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江蘇 常州 213000)
母乳是嬰兒天然且理想的食物,母乳喂養不僅經濟衛生,還可提高嬰兒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強母兒的情感交流,促進產婦產后恢復。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全力倡導母乳喂養,并提出在世界范圍內,純母乳喂養率應達到80%[1]。我國《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提出[2]:2020年我國0~6個月嬰兒的純母乳喂養率應超過50%。然而,研究統計數據表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母乳喂養的情況并不理想。2013年發布的《中國全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中顯示:我國嬰兒出生6個月內的純母乳喂養率僅為20.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7%。雖然母乳喂養受產婦身體狀況、家庭情況及工作情況等多種因素影響,然而產婦對于母乳喂養相關知識的知曉和自我效能的建立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我行為能力的認知和評價,是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實施某個行為的期望[3]。由于傳統的母乳喂養健康教育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層次性,不能在產婦的每個特定階段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導致產婦難以處理在母乳喂養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導致母乳喂養的失敗。本文將系統化分階段健康教育應用于產婦早期母乳喂養中,取得滿意的效果?,F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產科收住的產婦90例,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8.6歲。納入標準為:(1)足月單胎初產婦;(2)小學以上文化水平,具備正常讀寫能力;(3)分娩后均母嬰同室。排除標準:(1)因高危妊娠及新生兒疾患等影響母乳喂養實施者;(2)不能在產后6周來院復診者;(3)有精神疾病病史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45例。其中4例產婦分娩后的新生兒出現疾患,需轉入新生兒監護室行進一步治療,無法實現母嬰同室,故不納入研究。最終入組的研究對象為試驗組43例,對照組43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學歷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
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教育,試驗組則在常規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系統化分階段健康教育。分別在評價兩組產婦產后3d的自我效能得分,并在產后6周通過門診復查了解產婦母乳喂養的情況。
1.2.1 產前教育:從產婦來院門診建卡起,就向其發放母乳喂養的宣傳手冊,內容包括母乳喂養的好處、乳房保健知識及乳汁分泌的機理等。囑產婦定期牽拉乳頭、按摩乳房,為產后哺乳做好準備。
1.2.2 產后1~3d教育:產婦產后身體較為虛弱,且對母乳喂養充滿疑惑和不自信。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安慰和鼓勵,囑產婦早開奶、早吸吮,盡量保證產婦在產后30min內開奶。指導產婦正確的喂奶體位。產婦手抱嬰兒貼近自己,手臂托住嬰兒的頭、肩和臀部,嬰兒的鼻子對著產婦乳頭,臉對著產婦乳房。示指托住乳房,乳頭觸及嬰兒嘴唇,當其嘴巴張大時讓其含住大部分乳暈。護理人員應在床邊現場演示,并詢問產婦嬰兒吸吮時的感受,以保證產婦學會正確的哺乳姿勢。
1.2.3 乳房脹痛的處理:產后乳汁分泌增多而沒有及時吸吮,可出現乳房發脹、發硬、疼痛的感覺。護理人員應安慰產婦,使用熱毛巾幫助產婦熱敷并按摩乳房,擦拭乳頭后排出乳汁,以緩解乳房脹痛。產婦乳汁不足時應指導產婦做到給嬰兒勤吸吮、有效吸吮,并輔以進食催乳的湯類。
1.2.4 出院后指導:出院后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及定期電話回訪,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指導產婦及時排空乳汁、按需哺乳、合理飲食、合理休息、正確避孕等,并對嬰兒的成長狀況進行評估。要求產婦產后6周來院門診復查,并了解產婦母乳喂養的情況,測量嬰兒的身長、體重和頭圍,以判斷嬰兒生長發育的情況。
1.2.5 自我效能評分:采用由德國學者Schwarzer等研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由王才康等共同研制,包含10個條目,采用Linkert4級評分,得分越高,則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應用SPASS22.0統計軟件將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兩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及產后6周純母乳喂養率的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產婦產后3d的自我效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產婦產后純母乳喂養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純母乳喂養率及自我效能得分比較
傳統的健康教育缺乏計劃性和針對性,產婦只能學到零碎的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對如何正確母乳喂養仍一知半解,造成自信心不足,從而導致母乳喂養的失敗。
本文通過實施系統化分階段健康教育,幫助產婦在產前就系統地了解乳汁分泌的機理、母乳喂養的好處等相關知識,并鼓勵產婦在產前做好乳房保健,為產后母乳喂養創造良好的條件。產后及時幫助產婦早開奶、勤吸吮,一對一指導并適時給予心理護理,增強了產婦的自我效能。并在產婦出院后通過電話回訪、微信平臺及門診隨訪的方式,及時給予產婦相關的健康評估和指導,提高了純母乳喂養的成功率,增強了產婦的自我效能,提高了護理質量。具有良好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