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鋒 陸佩華
摘?要:“發展工業旅游,促進城市轉型”是當下很多企業發展的目標。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在傳統船舶企業發展轉型和南通產業轉型升級及改善生態環境的嚴峻挑戰背景下,積極發展工業旅游,擁有“船谷”資源優勢、樞紐區位優勢、近鄰市場優勢、政策機遇優勢四大優勢,從優先開發重點項目、將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考慮、與南通市旅游項目結合起來、開展培訓以提高服務質量四個方面,實現工業旅游的成功發展。
關鍵詞:船舶企業;工業旅游;南通中遠海運船務
中圖分類號:F590.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2-0017-02
一、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有限公司發展工業旅游的緣由
(一)生態發展的時代背景
我國從戰國時期就十分重視對自然環境的尊重,提出了關于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的樸素思想。思想家老子認為要遵循自然規律,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孔子用“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的思想態度,表明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正是在這些樸素的生態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從古代就樹立了保護生態環境的國家管理體系,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保護環境的做法,從而保證了生態文明在中華大地綿延不斷、源遠流長。
工業革命以后,工業化大生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破壞,給自然環境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生態環境問題成為世界各國必須攜手解決的重大問題,生態發展成為全人類的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生態發展納入新發展理念,要求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培育壯大新型生態產業體系,提高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水平,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二)傳統船舶企業發展轉型
近年來,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步入關鍵時點,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航運、造船市場持續低迷,中國船舶工業在經歷了近10年的快速發展后步入調整發展的“困難期”,我國船舶工業產能過剩矛盾加劇,產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務院出臺了《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強調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加快轉變船舶工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創新體制機制,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著力改善產品結構、提升技術結構、優化組織結構、調整布局結構,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船舶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三)南通城市面臨產業轉型升級及改善生態環境的嚴峻挑戰
歷經30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面臨人口紅利即將耗盡、資源環境低效利用、約束趨緊的嚴峻挑戰。目前南通同樣面臨上述發展瓶頸和挑戰,主城區發展方式落后、發展空間不足、生態系統退化等難題,迫切需要依靠產業轉型升級破解發展瓶頸。
在南通產業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臨港重化工業主要在沿江布局,其中海工裝備制造業更是在沿江港口附近集聚,與濱江公園、狼山旅游度假區等濱江生態用地相鄰。因此,港口工業用地與城建、生態、生活用地必然存在競爭與矛盾。目前,南通的對策是實施“優江拓海”“騰籠換鳥”,即通過退二進三來減輕生態環境壓力,但又面臨沿江成熟產業外遷后主城區產業空心化、經濟下滑的風險。“退二進三”的產業轉型和港口區域化的空間增長有其內在規律,不能一搬了之。沿江生態、生產和生活空間的矛盾必須通過產業轉型、升級來解決。其中制造業服務化不僅可以 “軟化”超重的產業結構,而且可以提升企業品牌軟實力,是一條切實可行的新路徑。
二、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有限公司發展工業旅游的優勢分析
(一)“船谷”資源優勢
南通正在成長為世界的 “船谷”。目前,中國掌握全球1/3的船舶訂單,而南通掌握中國造船業訂單的1/7,掌握江蘇造船業訂單的2/3,產業集群產值遠超1000億元。長江三角洲地區北翼的南通因此受到意大利、美國、日本、德國、韓國以及英國勞氏等船級社和部分船用設備生產廠商的青睞。新加坡吉寶、日本川崎重工、美國高盛以及中國中遠集團等先后落戶南通,建成了中國大陸最先進的造船企業之一的中遠川崎、最先進的修船企業之一的中遠船務、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企業之一的南通中集。世界最大的港口機械生產商振華港機也落戶南通。
南通沿江地區船舶修造業、供應商集聚,為發展工業旅游和船舶博覽業提供了市場和資源。以資源論,中遠川崎舾裝碼頭停靠的LNG船舶、油輪、散貨船等各種大船,以其雄渾的體型和巨大的視覺沖擊力最受旅游者青睞。游客還可以乘游船近距離感受大船,通過江上廊道參觀中遠船務、中遠川崎廠區。以博覽市場論,為了秀企業、秀實力,船舶園必然受到船舶制造、裝備生產廠商的青睞。
(二)樞紐區位優勢
從宏觀上來講,南通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臨近上海,緊靠蘇南,區位優勢明顯,依靠蘇通大橋、崇啟大橋、沿海高速、寧啟鐵路等現代基礎設施迅速成長為長三角北翼的交通樞紐,與上海、蘇南、蘇北的聯系更加方便、快捷。隨著長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的延伸,南通長江岸線和港航條件也將更加優越。南通位于蘇南與蘇北沿海新通道的接合部,連接南北兩大市場的區位優勢將逐漸彰顯出來。
從微觀上來講,項目所在地緊鄰狼山風景區、濱江公園、嗇園、中南CBD、南通港、崇川區國家級科技產業園等地標,有利于實現與狼山風景名勝區和濱江公園聯動,凸顯江、山、港、城渾然一體的景觀格局,形成規模效應,必然成為江蘇省重點打造的長江風光旅游帶的重要節點。
(三)近鄰市場優勢
南通地處我國經濟最發達、最具活力的旅游客源地蘇浙滬地區,人口眾多,出游能力和需求俱佳。長江船舶工業旅游及其延伸項目為南通所獨有的精品項目,集旅游與修學于一體,水陸兩棲,體驗與參與性俱佳,自然會受到游客的追捧。未來船博園推介、靜態展示全球范圍內各大船企及其主要船型,自然也能投其所好。海洋主題游樂項目、船模表演也將引爆親子游市場。國內外海事、海監、海軍和國家21世紀海洋戰略展示也將引起極大地反響,成為長三角地區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基地。
單純從游客角度看,該項目將首先在滬蘇通“小金三角”一小時時域圈產生一定影響力,重新分配市場份額;會在人口超1億的蘇滬區域爭奪客源;與常州恐龍園一樣,會成為長三角旅游線路上重要的一極,具有吸引全國游客的影響力。另外,由于海外船企會參與船博園建設,先天就具有吸引國外公務人員、游客的能力。
(四)政策機遇優勢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生態文明建設逐漸深入人心,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成為實現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戰略,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依托。政府政績觀和人民群眾生活觀念的改變必將推動旅游業的持續發展。
為大力發展旅游業,實現經濟的生態轉型,國家、省市紛紛出臺政策及規劃,都不約而同把重點發展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南通市明確指出“南通城市空間布局上,拓展兩條產業帶,科學利用寶貴的岸線資源,構建沿江、沿海兩條特色產業帶,促進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確定沿江產業帶要策應中心城區現代功能的不斷提升,加快發展港口物流、濱江旅游、現代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旅游休閑業,以打造獨具魅力的江海旅游門戶城市和旅游休閑城市為目標。因此,建設南通船舶工業博覽園,打造以船舶制造為主題的工業旅游品牌,既符合南通城市及沿江產業帶產業升級的要求,又契合南通旅游業發展的目標。
三、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有限公司發展工業旅游路徑選擇
(一)優先開發重點項目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發展工業旅游項目,可以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多元化經營以及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實現生態發展目標。工業旅游項目設計上,可以通過游客觀看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宣傳片,參觀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博物館、研發實驗室、船舶修理生產現場等,深入了解南通中遠海運的先進制造水平,體會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強大的海工實力。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宣傳片以科普展示與歷史發展相結合,使游客能了解為什么船舶工業產品是“國之重器”,感受大國制造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脈絡。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展示館則展示企業從20世紀70年代建設初期以來經歷改革開放進入新時期的滄桑巨變和輝煌成就。南通中遠海運船務研發實驗室則展示企業最新研發的技術和產品,通過VR交互系統,直觀了解企業船舶修理和海工建造的過程,了解企業轉型發展的思路。
(二)將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考慮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發展工業旅游,需要把安全看作發展工業旅游的首要條件。首先,無論是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工業旅游項目管理人員還是服務人員,都要充分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在開發和實施工業旅游項目時,牢記安全的重要性,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其次,在工業旅游實施過程中,要對游客進行游覽安全教育,告知他們安全游覽的注意事項,要求他們嚴格遵守安全游覽的守則。進入工業旅游核心區,特別是進入企業具有一定危險的生產區,要求游客一定要穿戴好勞保用品,聽從導游人員的指揮。
(三)與南通市旅游項目結合起來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發展工業旅游,最好將企業工業旅游與南通市旅游項目結合起來,積極主動融入南通旅游的總體規劃。南通中遠海運船務要充分認識工業旅游不是工業和旅游的簡單相加,要通過合理的工業旅游項目組合和改造,把工業生產的魅力融入旅游中,形成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南通中遠海運船務要積極主動與南通市各大旅行社聯系,把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工業旅游項目納入各旅行社的參觀路線,利用各大旅行社已經成熟的發展經驗,帶動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工業旅游項目。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加入南通市各旅游參觀網線后,通過與南通當地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新聞媒體的合作,借力于手機互聯網等移動新媒體平臺,采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等新興網絡營銷模式,讓中遠海運船務工業旅游成為南通旅游的新熱點。
(四)開展培訓以提高服務質量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發展工業旅游,初期要與南通市旅游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與當地旅行社深入交流合作,取長補短,積累經驗。考慮到工業旅游發展以企業為主體,待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工業旅游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加強企業工業旅游專項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工業旅游相關的服務人員、管理人員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等。培訓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選送相關人員到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學習,到具有旅游資質的旅行社短期學習培訓;另一方面,可以請工業旅游方面的專家學者到企業來指導工業旅游相關內容。
四、 結語
隨著新的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我國居民的休閑旅游消費要求不斷提升,對工業旅游的熱情也會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市民會關注開放工廠、生產博物館、產業觀光園工業旅游項目等,工業旅游將迎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在傳統船舶企業發展轉型和南通產業轉型升級及改善生態環境的嚴峻挑戰背景下,可以積極發展工業旅游,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和生態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蕾,高雅芳.秦皇島工業旅游開發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05(6):119-120.
[2]秦晶晶,湯冉.老工業城市背景下的徐州工業旅游開發研究[J].中國市場,2014(16):120-122.
[3]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論[M].張廣瑞,譯.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朱益鋒,高級會計師,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工程有限公司;陸佩華(通訊作者),男,江蘇啟東人,南通大學高級實驗師,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生態城市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城市生態、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