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鵬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沈陽市康平縣各級黨組織始終把為群眾解決問題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勝利街道孔家村黨支部堅持學做結合,黨員干部將煥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干事創業、服務群眾的動力,主題教育激活了“一池春水”。
創新形式,讓主題教育“活起來”。孔家村黨支部緊密結合村情實際開展主題教育,采取“送學上門”“開門納諫”“圍觀整改”等方式,將為民服務辦實事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在“五個一”學習體系基礎上,為每名黨員發放學習讀本和“口袋書”,利用自媒體視頻會議平臺,組織黨員交流研討、分享體會。黨員干部廣泛征求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對于影響居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立知立改,并采取“誰提議、誰監督、誰打分”“群眾圍觀整改”等方式推動整改工作,真正把主題教育落實到群眾心坎上。
美化環境,讓村容村貌“靚起來”。孔家村黨支部將群眾反映強烈的村屯環境“臟亂差”、交通出行不便、亮化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作為“首辦事項”,村里的黨員干部作出表率,積極帶動群眾營造爭創“美麗庭院”的濃厚氛圍;積極爭取市財政資金30萬元,修建道路兩側邊溝、護坡加固、漿砌片石邊溝、設置蓋板涵,有效解決了百姓雨天出行難的問題。過去村里夜間照明不好,影響秋收,村黨支部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請路燈安裝項目,首批安裝使用170盞路燈,使全村亮化率提升了50%,并列出時間表,保證在年底前實現村內亮化無死角、全覆蓋,并鼓勵群眾監督和評估驗收。
壯大產業,讓村民腰包“鼓起來”。為改變靠天吃飯、分散經營的現狀,村黨支部與開發區企業積極洽談合作事宜,爭取到50萬元扶持資金,建設了標準化加工車間,項目投產后可吸納40名村民就業,實現了集體增收、村民增收和企業創收的“三贏”局面。同時,堅持黨建引領,扎實推進“黨建+”工程,積極探索壯大集體經濟的有效方法和創新模式,拓寬招商引資渠道,積極謀劃“飛地經濟”,促進項目盡快落地,在進一步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又增加了村民的就業機會。
筑牢堡壘,讓支部建設“強起來”。村黨支部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根本任務,建立“便民驛站”,著力打造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升級版”,實行“首問負責、一站式受理、全科式服務”的規范化代理流程,行動不便的群眾可得到“上門式服務”,外出務工的群眾可得到“預約式服務”;組織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教師、熱心志愿者成立了“說事團”“說和團”,宣傳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化解鄰里矛盾;強化“紅色陣地”建設,建成了多功能的文化廣場,通過開展廣場舞大賽、紅歌會等活動,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