥料,并且不應用轉基因技術。在農業生態系統中,良性循環水稻種植技術是核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農業體系的綠色發展。有機種植技術是以有機肥料加上一定耕作手段提升土壤的肥力,使用綜合管理措施,進行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實現控制病蟲害的目的。在土壤肥力的調整、水稻生長的管理以及病蟲災害防治等方面提升水稻有機生產的水平。
4.2機械種植技術
人工插秧是傳統的水稻種植模式中最為常用的方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種植形式已不適合農業的發展,并且人工成本消耗較高,工作環境艱苦,所得到的效益差。所以,作業條件的改善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手段,以機械化的技術手段進行種植,結合相應的農業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有效的提高水稻種植的效率,實現全機械化的方法,是當今時代背景之下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很好的節約了農村勞動力的成本并提升產出效率。
4.3免耕栽培技術
在降低成本以及減少農業耗能方面,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術對于土壤抗酸能力的提升十分必要,這項技術能夠起到保護耕作的作用,土壤的蓄水量和生產力得到了提升,農業的生產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水稻免耕直播技術的推廣應用,一定能將穩產、高產的生產種植目標實現。
5水稻栽培技術措施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5.1播種與移栽時期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在進行水稻種植的時候,播種的時間影響了稻米的品質。播種過早會影響水稻灌漿質量,這對于稻米品質是不利的,而播種過晚的水稻的營養生長期會受到影響并直接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和稻米質量。農民在進行播種的時候,應該因地制宜的進行適時播種,這樣才能促進稻米品質提升。
移栽時期要根據品種特性來確定合適的移栽時間,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參考以往的種植經驗,控制好稻苗的秧齡,以稀疏種植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提升稻米的質量。
5.2施肥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肥料的作用十分明顯,尤其是有機肥料作用更為顯著。隨著環境污染程度的加深,有機肥料的使用能夠很好的改善環境污染情況,從而使得環境質量節節提升。在實際的施肥過程中,選用質量好的、適宜水稻生長的肥料,采取將有機肥和化學肥混合的形式進行科學施肥,能夠很好的確保水稻生長速度,既滿足了水稻生長過程中的需要,同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也提升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傊?,稻米的品質提升,能符合人們對食物的需要,滿足市場的需求,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自然也會得到提高,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