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居民收入水平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增加,如何才能保證收入分配的公正性是現在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革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針對財稅法路徑收入分配公正性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為我國的財稅收入分配公正提供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財稅法路徑;收入分配;公正研究
中圖分類號:D922.22;F12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32-0083-02
作者簡介:張海涵(1990-),男,漢族,吉林農安人,吉林財經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經濟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斷提高,但是人們收入的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分配方式不合理引起的,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對社會的和諧安定也造成很大不利的影響。本文首先對財稅法路徑的收入分配公正內容以及其必要性進行分析,然后再針對如何保證收入分配的公正性提出幾點有效對策。
一、財稅法收入分配公正內容
市場經濟發展中,只有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才能保證市場競爭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收入分配的過程中,只有保證分配的公正性,才能夠滿足每個社會成員的需求。從財稅法的角度來看,財稅法的公正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是國家在稅收分配上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其次相關部門在制定稅法制度和稅收計算方式時需要保持公平性和公正性。另外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稅收工作時,需要做到公平性和公正性,需要按照相關的稅收制度來進行,對納稅人員一視同仁,禁止區別對待。最后是財稅的使用方面需要保持公平性和公正性,財稅使用過程中,需要接受納稅人的監督,保障納稅人的權利。
從收入分配的角度來看,以往我國實行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分配方法明顯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國家打破了傳統的平均分配的方法,采取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同時進行的分配方法,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是由于市場體制的不斷變革,這種分配方式的弊端也慢慢顯現出來,逐漸產生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現象,導致居民貧富差距日益明顯,因此保證收入分配結果和過程的公平性、公正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
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的良好發展,經濟發展過程中,收入分配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縮小貧富差距。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雖然人們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國民收入卻存在很大的問題,國民收入分配不均、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城市地區與鄉村地區、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很大,這對社會的穩定發展有不利影響。雖然國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改善這些問題,但是在收入分配上還是存在很大的欠缺,例如缺乏合理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準則不夠完善等,這些都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如果想要更好的促進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就需要相關部門對財政制度進行調整和優化,在此基礎上對分配方式進行改善。財稅法與收入分配之間具有很大的聯系,對財政法進行調整,有利于促進分配制度的完善,例如處理城鄉貧富差距的問題上,就可以采取通過調整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等辦法來有效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從而促進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也可以通過加大對特別貧困地區的補助來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不斷縮小貧富差距,因此通過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可以有效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三、財稅法下促進收入分配公正性的有效措施
(一)有效協調國家與人民之間的關系
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與人民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國家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和諧,就可以促進國家的發展壯大,如果國家與人民之間的關系緊張,就會對國家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國從古到今,對國家與人民之間的關系都十分關注,古代人將國家與人民之間的關系比喻為舟和水的關系,人民對國家的意義就像水對舟的意義一樣,水既能載舟,又能覆舟,同樣的,人民對國家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自身的經濟利益是他們關心的重要問題,因此國家要想處理好國家與人民的關系,就需要從國民收入分配這個地方入手,促進國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從而提高國民的收入水平,滿足國民的經濟利益,提升國民的滿意度,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相關政府可以從財政法方面入手,對財政制度進行調整和完善,對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相關內容進行規定,從而提高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公平性、公正性,并對一些違法犯規行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規定,通過這些措施,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并促進收入分配的進一步發展。
(二)有效協調貧富關系,縮小貧富差距
改革開發以來,雖然國家打破以往的平均分配制度,采取按勞分配和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但是這種分配方式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導致出現貧富差距大以及貧富兩極化的問題,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為了促進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收入分配問題的重視,查找收入分配不均以及貧富差距大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對于貧富差距大的問題,可以從財政法角度,借助財政法的相關手段來進行解決,例如對財產稅法以及個人所得稅等法律內容進行調整和改善,使其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并建立專業的監督部門,對收入分配制度的執行進行監督和管理,從而有效保證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縮小貧富差距。
(三)加強對國家低收入群體和特困群體的幫助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為了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國家可以從社會保障制度以及民生建設等角度出發,加強對國家各個地區貧困人群和特困人群的幫助,對國家的財政支出結構進行調整,從而有效縮短貧富差距,緩和貧富兩極化的問題。我國財政支出方面,以往都是行政運行的財政支出占總財政支出的大部分,但是公共服務以及民生建設方面的支出卻占總財政支出的很小一部分,這就導致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共設施不健全等問題的出現,不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一些低收入群體和特困人員,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補助。為了有效促進人民收入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相關部門在開展工作時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將保障人民利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工作的核心。財政支出方面應該加大對民生建設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對人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解,深刻了解人民的需求,從而將財政補助用到實處,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基礎設施。
(四)在收入分配過程中貫徹財政稅法制理念
要想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就需要在收入分配的過程中貫徹財政稅法的理念,不斷完善財政稅法制度,對財政稅法進行有效調控,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財產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人們對財稅的關注也越來越高,參與財政監督的意愿也越來越強,因此在對財稅法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人民的利益,對人民的需求進行了解,處理好人民與國家之間的矛盾,同時還需要維護好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財政法改革的有效性,使其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從而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有效維護好人民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四、總結
我國的經濟建設中,存在著國民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大、個別地方貧富兩極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國家應該對收入分配問題進行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平衡國民收入水平,緩和貧富差距矛盾。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可以在財政法的基礎上,借助財政法的相關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改革財政稅法制度,對個人所得稅等進行結構調整,增加對貧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關心和支助等,通過這些措施不斷調整貧富差距,平衡國民收入,協調好國家和人民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維護社會的和諧安定。
[ 參 考 文 獻 ]
[1]晉一巍.財稅法的調節分配功能研究[D].廣西大學,2018.
[2]覃志清.淺析財稅法路徑的收入分配公正問題[J].法制與經濟,2017(12):123-125.
[3]劉劍文.收入分配正義的財稅法路徑[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3,17(06):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