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
(泰州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頸椎骨折脫位是骨科的一種常見疾病,該疾病的常見發病部位為頸椎,該疾病的常見病因為伸展、垂直壓縮、剪切以及旋轉等暴力因素,常見的臨床癥狀為癱瘓、因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困難、壓瘡以及繼發墜積性肺炎等[1]。本院自2017年2月起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頸椎骨折脫位合并脊髓損傷的患者采取圍手術期護理,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本文采取回顧分析法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頸椎骨折脫位合并脊髓損傷的33例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觀察患者的護理效果。在這33例患者中,有男22例,有女11例,年齡最高為46歲,年齡最低為19歲,平均年齡為(31.05±3.65)歲,患者的資料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術前:①心理干預護理:在手術之前,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主要是為患者講解有關手術的相關內容,同時還需要護理人員耐心地解答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問題,以消除患者對于手術的恐懼感以及不安感,還可以樹立患者的手術信心。②氣管食管推移訓練:護理人員應該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可以將病房內的枕頭墊在患者的肩下,同時保證患者的頭稍向前傾。護理人員可以作為訓練者站立在患者的右側,使用左手來端順患者氣管右側,同時還需要將患者的氣管以及食管向左側推移,注意開始時不可以用力緩和,頻率要5min/次,護理人員在推移了5-8min后。可以稍加力量,將患者的氣管以及食管推移到患者的中線位置,在第一天的時候,3次/d,15-20min/次,注意每次的時間要超過3h,在幾天之后,便可以增加次數,4次/d,60min/次。③呼吸功能訓練:呼吸功能訓練包括吹氣球練習以及有效咳嗽練習等,需要由專業的護理人員進行指導,防止出現意外情況。
術中:①手術室護理: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后,可能會出現緊張以及不安的情況,在這個時候需要護理人員在旁進行安慰與干預,可以耐心地解答患者的問題,還可以通過播放輕音樂等方式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②無菌操作:手術會否成功的標準之一,便是是否進行了無菌操作,護理人員應該在手術治療之前,對手術室進行徹底地消毒,同時還需要指導患者進行清洗,保證無菌操作的實施;
術后:①實時監測患者的指標:在手術之后,患者可能會出現意外情況,這就要求了護理人員在手術后實時監測患者的生命指標,如果患者的生命指標出現了異常,需要護理人員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進行處理;②傷口處理: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傷口進行護理,需要采取引流的方法來處理傷口,同時還要時刻觀察患者的面色、血壓以及脈搏等情況;③體位護理:在手術之后,患者的頸部用頸托外固定制動,在手術治療后的第2d需要指導患者采取間斷性半坐臥位,同時還要指導患者進行定期翻身。④預防并發癥:在手術之后,需要預防并發癥,主要的護理措施包括使用氣墊床、定時拍背以及鼓勵病人多飲水 ,增加排尿量。
主要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其中治療效果分為四個等級,即優、良、可以及差等,而護理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來進行調查,問卷主要分為三個選項,即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等。具體的分級情況如下:
優:患者的病情完全恢復,可以進行正常的學習與生活;良:患者的病情基本恢復,基本上可以進行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可:患者的病情有所恢復,可以進行簡單的學習與生活活動;
差:患者的病情未完全恢復,不可以進行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本次實驗采取統計學專用軟件SPSS 20.0對患者的數據進行科學處理。
在33例患者中,優的患者有21例,良的患者有7例,可的患者有3例,差的患者有1例,優良率高達97.0%。
在33例患者中,非常滿意的患者有23例,基本滿意的患者有8例,不滿意的患者有2例,護理滿意度高達93.9%。
頸椎骨折脫位合并脊髓損傷是一種治療十分困難的疾病,一般采取手術治療才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治療后容易出現大量的并發癥以及意外情況,所以需要護理人員在圍手術期對患者進行細節護理,保證患者的術前準備充足以及手術康復效果[2]。
本文就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頸椎骨折脫位合并脊髓損傷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經過治療以及護理后,患者的病情恢復良好,護理滿意度較高。故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頸椎骨折脫位合并脊髓損傷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