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
基于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背景下,人們意識到植樹造林對于改善環境的重要性,而造林工程成為社會各界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各地區在造林方面取得了初步性的成效。但是在實際的造林工程當中,仍然存在諸多影響林業發展的問題,因此相關管理部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林業造林的管理,進而全面提高林業造林質量。
1 林業造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規劃設計方面
在林業造林過程當中,由于過于注重經濟林與用材林的規劃,而忽視了生態林的設計規劃。在實際的規劃過程當中,通常情況下,預先組織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實地作出相應的調查,并且相關規劃內容主要采取上級審批的方式,并沒有讓人民群眾參與其中,并未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導致其規劃設計缺乏合理性。
1.2 種苗培育方面
在實際的種苗培育過程當中,由于缺乏造林樹種良種壯苗技術,導致無法滿足造林工作的實際要求。樹種開發出現嚴重失衡的現象,并且造林樹種的種源建設出現區域不平衡,仍然處于基礎發展階段。同時,種源不清晰、良種資源匱乏形勢較為嚴峻。此外,在壯苗培育方面,地級市等地區主要在山地臨時育苗,并且育苗技術相對較為落后,導致種苗培育整體水平不夠高。與此同時,缺乏對種苗育苗的管理,部分地區缺乏對良種壯苗的重視度,致使種苗成活率偏低等問題出現。
1.3 栽培方面
在造林密度方面,基于傳統造林觀念所影響,我國造林密度一直處于偏大的情況。如若初植密度過大,則必然會影響著林木的健康生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會增加造林成本費用的追加。同時,由于間閥審批、實際投入超出收入、間閥開展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林木生長狀況較差。此外,部分地區沒有根據季節進行土地平整,甚至部分地區出現造林與整地并行的狀況,難以實現造林的最終效果。此外,在實際的栽植過程中,部分地區沒有根據當地的氣候類型、自然條件等,合理選擇栽植季節,導致錯失了最佳的栽植時間。在樹苗的運輸過程,由于沒有給予樹苗足夠的重視,沒有對樹苗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致使樹苗在運輸途中受到一定的損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樹苗的栽植效果。
2 提高林業造林質量控制的相關措施
2.1 強化林業造林規劃
林業造林作為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造林工作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內容。因此,相關部門要做好造林前期的規劃管理工作,確保林業造林工程的順利開展。通過預先制定造林規劃,可以有效的提升造林工程的效率與綜合質量。由于不同樹種具備自身的生長特點,因此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采取分開管理與培育方式,合理規劃林業造林工程,并科學的實施造林計劃。此外,林業部門要加強人才建設,發揮專業人才在林業造林中的作用,積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確保造林設計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例如,在造林規劃過程當中,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對造林規劃全方位的考慮,例如當地地形、氣候類型、天氣條件等因素,通過加強各方面的綜合考慮,實現規劃設計的最優化。
2.2 加強林間管理的力度
其一,科學整地。根據當地的生產季節、氣候類型等科學整地,從而為樹木成長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確保林間各項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其二,加強對砍伐管理。在樹木的實際生長過程當中,如若樹木沒有達到相關規定的密度,則需要對樹苗進行扶植操作。由于樹苗普遍處于生長期,此時不能夠對其進行砍伐,更不能在此階段進行放牧等破壞性活動。其三,關注樹木成長的情況。加強對森林安全管理,并進一步明確相關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并將責任意識落實到實處。同時,正確處理好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三者之間的關系,嚴格執行相關造林方法,實現林間管理,保證將各項規章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
2.3 提高林業造林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
目前,負責造林的主要勞動力大多數來自于農民,此類人員由于長期從事勞動生產活動,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教育,整體專業素質相對較低。雖然此類人員能夠做到對本職工作負責,但是遇到專業的問題時,難以對其進行合理應對,不具備專業的解決能力。因此,相關林業管理部門要想實現造林工程的質量,則需要加強對造林管理,重視相關造林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根據實際的造林情況,加強對相關造林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教育。通過開展專業培訓有助于強化操作人員的基本業務素質,提升相關造林人員的專業水平。此外,在保證相關造林人員專業水平提升的基礎上,林業部門要加強對造林全過程管理,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及技術,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造林工程當中,進而全面提升林業造林的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峻,惡劣的環境形勢對林業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林業部門在實際的工作當中,要針對當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加強對林業工程管理,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林業造林工程,環境當前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在實際的造林工程施工中,林業部門要加強對造林工程的全過程管理,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從而提升造林工程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