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律師是律師隊伍的未來。扶持青年律師成長發展關系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也關系律師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從如何定義青年律師開始,然后圍繞律師行業律所合并、向外國際化和向內“布局三四線”城市并存、人工智能AI和法律服務的互聯網化的趨勢展開,其次,著眼于青年律師的經驗有限、閱歷有限和人脈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適應律師行業,如何提高律師的執業技能深入探討。再次,筆者提出青年律師要做到案件流程標準化的觀點。并以青年律師擔任民事案件原告代理人的角色為切入點談如何做到案件流程標準化,并在標準化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最后,筆者提出了青年律師如何提高自己的執業水平和素養,并提出準備個人的精品案例、細分執業領域和深耕擅長的領域為抓手的策略。
關鍵詞:青年律師;趨勢;局限性;適應篇;提高篇
中圖分類號:D92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32-0117-02
作者簡介:吳亞輝(1982-),男,漢族,河南許昌人,本科,河南名人律師事務所,三級律師,研究方向:民商法。
一、律師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律所合并
近年來,隨著國內法律服務市場的快速增長,律所合并已然成為一種潮流。最近短短一個月內,全球最大律所大成與烏干達最大律所Kampala Associated Advocates、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與安理律師事務所分別先后宣告合并。而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也于2007年由北京市浩天律師事務所和北京李文律師事務所合并而成。通過律所合并,提升了新律師事務所的創新發展模式,打造專業化區域品牌大所。通過律師事務所合并,可以將法律服務更加細化,在投融資、金融、并購重組、國企改革、PPP、建筑房地產、涉外、商事訴訟、刑事辯護等業務領域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領軍人才為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國有大型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中小企業及各行業提供優質、高效、專業、全面的法律服務,為經濟振興、民生建設做出更大專業貢獻。
(二)律師事務所向外國際化和向內“布局三四線”城市并存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中國企業也不斷走出去尋找商業機會,在國外開拓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涉外法律服務市場,之前涉外法律服務一般由國外律師事務所盤踞。隨著金杜律師事務所、君合律師事務所以及中倫律師事務所不斷向美國東西部城市、西歐和非洲市場設立辦公室和開拓國際業務,更多律師事務所加入到國際化浪潮中。
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小城市也迸發了較大的法律服務需求,全國比較大的律師事務所都在三線和四線城市布局分所,法律服務市場下沉。
(三)人工智能AI和法律服務的互聯網化對法律服務市場有更大的影響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一些傳統基礎的法律服務在萎縮,如法律服務機器人的出現,基礎的合同審核機器比人工會更快;法院迎合“放管服”服務,也推出了如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審理簡單案件的舉措,這也降低了一些對于律師助理的需求。
因此,隨著以上趨勢的展開,律師已經不能僅作“法律風險的提出者”而更是“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者。這對青年律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青年律師的局限性
青年律師的經驗不足,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時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案件。每個案件即使類型相同,當事人不同、案件證據不同、審理案件的法院理念存在差異性,這對于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年律師的閱歷和人脈資源有限,這也限制了青年律師的案源。而案源越少,青年律師實踐的機會就越少。律師綜合素質提升的也就不快。
三、青年律師適應篇
為提高辦案效率和辦案水平,青年律師對于案件要做到流程標準化。那么如何標準化。本文以青年律師擔任民事案件原告代理人的角色以點帶面談一下如何做到案件流程標準化。
(一)初步審核證據
青年律師接手案件以后,先從基礎法律關系著手對證據進行初步分類,看證據是否足以支持當事人的訴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將證據和團隊同仁們商量一下,站在別的律師的角度看證據,還有什么需要補充?
(二)二次補充證據
經過第一次商討后,律師一般會發現缺失一些材料,則盡快和當事人商量,如補充對方當事人的身份證號碼、家屬的信息和送達家庭住址等。
(三)初步寫起訴狀
訴狀對于訴訟來說特別重要,而訴狀中的核心要素就是訴訟請求,訴訟請求是雙方當事人和法庭審理的核心。寫訴訟請求時一定逐字讀三遍。特殊情況下,如當事人存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則一定要通過基層組織來指定監護人。經過基層組織指定監護程序以后,指定監護人就變成了法定監護人。做到主體適格。
(四)完善起訴狀和證據目錄
經過重新梳理訴狀和證據,對于訴狀中該披露的基本信息和法律關系一定表述到位,對于部分需要暫時隱藏的代理思路暫時不要表述,以免暴露自己的戰略思路。同時再次補充證據目錄,將證據目錄細化,證明目的邏輯清晰。以上工作做完以后,和自己團隊的同事商量一下,聽聽別人中肯的意見。
(五)提前準備庭審材料和代理詞
首先,在法律互聯網工具如無訟、法信上面搜索此類案件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將該類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等依據找出來,單獨打印出來,放在卷宗里。
其次,在裁判文書網上找三篇以上同類型的判決書,一篇為公報案例,研究最高院的裁判思路;一篇為經過二審的案例,看看該類案件一審為什么沒有服判息訴,失誤是什么;一篇為當地的判例,看看當地法官對于該類案件的看法。研究以上判例以后,結合最高院公報案例和當地法官的裁判思路進行類型化思維。同時提前凝煉法庭辯論提綱。法庭的辯論提綱一定圍繞著預設的雙方的辯論觀點來展開。
(六)庭審工作
開庭時準備好庭審筆錄記錄工作。將法庭歸納的庭審焦點記錄清楚,圍繞庭審焦點原告方展開舉證,筆者的習慣是用一只紅筆來記錄被告方答辯和針對證據質證的要點,紅色記錄代表對方觀點,黑色記錄代表我方觀點,這樣清晰醒目,容易集中精力總結。
法庭辯論時,圍繞法庭歸納的庭審焦點將自己的核心辯論觀點在庭審記錄中一一表述出來。同時,注意觀察書記員是否記錄,如果沒有則提醒書記員。
在可能的情況下,將庭審筆錄給拍攝下來,開庭以后將庭審記錄打印出來,進行存檔。
(七)案件總結和歸檔
開庭結束后,無論案件是否需要,在認真閱讀庭審記錄的情況下調整自己的代理思路或辯護思路,進行完善后開庭三天內及時交給法庭。因為交的晚了,法官在內心已經形成固定的觀點,那么再交代理詞也就沒有意義了。
案件反思和卷宗歸檔。判決書下來以后,無論該案件成功或者失敗都認真研讀判決書,站在法官的角度來理解該案件法官為什么這樣裁判,在“本院認為”部分為什么這樣說理。然后,進行案件反思階段,案件反思包括但不限于平時記載在紙質卷宗上面的總結,該案件辦理的得與失記錄下來;該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及部門規章等法律適用整理一下,待到下一次同類型案件的話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青年律師提高篇
(一)準備自己的精品案例
每年下來,律師都有自己比較好的案例,這類案例可能是新類型的法律關系,可能是不容易勝訴的案件,可能是經過改判的案件等,將以上案例辦案的每一步過程整理出來,再次升華該類案件的律師準備心得,法官裁判思路等,通過這類舉措將會大大促進青年律師整體辦案水平的提高。
(二)細分執業領域,深耕擅長的領域
經過幾年磨礪以后,每個律師可能都有比較擅長的領域。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將該領域涉及的法律學科相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和司法政策等熟稔于心。同時,將全國各地法院關于該領域的觀點集成出來。最后,將與該領域相關學科的知識也學會弄懂。比如,筆者比較喜歡建筑行業,除了法律知識以外,筆者經常到建筑企業顧問單位去參加會議,通過現場感知來搞清楚實務中哪一點容易出問題。筆者還經常研究建筑行業的價格定額如何計算,經常向項目的項目經理、監理、施工員和預算員請教。和他們接觸多了,自然該行業的特點就把控清楚了,在為該行業服務的過程中自然手到擒來。
五、寄語
總之,在法治強國和人工智能革命爆發性增長的大背景下,青年律師雖有局限性,但青年律師精力充沛,善于總結和學習,善于利用互聯網學習工具,善于團隊合作。在規范律師執業的基礎上,在不斷提升自我基礎上,在主動迎合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上,青年律師一定會盡快成長,盡力適應社會發展和變革的需要,為法治強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參 考 文 獻 ]
[1]姜正.關于新時代青年律師高效成長的幾點思考[J].智庫時代,2018,157(41):104+106.
[2]劉才偉.優秀青年律師成長應做到什么[J].中國律師,2018,337(11):53-55.
[3]馬安駿.青年律師成長的目標與路徑[J].學習月刊,2012(2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