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文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方面有不可控特點,需要更好進行溝通和給予有效護理。老年高血壓患者患病之后容易出現煩躁,不適,這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1]。 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老年高血壓臨床護理過程中,應充分掌握和利用溝通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協調,減少護士與患者之間的糾紛。本研究分析了基于人類適轉理論的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將我院2 0 1 6年4月到2 0 1 8年1 2月的8 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隨機數字表分組人類適轉理論組年齡6 1-82(68.24±2.33)歲。男20例,女20例。常規護理組年齡62-81(68.57±2.89)歲。男21例,女19例。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
常規護理組給予常規護理,人類適轉理論組采取基于人類適轉理論的護理干預。首先,合理分配工作。許多護士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所以面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需要合理的安排,加強培訓,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護士。第二,溝通技巧。溝通是保持護理質量的重要體現。如果護士能夠熟練掌握溝通技巧,不僅可以平息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情緒,還可以更好地處理突發事件,減少糾紛的發生。第三,營造良好的治療氛圍和病房環境。醫院環境對高血壓患者的情緒有很大影響。舒適干凈的環境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在護士的照顧下,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情緒,并可以在治療期間積極配合護士的工作。四,注意鼓勵。結合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知識和技能和心理狀態,給予患者表揚和鼓勵,使其增強治療信心,并坦誠對患者指出目前仍存在的問題,使其更好配合治療。
比較兩組滿意評分;老年高血壓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日數;護理前后血壓控制的指標;護理投訴比例。
SPSS16.0軟件中t檢驗、卡方檢驗進行計量、計數數據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人類適轉理論組的滿意評分更高,P<0.05。人類適轉理論組的滿意評分是94.40±3.27分,而常規護理組的滿意評分是80.21±2.26分。
護理前兩組血壓控制的指標比較,P>0.05;護理后人類適轉理論組血壓控制的指標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
護理前常規護理組舒張壓(mmHg)、收縮壓(mmHg)分別是93.13±6.22、152.52±3.28,而護理后分別是83.67±4.22、131.48±2.12,而人類適轉理論組護理前舒張壓(mmHg)、收縮壓(mmHg)分別是93.14±6.58、152.89±3.18,而護理后分別是78.21±3.21、125.15±2.01。
人類適轉理論組老年高血壓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日數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人類適轉理論組老年高血壓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日數分別是5.11±2.02天和7.24±2.11天。常規護理組老年高血壓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日數分別是7.57±2.35天和9.13±2.45天。
人類適轉理論組護理投訴比例更少,P<0.05。人類適轉理論組護理投訴比例有1例,而常規護理組護理投訴比例有8例。
基于人類適轉理論的護理干預不僅可以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合理的平復,而且護士的治療活動也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2]。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期間很容易給護士帶來困難,基于人類適轉理論的護理干預可促使治療過程更加順暢,治療效果優化,可獲得良好的預后[3-4]。
本研究中,常規護理組給予常規護理,人類適轉理論組采取基于人類適轉理論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人類適轉理論組滿意評分、血壓控制的指標、老年高血壓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日數、護理投訴比例和常規護理組比較均更有優勢,P<0.05。
綜上,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基于人類適轉理論的護理干預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