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鋒
(呂梁市人民醫院,山西 呂梁 033000)
異位妊娠屬于婦產科中較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主要是指受精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發育,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異位妊娠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種方式,保守治療相對于手術治療具有保護患者再生性較強的優勢,尤其是對于未生育女性,并且治療效果相對較為顯著。本研究主要以本院婦產科收治的64例異位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對其實施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陳述如下:
選取本院婦產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間收治的64例異位妊娠行保守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雙盲法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32例)和實驗組(32例),其中常規組初產婦為19例,經產婦為13例,產婦年齡范圍在22—3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41±3.26)歲;實驗組初產婦為18例,經產婦為14例,產婦年齡范圍在22—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85±3.36)歲。納入標準:所選產婦經B超檢查后其輸卵妊娠包塊直徑均在3—4厘米之間,符合異位妊娠診斷標準,并所選患者均行保守治療,排除其中伴有嚴重器官衰竭和不配合治療患者。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治療方法
對入選患者均根據公斤體重計算注射用量,復查HCG后根據情況再次注射甲氨蝶呤進行治療,
1.2.2 護理方法
給予常規組患者實施異位妊娠傳統護理,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常規檢查,加強對其生命體征監控,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藥物指導,加強對治療環境管理。給予實驗組患者在以上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舒適化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容為:第一,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對其方法健康知識宣傳手冊,并為患者詳細講解出現異位妊娠的主要因素,以及治療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項等;第二,注意對患者加強實施基礎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同時需要保證患者營養支持,對其陰道出血、疼痛程度及包塊大小等進行密切觀察;第三,心理干預,異位妊娠保守治療需要進行長期住院,由于患者對自身病情及以后能否生育等問題擔心,從而極易出現恐懼、過度悲觀和焦慮等負面情緒,對此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多給予患者一些理解,并對其采用針對性心理疏導,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第四,疼痛護理,由于患者治療期間會出現疼痛現象,對于輕度疼痛患者可以采用注意力轉移法、音樂療法等緩解患者疼痛,對于劇烈疼痛患者則需要對其采用適當藥物進行鎮痛。叮囑患者保持充足睡眠,對于存在失眠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睡前用熱水洗腳,喝一杯熱牛奶等有助于睡眠,同時護理人員還可以對患者進行頭部按摩,隨著患者睡意漸濃而減緩力度,起到促進患者快速進入睡眠狀態;第五,飲食指導,治療期間患者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現象,對此需要鼓勵患者進食,并為患者制定均衡的飲食方案,為治療提供營養支持,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不可使用煎炸、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避免出現便秘;第六,在患者出院前需要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告知患者注意健康的飲食習慣,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注意會陰清潔衛生,避免出現感染現象。若出現異常現象則需要及時回院治療。叮囑患者出院后1個月禁止性生活。
治療標準主要分為治愈、顯效、無效。治愈標準為:患者陰道流血及疼痛等癥狀消失,根據對患者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查恢復正常水平;顯效標準:患者陰道流血和疼痛等癥狀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也出現顯著降低;無效標準: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出現加重跡象,而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無任何變化或出現升高。
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8.13%,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
異位妊娠臨床癥狀主要為陰道流血、腹痛、停經等,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出現妊娠破裂而引起患者大出血,從而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及激素檢測、B超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婦科檢查中,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早期治療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根據對相關資料研究顯示,在對異位妊娠患者實施保守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舒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理念,在對患者實施護理過程中更加注重患者主觀意識,對于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建議需要積極采納,從而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驗到有效的護理服務,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宗旨。本文主要探討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和傳統護理的臨床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8.13%,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對異位妊娠行保守治療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同時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促進和諧發展有重要幫助。此護理措施值得在異位妊娠患者護理工作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