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創新2.0以瓜洲為中心的揚州與鎮江城市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服務、企業服務與創新服務平臺和軟件建設以及創新性人才隊伍建設,其中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以實現其一體化智慧城市的關鍵。
關鍵詞:創新2.0;揚州;鎮江;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F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2-0065-02
一、 創新2.0( Innovation 2.0)模式
創新 (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語, 原意有三層含義:更新;創造新的東西;改變。創新是把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新結合”引入生產關系(熊彼特,1912)。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創新 2.0 環境下的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以后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傳統城市的創新形態是生產范式,數字城市是以用戶為中心,以人為本,服務導向的創新形態,智慧城市是服務范式的創新形態。智慧城市不僅體現在以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還體現在以維基、社交網絡、AIP(應用工業園區:試驗、體驗、檢驗)、Fab Lab(微觀裝配實驗室)、Living Lab(本地生活、工作環境下的開放創新)、綜合集成法為代表的工具和方法的應用,以及有利于創新涌現的制度環境的構建及開放創新生態,培育面向知識社會的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通過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實現從傳統城市、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演進(宋剛和張楠,2012)。
二、 揚州與鎮江的現狀分析
以瓜洲為中心的揚州鎮江段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的融會貫通,是長三角一體化經濟中心地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悠久的歷史文化、雄厚的物質基礎,關鍵在于打通瓜洲的這個瓶頸。
(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與悠久的歷史文化
揚州的平原,鎮江的高山,他們交匯的地方是瓜洲,如果兩者合二為一,有高山有平原,中間隔著長江水,還有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兩點決定一條直線,以揚州和鎮江為支點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和長江經濟帶的建設,瓜洲是兩者之間的中點。以點帶面,以瓜洲為中心,形成合力,聚焦亮點,凝心聚力,再現輝煌。瓜洲是古代詩人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的地方,如“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白居易,唐)”;“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宋)”。瓜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恰逢當今盛世,人們追求文化盛宴,向往詩意田園,是發展詩意瓜洲的絕佳機遇。不只有詩,更有豐富的歷史故事,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
(二)雄厚的物質基礎
即將完工的連淮揚鎮鐵路以及即將開工建設的國家投資2900億元的沿江高鐵,以及潤揚第二過江通道開展工可橋型比選研究,等等。
(三)絕好的歷史發展機遇
南京圈、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的發展作為引領,借此東風,揚州與鎮江城市一體化建設可以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
三、 基于創新2.0以瓜洲為中心的揚州與鎮江城市一體化路徑建設
(一)以瓜洲為中心揚州與鎮江城市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
1. 以瓜洲為中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推進揚州與鎮江城市一體化建設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進行試驗、體驗和檢驗就要進行應用創新園區(AIP,Applied innovation park)基礎設施的建設,要完成微觀裝配試驗室(Fab Lab)的工作更要先進行實驗室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開展相關的創新工作以及滿足創新需求。我們可以將其合二為一,還可以將其應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開放創新(Living Lab),實現市場需求與創新需求的雙螺旋驅動(陳軍和張韻君,2017),以實現集體智慧與個人創造的共振。
2. 實現揚州與鎮江城市一體化基礎設施的智能化
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是實現智慧城市的先決物質條件,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加強基礎設施的智能化,為實現揚州與鎮江城市一體化建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會為兩個城市一體化建設帶來一場新的革命。
3. 加強揚州與鎮江城市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與共享
基礎設施的建設很重要,但是基礎設施的使用更加重要。因為基礎設施同樣存在生命周期的問題,只有在它的生命周期內得到了充分的使用,才能實現它的價值,否則,將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如何實現資源利用的高效率,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基礎設施的建設服務于一個城市與服務于兩個城市的市民,兩者的資源利用效率和使用價值相差甚遠。總之,加強兩個城市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與共享,實現兩個城市基礎設施一體化,將會大幅提高其資源利用效率,從而節約資源。
(二)揚州鎮江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
1. 揚州鎮江一體化政府服務平臺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搭建兩個城市一體化政府服務平臺,以實現兩個城市上層建筑的一體化建設。兩個城市一體化的關鍵因素是自上而下的一體化。一體化政府服務平臺建設主要包括公、檢、法、工商、稅務、機關等部門的服務平臺,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終身負責制、不可更改、可追溯,而且公開透明,符合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2. 揚州鎮江一體化企業服務平臺建設
該平臺包括企業服務平臺和服務企業平臺,兩者可以合二為一,既服務于客戶又享受相關方面的服務。例如公檢法工商稅務等部門的服務。實現政府與企業平臺的互聯互通,服務與被服務共存于同一個平臺。
3. 揚州鎮江一體化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建設集聲光電于一體、智能化、現代化、可視化、可聽化、付費化、個性化兩個城市一體化創新服務平臺。身臨其境、時空穿越、心靈對話,還可以發表自己的靈感佳作、所思所想、與古人對話。動靜結合,可以獨處吟詩作畫,也可以像曹雪芹《紅樓夢》大觀園里的才子佳人一樣的吟詩作畫大比拼,精彩紛呈。最重要的是增加體驗感、參與感,給身心一個文化、藝術與科學的洗禮和釋放。使人們產生由內而外的一種高層次的富有創造性的精神愉悅。當人們的生活達到了小康水平并且逐步走向富裕,基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低層次的生理、安全需求得到滿足時,就需要滿足更高層次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從而需要社會提供一個大眾化創新服務平臺來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
(三)揚州鎮江一體化服務軟件建設
平臺需要軟硬件的支撐,只有兩者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它的效用。因此需要進行相關的軟件開發。
1. 揚州鎮江一體化政府服務軟件的開發
要開發集感知(Sensing)、分析(Analysing)、服務(Service)、指揮(Command)、監察(Supervision)于一體的以人為本的政府服務軟件,以滿足智慧政府服務社會的需要。通過政府服務平臺使用“五位一體”的軟件,可以提高政府服務的效率,精簡政府機構。
2. 揚州鎮江一體化企業服務軟件的開發
開發集科學(Science)2.0、技術(Technology)、管理(Management)2.0于一體的創新(Innovation)2.0企業服務軟件。即跨領域專家和大眾參與的知識創新、雙螺旋驅動的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與制度創新的創新2.0企業服務軟件。
3. 揚州鎮江一體化創新服務軟件的開發
該軟件的開發按照其應用范圍包括創新服務通用軟件與創新服務專用軟件。按照行業不同可以分為工業、商業、農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公共事業等創新服務軟件。智慧城市,以人為本,服務范式意味著百花齊放的創新,其軟件的開發將是大有可為。
(四)基于創新2.0以瓜洲為中心揚州鎮江一體化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第一資源。具有精深的專業素養,又有博大的情懷,更有睿智的哲學頭腦的高端創新型人才很重要,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尤為重要。能夠高瞻遠矚,居高臨下,游刃有余,還可以運籌帷幄,精準到位。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是完成兩個城市一體化建設的靈魂。
四、 結論
總之,基于創新2.0以瓜洲為中心的揚州與鎮江城市一體化建設路徑選擇為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服務、企業服務、創新服務平臺和軟件的建設,以滿足智慧城市的服務范式,以人為本,培育面向知識社會的大眾創新、協同創新。
當然,完成兩個城市一體化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和服務軟件建設的關鍵是創新型人才隊伍的建設。一體化創新型人才隊伍打造一體化智慧城市,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是以瓜洲為中心揚州鎮江城市一體化建設的核心。
參考文獻:
[1]宋剛,鄔倫.創新2.0視野下的智慧城市[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9):53-60.
[2]王連峰,宋剛,張楠.“五位一體”智慧城管核心要素與互動關系:基于創新2.0視角的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17,24(3):67-73.
[3]解學芳,劉芹良.創新2.0時代眾創空間的生態模式:國內外比較及啟示[J].科學學研究,2018,36(4):577-585.
[4]揚州市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潤揚大橋與揚州沿江開發”專家論壇(上海)[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4):18-24.
[5]揚州市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潤揚大橋與揚州新一輪發展”專家論壇(北京)[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5):12-22.
[6]陳軍,張韻君.基于創新2.0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政策分析[J].產經評論,2017,8(3):109-119.
[7]王連峰,宋剛.創新2.0視野下的合作民主:從協商到協作:以“我愛北京”政務維基為例[J].電子政務,2015(4):73-81.
作者簡介:
趙明榮,山東鄄城人,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