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唐曉燕
姜堰區隸屬于江蘇省泰州市,古稱“三水”,位于江蘇省中部,緊鄰長江三角洲。姜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姜堰境內分為南北兩大水系,北部為淮河水系,南部為長江水系。新通揚運河、老通揚運河、西姜黃河、周山河等區域內河流行成了“十豎四橫”網絡。區內的河橫村入選了聯合國生態環境的“全球500佳”。姜堰溱潼會船節獲贊為"溱潼會船甲天下"。
1.沈高農業園區概況
沈高鎮位于姜堰城區北郊,與5A級溱湖風景區相鄰,轄15個村、235個村民小組、1.1萬戶、3.67萬人。總面積8.52萬畝,其中水面面積2.3萬畝、耕地面積3.41萬畝。自2014起,農業園區與沈高鎮進行了重組,管理模式為“區鎮合一”,形成了“四園一體”管理格局,包括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省級)、蘇臺(姜堰)農業合作創業園、休閑觀光農業園(省級,河橫村)。沈高農業園區曾獲全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國家級生態鎮、中國綠色名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江蘇智能農業示范園區等稱號。
2.園區發展主要情況
沈高農業具體可以概括為“五個有”:
一是有歷史。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江蘇省提出了“學大寨、趕河橫”的口號,河橫村成為了江蘇省內農業“學大寨”的典型。1990年,橫河村入選了全球生態環境500佳。進入新世紀以來,該村又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級生態村、部省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等榮譽。2018年4月,被確定為江蘇省第二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示范村”。數十年來,沈高鎮積極發揚河橫精神,努力利用“全球500佳”的效應,推動農業始終走在全區前列,是姜堰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獲得亞太(國際)低碳農業獎、江蘇省農業現代化試點鎮、泰州市發展高效農業“十佳鄉鎮”等稱號。
二是有規模。沈高農業園區目前包括農產品加工集中區、河橫村生態園、馮莊漁業園及占地5000畝的果蔬基地等特色園區,形成了聚焦效應。包括江蘇參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北農大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新又碧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等近十家食品加工企業已經入住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園區設施農業面積達6000畝,其中優質葡萄492畝、優質果樹414畝、大棚西瓜882畝、大棚蔬菜978畝、大棚茨菰 38畝、特禽養殖4.7萬羽、特水養殖5800畝。年生產、加工、銷售畜禽產品2500噸以上。創辦了農場114個,建立了專業合作社171個,其中省級以上示范性農場5個,市級以上9示范性農場。
三是有科技。園區與中國家禽研究所、揚州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10多家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其中揚州大學張洪程院士在本鎮建有院士工作站。河橫村水稻小麥生產基地現已成為江蘇省首家稻麥科技綜合展示基地(省級)。該基地于2014年升級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集中展示了100多個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2014年,該基地創下了畝產605公斤的泰州市小麥單產記錄。2016年,該基地又創下了畝產991.8公斤的雜交粳稻單產新記錄。農業園區具有科技含量,培育了4個水產生態健康示范養殖場(國家級)和6個畜禽生態健康示范養殖場(省級)。
四是有品牌。農業園區目前擁有3種有機食品,23種綠色食品以及38種無公害產品。根據這些農產品注冊了“三泰”、“河橫”、“雙禾”等十余個商標。“河橫”牌大米是泰州市著名商標,已成為我國南極科考隊和駐港部隊的指定大米;“神仙想斷腸”灰天鵝深加工食品進入了“中國名牌產品”;“仙島”牌雞蛋也成為江蘇省著名農產品。農業園區目前有市區級龍頭企業共9家。
五是有影響。沈高農業園區的進步帶來了輻射效應,帶動了周邊鄉村農業旅游。現在,每年4月定期舉辦“河橫鄉村旅游節”,迄今已有13個年頭。農業園區菜花田、葡萄園及其它相關的種養基地日益成為熱門的農業旅游景點。以農家樂為特色的飯店客似云來,游鄉村,品農家樂正成為姜堰及周邊地區的重要娛樂活動。目前,農業園區正大發展以河橫村為首的特色鄉村田園建設。通過建設精品民宿、特色農家樂飯莊,農業電子商務等活動為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