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艷 王秀珍 吳金亮 韓立明 張卓然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為突破傳統課堂的空間和資源局限提供可能。“法創小鎮”是針對法學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為課程傳授者和受教育者搭建的“創客空間”,旨在實現學習資源共享及學習空間延伸與拓展。本文以勞動合同法為研究范本,分析“法創小鎮”的構建及應用問題,探討從“創客”到“創課”的遷移過程,為教學改革建言獻策。
關鍵詞:創客教學法;勞動合同法;創客空間
中圖分類號:D9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32-0061-02
作者簡介:閆艷(1968-),女,蒙古族,遼寧昌圖人,通遼職業學院(電大),教授,研究方向:民商經濟法學;王秀珍(1970-),女,蒙古族,內蒙后旗人,通遼職業學院(電大),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吳金亮(1972-),女,蒙古族,內蒙通遼人,通遼職業學院(電大),講師,研究方向:會計學;韓立明(1974-),男,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通遼職業學院(電大),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信息科學;張卓然(1981-),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通遼職業學院(電大),講師,研究方向:法學。
自2016年開始,我與課題組成員開始涉足“創客教學法”理論探討和教學實踐研究。起初從高職類法學專業角度研究“創客教學法”的嵌入問題,當研究逐步深入之后,我們發現“創客教學法”雖然可以適用于多個學科多個領域,各個教學層次,但卻會因為具體的課程呈現出各自非常鮮明的特質,而要想真正實現從“創客”到“創課”的飛躍,還要深入課程,做更加具體細致的個性化研究。幾經討論之后,確定以高職勞動合同法課程為研究樣本,探索“創客教學法”植入具體課程的有效路徑。
一、“法創小鎮”的提出
(一)“法創小鎮”內涵的界定
“法創小鎮”是本課題組為法學課程傳授者和受教育者創建的創客空間起的名字。實際上就是指在法學教學實踐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如:微信、微博、虛擬課堂等,為課程傳授者和受教育者創建的跨時空學習和交流的一個平臺,一個可以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的創意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包含兩個方面的創造性活動,一個是課程創設活動;另一個是空間的創設活動。課程的創設活動就是將課程所涵蓋的內容進行整合,將課程內容分類設計成若干項目,在項目下面設計教學任務和子任務系統,并對其課程資源和信息傳遞和交流方法進行創意設計和開發,制作形式多樣,切合實際的項目任務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活動;空間的創設活動則是借助已有的信息技術手段,像搭房子一樣將各種素材有機結合,將各個項目、功能合理擺布,創意設計,個性展現。之所以將這樣的一個所在命名為“法創小鎮”,一為形象,二為親切。學生和教師在這個空間里都像是這個小鎮的居民,從事著以“法律”為素材的創設活動。
(二)“法創小鎮”的由來
“法創小鎮”的設想來源于多年的法學教學實踐。最早是在經濟法學課程教學活動中使用,后來推廣到勞動合同法、藥事管理法規等其他課程教學活動中。苦于計劃學時和實體課堂限制,教學實踐中往往無法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和溝通。時逢“微信、微博盛行”,2016年秋,在為財經管理系會計專業學生講授“經濟法學”課程時,首次利用微信群建立了與學生溝通的虛擬空間,當時群聊名稱為“法創小鎮”,后來又將這種活動動逐步拓展至“勞動合同法”、“藥事管理法規”“職業道德與法律修養”等課程上;交流空間也從微信、微博、QQ聊天室向對分易課堂、虛擬教室延伸。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16個實驗班使用上述方法,涉及學生數500多人。我們在空間里針對課程任務發布一些有趣的任務指令,引導所有學生參與設計、制作、分享、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動腦動手能力,取得良好效果。法創小鎮”是本項目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以高職勞動合同法視角觀察“法創小鎮”的構建
(一)構建“法創小鎮”需要的素材
就像制作美食需要各種各樣食材一樣,“法創小鎮”需要大量的課程素材才能構建完成。首先是針對課程素材的整理,教師需要將教材內容進行切割,進行模塊化處理。以《勞動合同法》為例,我們將其劃分成八大模塊,并將各個模塊知識點進行提煉,找到52個學生關心,勞動力市場頻發風險點;其次,收集整理與這些知識點相關的法律素材,法規、案例、故事、評論等,并就這些素材創設具體任務;再次,兼顧《勞動合同法》課程結構、課程特點及課程實施方案設計任務驅動程序,創意設計指令性素材。如以《勞動合同法》為內容的54張撲克牌和游戲規則制定。
(二)構建“法創小鎮”需要的手段
構建《法創小鎮》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技術。時下大家離不開的遠距離的非實時溝通手段如微信、微博、QQ、手機APP等,隨著5G技術的應用,這種溝通更加迅速而便捷,虛擬教室、創意空間的應用更加廣泛。
目前,我們可以借助網絡虛擬教室來完成這任務,這個教室構建復雜些,但可以實現的功能強大些,有些資源可以陳列,學生去可以選擇使用。但微信群還是最靈活的溝通工具,手機裝在口袋里可以隨時發布任務,也可以隨時完成任務并分享成果,評價也方便許多。
(三)構建“法創小鎮”需設置項目
“法創小鎮”包括任務快遞、活動采風、成果展示、在線快評、疑難診室、權威發布等板塊。這些項目在虛擬教室里可以陳列在“法創空間”,教師和學生協商裝潢這個空間,使其溫馨醒目。任務快遞是用來發布“驅動任務”的;活動風采是用來記錄和展示小組為完成任務而進行的創意活動;成果展示,是學員們將學習成果展示給空間里的老師和同學;在線快評是學生們對自己或其他小組的作品進行討論評說,去偽存真,提高學習效果;疑難診室則是對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診療和處理;權威發布,是教師利用專業知識根據同學們討論的結果對爭議問題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或者直接引用權威觀點予以澄清混沌認知。
三、“法創小鎮”在高職勞動合同法課程中的應用
(一)小鎮空間建構
改變以往灌輸式課堂做法,結合高職院校學情特點,構建“法創小鎮”,并將學生遷移到這個空間里來,使其成為“法創小鎮的居民”,具體做法如下:
1.素材管理
首先將《勞動合同法》根據內容結構和授課要求分割成八大項目,并將五十二個高頻風險點設置成五十二個子任務,建設任務集和資源庫,設計相應的任務驅動程序,為構建“法創空間”,開展“創課”活動”做準備。
2.建構“創客空間”
把所有參與該課程學習的學生吸納為小鎮居民。利用前面處理好的《勞動合同法》素材,構建虛擬創客空間,類似于虛擬教室,在虛擬教室里設置小鎮廣播、小鎮快遞、居民活動采風、茶舍論壇等欄目。空間裝點清新靚麗。學生徜徉在這里,就像在觀光小鎮,這種愉悅感有助于學生投入學習熱情。我們在實踐中,為了節省時間成本,采用拿來主義的辦法,直接對國家開放大學的虛擬教室進行改良,重置欄目,重置欄目內容,建成師生們進行活動的空間。這個空間可以借助手機完成任務,也可以將部分活動放在微信群里。
(二)小鎮活動管理
1.小鎮居民管理
將吸納到“法創小鎮”的居民,分成若干互助組,設小組長。小組內成員在日后開展活動中可以互相幫助,各組之間可以比賽較量。小組成員同榮辱,共命運,小組積分計入學生成績。
2.小鎮活動管理
根據職業院校學情特點和《勞動合同法》課程特點。我們設置小鎮快遞欄目。小鎮快遞負責快遞任務書到居民手里。八個模塊52個子任務集,我們總共安排9次快遞活動。我們選擇一個知識點來描述我們的觀點。比如在合同訂立這個模塊,我們創設了小鎮居民老王家的小華大學畢業后要與國家電網簽訂勞動合同這個情景。設計5個任務指令,由小鎮快遞發布。
(1)請你幫小華想想簽訂合同前做好哪些準備?
(2)幫她擬定一份勞動合同,說說這個合同中哪個是必備條款?哪些條款可能引發糾紛?
(3)合同什么情況下會無效,無效對小華和國家電網可能造成什么傷害?
(4)合同中關于試用期的設定,哪些你是不應該接受的?
(5)設定了服務期的勞動合同,可能對你形成什么風險?
任務發布在微信群里或虛擬教室里,各小組開展針對任務的學習、討論、各自組織的創意活動,并將這些活動用視頻或文字加以記錄,形成的最終結果發布在成果展示欄目下。
[ 參 考 文 獻 ]
[1]劉曉艷.創客教育的實踐經驗及對我國教學改革的啟示[J].發明與創新,2016.12.
[2]閆艷,王安琪.創客教學法植入高職法學教學項目的意義與策略[J].法制博覽,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