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清波
(廣西省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 535099)
玻璃體切除術是眼科臨床手術中重要部分,作為一種高水準微創顯微眼科手術,是僅次于白內障摘除術的眼科重要手術,為廣大嚴重眼疾患者復明帶去希望[1]。對我院26例玻璃體切除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研究篩選2017年9月~2018年4月在我院手術室接受玻璃體切除術的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患者年齡30~71歲,平均年齡(55.1±3.8)歲;其中感染性眼內炎1例、復雜性視網膜脫落6例、眼外傷3例、黃斑裂孔10例,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6例。
患者均在局部浸潤麻醉下行玻璃體切除術,同時給予圍術期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①術前心理護理,手術室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溝通,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醫生、并自我介紹。對于存在顧慮患者給予心理疏導,以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使其情緒穩定。②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根據具體要求,讓患者可很好的配合手術操作,告之患者避免突然轉動眼球。教會患者有咳嗽、噴嚏沖動時張口呼吸,用舌尖頂住上腭,以防止咳嗽、噴嚏振動眼部,避免手術時發生意外狀況。 (2)術中護理:①體位護理:患者取平臥位,雙手置于身體兩側,約束并固定好,盡量使患者舒適。頭部墊一自制薄軟墊,使頭部略高于腹部,即有利于靜脈回流,也可減輕術中頭部長時間的壓迫。本組26例手術均作以上體位擺放,患者術中呼吸平穩。②心理護理:患者剛進入手術室或因手術操作及局部麻醉等,導致患者對手術存在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為避免手術操作中誘發患者機體高應激反應;術中巡回護士需簡單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緩解因手術造成的心理壓力等;由于手術時間長,患者面部又覆蓋著多層無菌巾,患者易出現煩躁、呼吸不暢等情況,巡回護士需安撫鼓勵患者,使之配合手術。③生命體征的觀察:在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持續心電監護,監測心率、血氧、呼吸、血壓的變化。④根據不同手術醫生習慣,做好充分準備,并且手術操作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執行,術中對器械可疑污染或意外碰觸等,需及時更換器械,預防術后感染發生。⑤玻璃體切除手術的進行需維持平衡的眼壓,因此,手術中將灌注液懸掛于玻切機上,一般高于患者眼球水平面45cm,并根據患者眼壓情況進行高度調整,灌注液用完要及時更換,避免灌注液滴完而影響手術,導致眼壓水平發生變化;(3)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給患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和氧氟沙星眼膏,協助醫生用無菌紗布覆蓋雙眼。將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與當班護士交接班。
術后統計患者護理滿意度與并發癥情況,滿意度使用我院自制問卷調查表統計,評分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80~89分,一般:<80分。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玻璃體積血、眼壓升高等。
研究顯示,本組26例患者術后2例發生玻璃體腔積血,發生率7.69%,未出現眼壓升高患者;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顯示,26例患者中,非常滿意20例、滿意6例,患者滿意率為100%。
玻璃體切除術是眼科復雜程度較高手術之一,該手術在眼科治療史中取得巨大成就,為無數眼疾患者視力恢復帶來希望。實際臨床中,因該手術復雜程度高、手術過程精密、手術時間長,不僅對醫療團隊專業能力要求高,對圍手術期的護理要求也高;同時,大部分患者術前視力尚佳,術后突然的視力降低,對患者心理造成嚴重打擊,對視力恢復存在恐懼、擔憂、無助等負面心理情緒。手術醫生更多地關注于眼內操作,對于眼外許多細節的部分需要手術室護士隨時觀察[2]。
眼睛作為人體重要組織器官,接受玻璃體手術切除前,大部分患者均對手術治療存在質疑,對術后視力恢復存在擔憂,對手術療效高度期望,同時患者對玻璃體切除術方面知識了解較少,為避免術后出現不必要的糾紛,再給予術前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術中還需根據患者心理狀態給予適當心理輔導,避免誘發應激反應;同時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嚴密觀察,并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手術,保證手術的安全性;此外,需注意對患者眼壓的維持,減少各種并發癥發生,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3]。結果顯示,研究顯示,本組26例患者術后2例發生玻璃體腔積血,發生率7.69%,未出現眼壓升高患者;調查顯示,患者滿意率為100%;說明圍術期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手術治療安全性,降低糾紛發生風險,提高患者滿意率。
綜上所述,對接受玻璃體切除術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