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樂 施美珍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農產品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視。為了更好的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我國相繼制定和頒布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逐漸提高了對于農產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進行農產品安全風險管理,成為了相關人員重點研究的問題。因此,要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質量,建立從農場到餐桌全過程的產業鏈監控體系,繼續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關,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具體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 完善監測管理制度,合理規劃監測層次
為了更好的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相關部門首先要完善監測管理制度,依照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監測,將監測責任明確劃分,并進行合理分工,例如國家級監測單位的監測重點應該為大中型城市,同時強化對于農業投入品的相關監測和預警,而省級監測單位更多的要進行處罰的執行以及對農產品的監督抽查,市縣級監察單位由于更加貼近農產品的生產地,因此需要對農產品產地準出情況進行重點監察,更好的對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和生產企業進行管理,從而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加大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力度,從源頭上保證產品安全
(一) 把好農產品產地環境關
要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確保農產品產地的環境符合標準是非常重要的,相關部門應該嚴格對工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以及人們生活垃圾的污染進行控制,并且充分對農產品重點生產地區的環境進行監測。從而保證農產品產地環境符合要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方面是對于當地的水資源以及土壤環境進行良好的監測,防止出現污染超標或者有害物質殘留超標的情況,另一方面是需要對于當地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以及種植合作社等組織建立相應的田建檔案,從而明確質量檢測的制度和質量證明制度。另外還可以通過定期像當地農戶進行宣傳教育,更好的提升農戶的安全生產意識,從根本上減少質量問題出現的可能。
(二) 加強農業投入品風險監管
農業投入品對于農產品的質量同樣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部門需要對農業投入品諸如化肥、作物種子、農藥等產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對農業投入品的相關信息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記錄,并不定期的對其進行質量抽查。在抽查過程中發現存在質量問題的農業投入品時,相關部門應該依照法律法規對其進行嚴厲處罰,從而更好的凈化農業投入品的市場。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可以加大對于生態農業投入品的宣傳和推廣,為農產品質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 把好市場準入關
另一個重要的農產品質量管理方法就是對農產品的市場準入標準進行嚴格把控。通過對產區內的農產品進行檔案化管理,同時對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等各個方面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在這個基礎上,相關部門可以加大對于大型超市以及市場的管控,在其進行銷售之前不定期進行農產品質量抽查,并對不合格農產品進行溯源,從而更好的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四、 堅持強化檢驗檢測,著力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對于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同樣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通過建立管轄地區的農產品風險監測數據庫,可以幫助相關部門更好的進行農產品的風險監測和監督檢查等工作。通過對農產品有害物質殘留進行更充分的監測,可以有效的減少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為了更好的實現這個目標,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各級管理部門共同協調組成監測網絡,對農產品重點產地進行全面的檢測,及時的發現農產品質量中存在的風險以及問題,從而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更好的保障我國消費者的消費安全。
五、 建立信息服務網絡,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通過建立信息服務網絡以及信息傳遞制度,可以更好的為相關信息的傳遞提供渠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級管理部門可以保持流暢的溝通和交流,從而確保相關信息可以及時準確的進行傳遞,幫助管理部門更好的 開展工作。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還可以加大對于鄉鎮監督管理人員的相關培訓,明確其監管職責,并建立相應的檢測人員培訓制度,從而更好的提升對于農產品的檢測質量。與此同時,對于農戶的知識培訓也應該一同進行,更好的對農戶進行農業用品的知識宣傳,幫助農戶提高安全用肥用藥的意識,從而減少相關污染,通過推廣新技術的方式來更好的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了更好的提升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我國相關管理部門需要更好的對農產品的產地情況、投入品質量以及市場準入標準進行把控,通過進行嚴格的風險管理,從而更好的減少監管過程中出現失誤的情況。通過對風險管理制度以及風險監測、評估、預警方面的專業能力,從而更好的減少我國農產品質量問題,為我國的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的農產品,同時也為我國的農業安全生產發展提供更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