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首字母縮寫。ESG這一概念起源于責任投資中對于企業非財務領域表現的關注,與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等概念有著高度的關聯。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上海考察時進一步強調:“努力參與國際經濟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伴隨著中國金融業開放的廣度與深度的大力推進,伴隨著國內外政府和投資機構不斷提高的重視程度以及ESG基于研究和實踐所展現出的潛力和作用,其影響力和重要性正在與日俱增。
從國內來看,目前中國公眾公司信披、國內市場開放及社會責任的高要求都使得ESG日漸成為趨勢。如何更好地推動ESG評級體系在中國的發展,使之能夠為中國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構建金圓桌ESG評級體系過程中的研究實踐,我們將這一過程中的一些思考與大家分享。
ESG既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對公司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狹義看,ESG中的G也就是Governance,本身就指公司治理。但是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整個ESG的概念本身重道而輕術,應該被理解為一種公司治理理念,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內涵和組成部分。但是,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內涵和組成部分對公司治理來說,是全新的挑戰。這些挑戰是全方位的,既有組織架構層面的,例如要求在董事會中建立ESG專門委員會,也有企業運營層面的,例如對于一線工廠的能耗和污染數據的收集、監督、匯總。因此,企業應該清楚地認識到,ESG不是企業某一個部門的要求,也不僅僅是具體技術的變革,而是整個企業治理層面的挑戰。這也是為什么,金圓桌論壇在應對ESG帶來的變革中,有著深刻的使命感,希望能夠通過金圓桌ESG評級與廣大上市公司一起,以公司治理為著力點,有效地將ESG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企業治理中,將挑戰轉變為機遇,助力企業基業長青。
ESG是舶來品,其創立和早期發展都在西方發達國家,這也使得目前的主流ESG評級體系都是以國際標準為主。如何處理好ESG評級體系與中國特色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我們認為應該分三個層面來考量。
一是,確保并不斷增強與國際話語體系的一致性。
ESG作為一個被國際社會廣為接受的理念,一方面,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積累的成果,確保一致性可以少走彎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積極地融入這一話語體系可以有效地增強與國際社會溝通的能力,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國際社會提供不可或缺的幫助。因此,無論評級如何調整,基本與國際話語體系和國際標準對接的能力應該得到保障,并不斷地得到增強。因此,金圓桌ESG評級體系在設計之初就將國際上重要及主流的評估體系作為對標對象,其中包括:GRI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STANDARDS;MSCI (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ESG RATINGS;SD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香港聯合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制報告指引等。
二是,探索并融入中國特色。
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獨創和特有的經濟制度。在設計和推動ESG評級的時候,應當不斷地摸索和積累如何將中國特色融入到這一評級體系中去。金圓桌ESG評級體系在該角度下嘗試做出的探索及貢獻包括以下三方面:
?將黨建進章融入評級體系并針對黨建進章要求區分了國有和非國有企業,并以此進行了不同的指標設計。
?在一般評估體系考慮行業間差異及其均衡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了企業所有制作為一個新的維度用以調整指標及權重,更好地反映了不同所有制企業當下所受到的要求和承擔的責任。
?將精準扶貧作為強制化指標,并強化了這一指標的披露要求及內容。
通過以上三方面,金圓桌ESG評級體系對于現有的ESG評級體系做出了一系列合適的調整,以使得評級體系更加符合中國的國情,也能夠更好地反映中國企業在ESG體系下的表現。
三是,作為重要參與方共同推動全球ESG評級體系發展。
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ESG評級體系在中國所積累的數據和經驗必然對于整個國際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中國特色的內容對于其它國際社會中與中國有著類似特點的國家,在處理諸如國有經濟體、解決貧困、文化與政治特點對于ESG評級的影響上,必然會帶來重要的經驗和幫助。
金圓桌ESG評級體系,正是基于以上三層考量,在廣泛對標國際主流ESG評級體系的同時,兼顧了中國特色的視角,使得評級體系得到了豐富,也更符合中國企業的實踐。
通過金圓桌ESG評級體系,希望能夠在處理好ESG評級和中國特色的關系上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并引領相關領域的探索。
中國企業的ESG信息披露,在過去的幾年中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根據《中國的ESG數據披露:關鍵ESG指標建議》報告中的數據,截至2018年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公司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自愿披露ESG數據的比例已經達到了81.7%。但是,由于諸如缺乏統一的披露框架、數據獲取困難、企業缺乏動力等多種原因,ESG信息披露的總量和質量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認為,堅定而有序對以下幾個方面的推進,對于提高ESG信息披露至關重要:
●ESG相關的具體指標的標準化工作。
●信息披露的方法論。包括披露的范圍、計算方法、最低披露要求、董事會責任及執行機制等。
●提高ESG信息的可獲取性、穩定性。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公開的數據庫、形成分析報告等。
金圓桌ESG評級系統通過透明的方法論和大數據平臺的構建,希望能夠在推動ESG信息披露方面也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目前,中國國內已有包括商道融綠、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等多家機構開發了ESG評級體系,其中一部分也已經投入了實用并形成了評級結果。但是總體來看,國內ESG評級的發展依然處于起步階段,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一方面,評級的覆蓋面依然明顯不足。目前,無論是國際上覆蓋中國的ESG評級(MSCI的ESG評級等)還是國內自己的評級,大多以滬深300為樣本空間,有些甚至更小。這固然有數據可獲取性,規模和影響力等方面的因素,但覆蓋面不足不利于ESG評級自身的發展,也不利于推動企業更好地遵循ESG的理念。
另一方面,國內圍繞ESG的多方共建,合作推動的平臺和機制依然欠缺。這既包括ESG評估機構之間的交流討論,也包括圍繞ESG的各個利益相關方的交流和討論,尤其是ESG評估的主體對象——上市企業參與和研究機構的參與。
金圓桌是推動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進步與發展的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公益平臺;在金圓桌論壇連續舉辦十五周年之際,我們推出金圓桌ESG評級,是想依托金圓桌這一公共平臺,有效匯集包括政府監管機構、上市企業、研究機構、媒體、公眾等各個利益相關方,致力于構建中國公眾公司可持續發展與增長的共建合作平臺。同時,首次發布的評級將覆蓋超過800家上市企業,也將是對中國ESG評級的一次有力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