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慶芳
(連云港市市立東方醫院,江蘇 連云港 222042)
所謂的驚厥,指的是由于刺激導致人類大腦皮層功能障礙,神經元異常放點導致骨骼肌發生不自主收縮,是兒科常見急癥。在臨床表現方面,小兒高熱驚厥患者表現為呼吸暫停或節律不整、意識突然喪失,全身或局部發生抽動,大小便出現失禁[1]。小兒高熱驚厥可能導致患兒智力受損,對家庭帶來災難。本次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模式,對小兒高熱驚厥患兒護理工作進行總結,現做以下報告:
選擇我院從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份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共計30例,其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11例,年齡區間為7個月~9歲。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6例;支氣管炎患兒7例、低血鈣患兒3例、痢疾患兒4例。
在驚厥發作時,9例患兒體溫為38~39度、16例患兒39~40度、5例患兒體溫在40度以上。
1.2.1 高熱護理
通過藥物或物理降溫方式。其中,物理降溫主要是通過溫水擦浴、酒精擦浴、額面部冷敷方式。其中,酒精的濃度一般控制在25~30%,溫水溫度控制在30~32度,擦浴部位包括腹股溝、腋窩、頸部等;藥物降溫通常選擇小兒泰諾退熱滴劑,根據患兒年齡、體重確定用藥量,嚴格遵守醫囑。
讓患兒進行臥床休息,提供溫水,在大量出汗時進行有效的護理管理,避免患兒發生虛脫。對患兒口腔進行護理,每日進行2~3次;皮膚護理過程中,應該在每次擦浴后及時更換衣服、床單等,注重患兒保暖,并給予維生素高、高熱量的食物。
1.2.2 驚厥護理
第一,必須保證患兒呼吸道通常,在驚厥發作時應該讓患兒保持側臥位,盡可能的減少翻動,將輸液操作臺附近可能對患兒造成損傷的物品拿掉,并將患兒衣領、袖口等松開,患兒口中也嚴禁放置任何東西。第二,通過用指頭按壓患兒合谷、人中等部位,有效的制止患兒驚厥問題。同時,及時向醫師報告,用濃度為10%的0.5ml/kg水合氯醛做保留灌腸,有效的緩解痙攣。在患兒上下牙齒中間放置合適的牙墊,避免患兒不自主痙攣過程中咬破舌頭,在牙關緊閉時不能強行進行撬開,避免對患兒牙齒造成損傷。第三,對于驚厥持續時間較長的患兒,應該給予吸氧治療。若采用鼻導管吸氧,控制參數為0.5~1.5L/min;若采用面罩法,則需要設置參數為2~3L/min,避免患兒腦缺氧引起的腦水腫問題,對于出現窒息的患兒則需要進行人工呼吸;第四,一般來說,初次驚厥很難預防,需要避免反復測溫造成患兒心情緊張,同時安排專人進行看護,避免發生碰傷、墜床等問題。
1.2.3 健康教育
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2],在高熱驚厥患兒中,常常會反復發作,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兒會出現第二次驚厥;有一半患兒會出現第三次驚厥,而十分之一的患兒出現三次或以上驚厥。通常來說,發生驚厥反復一般在三年內,隨著反復發作的次數增加,患兒發展成為癲癇的幾率也會逐漸升高,還會對患兒腦部造成極大的損傷。因此,必須加強健康教育,向患兒家屬講解相關的疾病機制,讓其對患兒驚厥發作期間相關知識,常備一些急救的藥物、用品等。在驚厥發生15分鐘,則必須與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提高家長對此類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1.2.4 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主要包括間歇短程安定療法以及長期藥物預防。其中,間歇短程安定療法對控制小兒高熱驚厥具有重要的意義,且危害性小、療程短、毒性低,對患兒日常生活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15分鐘長時間發作患兒以及有2次以上發作患兒。具體方式:在患兒剛開始發熱時,立即讓患兒口服0.3mg/kg的安定片劑,若8小時候患兒仍然存在發熱情況,則重復口服藥物,視情況及時的就診治療;而長期用藥預防一般適用于6歲以上的高熱驚厥患兒,或者患兒呈現持續狀態,可以用丙戊酸鈉或苯巴比妥鈉。這種方式需要患兒長期服用藥物,突然停藥會加重患兒病情。要求采用長期藥物預防患兒定期進行復診,服藥時間一般會超過2年,藥物需要嚴格的按照醫師的指導。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家屬講明相關藥物的效果、副作用,幫助患者家長掌握用藥的時機。
將本次研究數據錄入到excel中建立數據庫,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方差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表示,用t值進行檢驗。
30例高熱驚厥患兒在經過及時的搶救和護理工作后,全部轉危為安,無一例死亡病例發生。
高熱驚厥是兒科常見的危重癥,在小兒驚厥發作時,要求醫護人員迅速的做出反映,爭分奪秒,有序的進行搶救工作。如果患兒驚厥發作持續時間太長,或者不能及時的進行正確處理,則可能導致患兒腦部損傷,發生腦水腫、腦缺氧窒息等問題,對患兒生命健康造成威脅[3]。
小兒高熱驚厥護理工作同樣重要,要求護理人員具有嫻熟的護理技術、高度責任心,及時的發掘患兒發生驚厥的原因,做好高熱護理、驚厥控制,提升整體的治愈率。本次研究中,30例高熱驚厥患兒經過有效搶救與有序護理,全部轉危為安,挽救了患兒的生命,提高了其生存在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