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創新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順利推進的關鍵因素。
在素有“共和國裝備部”之稱的沈陽市,沈陽人的血脈中流淌著永不言棄、敢于擔當、敢于創新的精神基因。無論是早期的南京長江大橋,還是近年的三峽大壩、南水北調等工程,沈陽一直承擔著國家重大工程的核心裝備的制造任務。從平昌冬奧會的“北京八分鐘”到俄羅斯世界杯,人們喜見沈陽科技創新躋身國際市場;從“蛟龍”下海到“神舟”飛天,眾多國之重器上都閃耀著沈陽科技創新的光芒。
在沈陽市坐落著47所高等院校,還有金屬研究所、自動化所、生態所等中科院尖端科研單位,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為沈陽培育壯大新動能提供了創新動力。
沈陽市致力于打造國際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加快培養沈陽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在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沈陽市加快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完善創新體系,多主體聯動、全方位推進的創新發展局面加快形成。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重大成果不斷涌現,創新主體加速成長。
全面增強開放創新兩大動力是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振興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東北振興,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沈陽市按照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擴大開放合作、深化科技創新明確為推動沈陽高質量發展的雙輪驅動戰略。創新是沈陽發展的“第一要務”,沈陽市堅持開放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協調發展,倒逼制度創新、產業創新。目前,沈陽市正在全力推進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創平臺的建設,以這些重大創新平臺為依托,培育壯大新動能,推進創新資源、創新要素向平臺集聚,聚焦實體經濟發展主線,集中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引領帶動沈陽市科技創新、全面創新。
重現歷史榮光,謀求未來突破。當前,沈陽市正抓住機遇、強化優勢,以構建先進裝備體系、智能制造體系等為重點,以實施技術創新等為重點,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推動沈陽新一輪發展振興。
砥礪新時代,奮進正當時。
沈陽這座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城市,歷經艱辛磨礪,從涅槃重生到綻放創新,如今,她已成為東北振興的代表、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科技創新的先行者。
科技創新,為沈陽振興發展提供了無限可期的不竭動力。沈陽,正加快前行步伐,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振興的新篇章。
沈陽市近三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
2018年:
沈陽市七項牽頭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牽頭完成);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5項(牽頭完成1項)。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參與完成的“超長壽命疲勞裂紋萌生機理與壽命預測”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牽頭完成的“壓水堆核電高溫高壓水環境材料損傷關鍵測試技術及成套裝備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超、特高壓變壓器/電抗器出線裝置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嚴寒季凍區高速鐵路毫米級變形標準下路基平穩性控制技術及應用”項目、“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害及干預”項目、“內鏡超聲微創診療體系的建立與臨床應用”項目和“主要蔬菜卵菌病害關鍵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進步獎二等獎。
2017年:
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沈陽市共有9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在獲獎項目中,沈陽市牽頭完成4項,參與完成5項,獨立完成項目數和獲得獎勵層次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其中,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參與完成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牽頭完成的“航空發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項目、東北大學牽頭完成的“熱軋板帶鋼新一代控軋控冷技術及應用”項目、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大規模風電聯網高效規劃與脫網防御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高速鐵路獅子洋水下隧道工程成套技術”項目、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高性能數控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牽頭完成的“高質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備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沈陽鑄造研究所牽頭完成的“電渣熔鑄大型變曲面異形件關鍵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6年:
在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沈陽市共有9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主要單位完成“功能性飼料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主要單位完成的“大型乙烯裝置成套工藝關鍵技術、關鍵裝備與工業應用”項目等9項獲獎項目中,以沈陽市為主完成1項,參與完成8項,產學研合作項目6項。在這些獲獎項目中,制造業項目數量占據主導地位,體現了沈陽市雄厚的研發實力和科研水平。例如,東北大學主持完成的“鋼鐵生產與物流調度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針對鋼鐵生產與物流調度普遍存在的多目標、復雜約束、大規模且非凸含有整數變量的模型特征導致現有優化方法不能直接有效求解的難題,研制出一系列新的有效的最優化及智能優化方法,提出的鋼鐵生產與物流調度建模與優化理論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應用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