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宇
林業對城市的規劃發展和國家的經濟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度開采和亂砍濫伐導致森林資源出現嚴重短缺情況,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也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林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重視這一問題,將其放在首要位置,進行現代造林技術的應用,并做好營林生產管理,根據各個地區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營林生產措施,提高造林的質量和效率。
林業是國家產業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具有良好經濟效益,還可以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國家近年來加大了對林業的重視,應用了許多現代化的營林技術,對林業進行現代化建設。造林是營林技術中的一種,在目前的林業資源生產建設中應用的比較廣泛,并且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現代林業造林方法
1、植苗造林
在造林期間采用植苗造林法,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確保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在使用植苗造林法時,需要把握5個實施要點:
一是對于運輸距離遠的苗木,需要在栽植前將苗木放入水中浸泡,使苗木根系吸收充足的水分;
二是對傷根、爛根、病蟲根進行修剪;
三是需選擇良種壯苗,以贛中南地區為例,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情況,選擇苗木為楠木,通常選擇“兩根一干”苗木,并在栽植期間對地上部分進行合理修剪,剪除多余的分支;
四是在對苗木實施種植后,采取“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栽植措施,即栽植前回填1/3的土,將苗木放入后再回填1/3的土并踩實,最后填入1/3土,并將苗木輕輕提起,先令苗木根系、土壤二者緊密結合,隨后再將苗木扶正踩實;
五是對栽植深度的控制需要嚴格以地下水位實際情況及土壤土質作為依據,若地下水位較深,要對樹苗深栽,反之則淺栽。
2、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法通常應用于小面積的林地,具體操作過程如下:首先,于規劃好的造林區域內進行地穴開挖,地穴規格控制在40~60m2,開挖期間確保地穴穴底平坦;其次,栽種階段,需要確保幼苗端正,苗梢水平伸展,同時需合理安排幼苗的栽種深度,有效強化幼苗根系的吸水能力。使用分殖造林法,可以保證樹木幼苗的成活率,即僅需要保證母本質量,便可保證存活率。
3、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指直接在林地播撒樹種,使其進行自然生長。該方法通常應用于大面積的林業造林工程。采取播種造林法,對林地條件的要求較高,同時對種植后期幼林的管理及撫育工作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因此,需要選擇具備很強發芽能力、適應力的樹種。
二、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1、加強對育苗基地建設
造林技術的應用效果與樹苗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樹木幼苗是營林造林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樹苗質量決定著整體的造林質量,想要提高苗木的生產質量,就需要加強對育苗基地的建設,保證樹苗的科學培育,提高苗木質量,為林業的健康發展打下基礎。要想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要采用科學的樹苗培育方法,提高樹苗的成活率。在完善育苗基地的過程中,要擴大整體的種植規模,并對樹苗進行科學的培育管理,提高樹木的抗病蟲能力和抵抗能力。在進行種苗的培育時,也需要進行優良品種的研發,在此基礎上提高樹種的應用性能,保證樹苗的栽種質量。
2、健全幼苗苗圃運營體系
為有效推動、加快苗圃運營發展,林業單位可以實行承包、私人經營模式。企業可以同苗圃生產經營單位簽訂回收合同,依據不同的等級確定苗木價格,從而在經營者實現廣泛種植的基礎上有效保證林木質量。另外,將種子園作為種苗的主要供應市場,有效降低造林、育苗成本,激活苗圃競爭局面。
3、強化營林管理,降低成本投入
(1)降低造林成本
合理降低單位面積的造林成本,同時降低苗木單株成本,有效提高成苗的產量,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盡量縮短培育周期。
(2)合理選擇林地
對造林場地進行合理選擇,并積極嘗試同時培育多種樹木,改變傳統的‘一個林班只能造一種樹木的陳舊錯誤觀念。
(3)根據市場變化培育苗種
對樹種的更新、培育工作,需要嚴格把握市場動向,以市場變化為依據培養高價值、生長周期短較短的苗木,如小徑纖維材等。對木材產品銷售渠道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在增加植株數量的同時提高林木質量。
4、重視幼苗的撫育管理工作
樹苗生長的初期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為了提高樹苗的成活率,需要為樹苗進行科學的撫育工作,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樹苗種植之后,要做好各個方面的檢查工作,保證每個樹苗都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還需要根據種植區域的具體情況,提前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證撫育管理工作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開展營林造林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環境和地勢環境,選擇針對性的造林手段,在對造林區進行營林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育苗基地的建設,完善育苗體系,在種植完成后要對其進行科學的營林管理,降低造林成本,以此促進林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