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宇



[摘? ? ? ? ? ?要]? 面料再造設計越來越多地受到服裝設計師的關注與青睞,因為面料再造不僅從一定程度上帶領設計師走出設計思維的禁錮,更加能夠在現有的廓形基礎上提升設計效果。從面料再造設計的意義、方法入手,結合學生設計實例分析面料再造設計對于服裝設計的提升。
[關? ? 鍵? ?詞]? 面料再造設計;服裝設計;提升
[中圖分類號]? J523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284-02
服裝面料作為服裝設計的主要載體,承載著設計師對設計作品的表達,尤其在當下,服裝的廓形與款式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但是由于科技快速發展,服裝面料一直在不斷進步,有時候一次面料個性化程度不足以滿足設計師的需求,所以面料再造設計成為提升服裝設計效果的重要途徑。
一、面料再造設計對于服裝設計的意義
(一)面料再造提升服裝設計傳達率
面料對于服裝設計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無論什么種類的服裝,材料對服裝設計效果的表達都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是原創設計師款,那么對面料個性化的要求就會更高。市場上面料種類很多,但是不乏千篇一律和雷同的面料,所以如何通過面料再造設計來提升服裝設計效果,是多年來許多設計師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而面料層面的突破,可以更好地打開設計思路,呈現不一樣的設計效果。
(二)面料再造設計提升服裝設計的經濟價值
我國是服裝面料的出口大國,但卻不是時裝品牌大國,從服裝產業取得的利潤也極其有限,這就是服裝面料初加工帶來的弊端之一。經過面料再造設計的面料價格是普通面料價格的幾倍乃至幾十倍。例如廉價的織物在經過一些服裝品牌增型設計后,儼然成為精致的藝術品,再制作成高級時裝,以幾萬到幾十萬的價格出售。可見,服裝設計的附加值主要還是體現在面料再造后的價值。
(三)面料再造設計提升服裝環保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裝購買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服裝垃圾產生,而今很多快時尚服裝品牌已經開始注意到環境保護問題,并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推出越來越多的環保服裝,這些服裝取材于廢棄物,而面料再造設計則為這些材料的運用提供了更為更廣闊的舞臺,服裝設計效果得到保證的同時服裝更加環保。
二、面料再造的設計主要手法
通過搜集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將服裝面料設計的方法主要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面料增型設計
面料的增型設計是指通過縫、繡、釘、貼、掛、粘合、熱壓等各種裝飾手法在現有材質的基礎上設計添加材料,改變面料原有的視覺和觸覺效果。針對這一部分內容學生需要了解服裝面料的特性,從而選擇設計手法,回顧縫、繡、釘的基本操作手法,掌握貼、掛、粘合、熱壓的基本技巧。根據教師提供的相關課程鏈接,了解需要掌握的如增型材料添加順序,具體知識點把各式各樣的服用裝飾材料用貼縫、刺繡、粘合、釘綴等方法添加在面料表面上,形成構思巧妙的裝飾效果。
(二)減型設計
面料的減型設計是按設計構思去掉現有面料的一部分,可產生新穎別致的美感,如鏤空、燒花、爛花、抽絲、剪切、磨砂等,形成錯落有致、亦實亦虛的效果,使服裝產生更豐富的層次感,破壞材料表面的平整,使之形成特殊的裝飾效果。
(三)變形設計
面料的變形設計是通過物理外力的作用對面料進行擠壓或拉伸,使其形態發生變形,將二維材料轉化為三維立體效果,從而產生多種立體造型。最具代表性的是自然立體的多種褶皺。改變面料的平面形態,采用皺褶、折桐、打纜、軋花、粘合等手法處理整塊面料或服裝的局部,使之形成立體的浮雕感覺,具有強烈的視覺和觸覺肌理。
(四)染整設計
作為面料再造的方法,染整設計主要指染色和印花。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蠟染、扎染、手繪以及電腦噴印、數碼印花等現代印花技術。
(五)綜合設計
面料的綜合設計指面料本身、面料與面料之間、面料再造設計時同時采用多種加工手段,完成面料再造設計,其設計效果可融合增型、減型、變形以及染整等多種設計手法所能呈現的效果。此外,隨著面料再造設計概念的延伸,一些諸如防靜電、防輻射、阻燃等的針對面料后處理的設計,也被納入面料再造設計范疇。
三、結合系列服裝設計分析面料再造對服裝設計效果的提升
服裝設計是以人體為支架,面料為材料的雕塑藝術,屬于一種軟雕塑,需要充分考慮“人-服裝-面料”三者的關系,三者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狀態來展示設計成果。同樣的款式、廓形,如果采用常規面料,就會使設計略顯平淡甚至索然無味。而如果采用面料再造設計方法,即使同樣的款式、廓形,通過面料再造設計也會呈現給人不同的視覺效果。
(一)利用觸覺與視覺進行轉化
將二維平面面料轉化三維立體效果,例如把平面光滑的面料通過皺褶、折裥、抽縮、凹凸、壓燙的手法,使其形成浮雕感。觸感強烈的立體效果轉化成平面或者把各種不同的自然肌理紋樣、立體的幾何造型、透疊重合的光影色彩等圖片化,通過印染把立體的圖案轉化成具有視覺沖擊的平面面料。例如王婧祎同學的《壹方》系列女裝設計和劉青同學的《男調》系列男裝設計作品,均采用牛仔為主要面料,通過面料再造設計,將二維面料轉化為三維效果。
(二)傳統與現代圖形的融合
用現代的工藝技術表現傳統的圖案或者用傳統的工藝手法來表現現代的抽象圖像。例如仿制橡皮章來進行一些紋樣的刻畫,然后將其拓印在紡織物上,使原本平淡無奇的面料變得更加豐富且具有趣味性。劉草同學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將橡皮章拓印在服裝上,使橡皮章的紋理充分展現在服裝上,白色服裝不但不顯單調,還因面料再造設計而趣味橫生。
(三)非服用材料的運用
采用非服用材料就是把塑膠、金屬、木材等非服用材料加工成小片狀、絲線狀再重新編結或系綁做成服裝,例如曾經一度流行的綁帶設計。在劉涵洋同學的《自由自在》服裝設計作品中,就將文字以點、線的形式置于設計中,豐富面料設計效果。在設計之初,一次面料基本為針織面料,通過面料再造設計將非服用材料PVC設計成文字,使面料立體感與肌理都發生一定變化從而提升設計效果。
(四)利用面料特性的再造設計
利用現有面料的質感特征重新組合改變原有的風格特征,組合出新的風格。例如韓雯同學設計的《點線面體》系列的裙裝利用面料的多層穿插在表面一層材料是網狀透明材料可以把底下一層的材料透出表面,形成面料表面立體的肌理效果。又如辛琳同學設計的《綠野仙蹤》采用網狀結構展示下層面料的同時也將面料邊緣效果保留,再通過破壞、撕裂、重組等完成面料再造設計,并將面料用于系列服裝設計中,突出服裝風格。
四、總結
服裝一直與人民生活聯系緊密,甚至可以說息息相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一定程度上可以從穿著的服裝中體現出來。而今,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多,設計師們絞盡腦汁設計出各種新款服裝不但要美觀更要避免撞衫與雷同,面料再造設計無疑為設計師解決了這一重大難題,使設計師可以擁有很大程度的發揮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面料再造設計可以說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服裝設計的最終呈現效果,不僅如此,面料再造設計還能夠體現設計師自覺承擔環保重任的決心與勇氣,變廢為寶地將更多材料結合起來進行服裝面料再造設計與服裝創新設計,使人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能考慮到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曾婷,王明,林文享.多功能合成革的研究進展[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7(12):24-27.
[2]紀小楠,石玉娟,楊璐銘.特殊皮革面料在革制品設計中的應用[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8(2):61-66.
[3]尹艷梅.面料再造仿生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紡織導報,2018(4):78-80.
[4]朱淡.面料再造工藝對服裝設計師的實用意義[J].藝術百家,2011(3):232-233.
[5]虞黛箔,馬冬.面料再造設計藝術應用技法[J].毛紡科技,2018(2):22-25.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