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一個新的戰略部署,提出的一個新的要求,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
一、鄉村振興戰略需要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遠和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而且要加快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鄉村人才,而新型職業農民就是這種人才,只有他們才能夠引領農村發展,帶領農民過上小康生活。
(一)新型職業農民,善抓政策和市場兩只手
新型職業農民對政策和市場有敏銳的洞察力。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給側。要堅持市場需求為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供給,一些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帶領農戶成立合作社,搞訂單農業,拉通產業鏈上深加工生產線,做自己的品牌,獲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新型職業農民,善把科技和產業融合在一起
目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已經到了必須依靠科技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歷史新階段。新型職業農民要在經營中創新,拓寬農產品銷售新途徑,提高農戶附加值,用互聯網銷售農產品,打造農產品品牌及二微碼在農產品上的應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用他們的智慧把互聯網科技融入農業中,實現智慧農業,把品牌意識帶到農產品中,實現品牌農業。
(三)新型職業農民,善領一方群眾致富奔小康
新型職業農民具有鮮明的示范功能、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既能發揮傳導市場信息,運用新型科技的載體作用,還可以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融合金融、科技、土地等各種要素資源,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僅能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更能激發當地農戶致富的積極性,共同富裕奔小康。
二、鄉村振興戰略要充分發揮新型職業農民的主力軍作用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新型職業農民將傳統農民從土地里解脫出來,進一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促進農業產業融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一)建立新型職業農民信息聯通機制
建立新型職業農民與上級組織的信息互通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條件。首先,要把新型農民的信息及時反映上去。其次,要建立互動機制,使新型職業農民的意愿與上級組織的決策無縫對接,把好的意見與建議吸收到政策決策之中。最后,要建立獎勵機制,鼓勵新型職業農民積極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通過建立新型職業農民信息聯通,可以實現下情上達、上情下達、信息互通、服務全覆蓋。
(二)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參與決策機制
一是在政策方案、計劃措施制定過程中采取自下而上的流程,充分聽取新型職業農民的意愿,吸收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二是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政策引導和政策理解,尊重他們的意愿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要做好他們的政策宣介工作,使黨和政府的意志同廣大農民群眾的意愿統一起來,變成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三)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創新精神培育和獎勵機制
一是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機制,利用農廣校、區域農技站等加強他們的科技素質。二是創新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形式和內容,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思想文化建設。三是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思想文化建設常規化機制,實現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由行為引導向思想建設的轉變。四是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創新精神獎勵制度,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新型職業農民給予獎勵,對他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的創新性項目、領先性企業、前沿性產品給予重點獎勵和扶持。
(四)建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機制
一是要建立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遴選機制,制定科學有效的重能力、重實績的評價標準,并積極探索客觀、合理的評價體系,真正把能帶領一方農民群眾學科學、用科學走向振興之路的優秀新型職業農民選拔出來。二是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動態管理機制,摸清新型職業農民的數量、結構、類型、分布、使用等基本情況,建立檔案和數據庫。三是建立新型職業農民使用管理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制度,確定管理周期,優勝劣汰,保證健康發展。四是建立健全激勵和表彰制度。要完善大學生到農村就業優惠政策,制定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優惠政策,在審批、辦證、貸款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扶持。建立健全優秀新型職業農民投保制度,幫助其辦理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新型職業農民,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目標,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發揮他們的主力軍作用,才能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