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玲,陳文鳳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腫瘤放療科,湖南 長沙 410000)
癌痛屬于慢性疼痛癥狀,其患病人群多為晚期癌癥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易引發患者出現多種負性情緒,喪失對生活的希望[1]。藥物療法是臨床常用手段,有效、規范的癌痛護理措施對患者疼痛緩解具有重要作用,對其生存質量提升也有重要意義。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癌痛者92例為對象,經開展規范化癌痛護理干預,現做分析研究如下。
將2016年6月~2018年10月作為研究時段,以我院接收的癌痛者92例為對象,排除伴心肝腎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伴嚴重精神功能異常者,伴認知功能低下、言語障礙者。根據數字隨機法分設組別。在對比組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42~83歲(64.5±2.3)歲;11例肝癌,16例胃癌,19例肺癌。在實驗組46例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43~84歲(65.3±2.4)歲;10例肝癌,15例胃癌,21例肺癌。對比被選對象的基線資料,組間可相比(P>0.05)。
行常規護理模式干預對比組,待患者入院后,簡單評估其機體、心理情況;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病房內溫濕度適宜,叮囑患者多食用清淡食物,并遵照醫囑正確合理用藥。
在對比組的基礎上,行規范化癌痛護理干預實驗組,①設立癌痛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的護理工作經驗需不低于5年,并定期培訓成員疼痛分類、疼痛機制和癌痛心理學問題等系統理論知識;對癌痛效果評價、鎮痛開展等內容和方法進行統一。②心理疏導:積極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簡單介紹病癥的發生誘因和轉歸、發展和治療方法等,對患者錯誤認知予以糾正;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疑問耐心詳細解答,并讓患者知曉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性,盡量保持心態平和,對護理、治療依從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③疼痛干預:開展規范化三階梯鎮痛,用藥時對患者疼痛程度、用藥情況密切觀察,引導患者對呼吸頻率合理調整,對不良反應情況加以注意,并進行相應處理。④便秘預防:叮囑患者食用膳食纖維豐富、維生素豐富食物,多喝水,能加快患者排出糞便;為患者提供私密安全的排便空間,有助于患者緊張情緒的改善。指導患者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15至20分鐘,能對足底反射區血液循環進行刺激,如肛門、結腸和小腸等,加快腸道蠕動促排便。
實施VAS(視覺模式評分法)評定干預后患者的疼痛情況,疼痛評分為0~10分,其中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疼痛感越明顯。
在此次研究中,對于護理滿意度的評定是以我院自制護理滿意量表的形式進行, 100分為總分,評定項目主要分為非常滿意(>85分)、相對滿意(85~60分)和不滿意(<60分)。
數據分析統計的實施可選擇應用軟件SPS23.0,(±s)為計量資料,組間對比結果t檢驗;百分比為計數資料,組間對比結果卡方檢驗。統計學有差異為P<0.05。
干預后,對比組的疼痛評分為(3.34±1.30)分,疼痛持續時間為(5.03±1.89)h/d;實驗組的疼痛評分為(2.70±1.09)分,疼痛持續時間為(3.14±1.62)h/d。經比較,實驗組的疼痛評分低于對比組,疼痛持續時間短于對比組(t=2.559,5.150,P=0.001<0.05)。
在對比組中,患者護理滿意率為73.91%(34/46),其中非常滿意19例,相對滿意15例,不滿意12例。在實驗組中,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1.30%(42/46),其中非常滿意25例,相對滿意17例,不滿意4例。經比較,對比組明顯低于實驗組(x2=4.842,P=0.028<0.05)。
伴隨近幾年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使得癌癥疾病的患病率不斷遞增。有報道顯示,癌癥患者在后期時,會感受到劇烈的疼痛感,增加機體不適感,可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患者機體健康和日常生活。而且在發生癌痛情況后,多數患者會因難以忍受疼痛而產生負性心態,如煩躁、焦慮等,對此,為避免影響機體恢復,減輕患者疼痛感,在開展治療的同時應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配合,同時對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也具有重要意義。規范化癌痛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思想認知,對治療工作的開展加以重視,而且還能有效提高患者積極配合度[3]。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癌痛者92例為對象,結合上述研究結果可知,規范化癌痛護理措施的應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疼痛不適感,使護理滿意度提升,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在此次研究中,規范化癌痛護理的開展,能有效加快患者病情恢復,增加對患者的監控,指導患者實施有效正確的治療方法。通過向患者簡單介紹成功案例,能使患者心理不適感減輕,提高臨床治療依從性;同時還使患者對自身病情的深入了解,加深對治療方法、病情危害程度的認知,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對治療依從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對癌痛患者開展規范化癌痛護理干預,能有效縮短患者的疼痛持續時間,減輕疼痛感,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