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俊

【摘要】目的 分析BRG患者給予中醫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4月在我院門診治療的BRG患者112例,隨機分2組,西醫組患者給予西藥治療,中醫組患者給予清膽和胃湯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膽汁反流變化情況。結果 西醫組患者膽汁反流好轉率78.6%,中醫組患者膽汁反流好轉率96.4%,中醫組患者好轉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BRG患者給予清膽和胃湯治療,膽汁反流好轉率有明顯提升,促進患者疾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清膽和胃湯;膽汁返流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4..01
膽汁返流性胃炎(BRG)屬于胃黏膜炎癥,與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有關,胃內流入伴有膽汁的十二指腸內容物,患者會出現胃脘痛、反酸、嘔吐、噯氣等表現[1]。根據中醫理論,BRG屬于胃脘痛、痞滿等范疇,隨著近年來中醫學發展,將其應用在BRG治療中,更好的滿足患者治療需要,有廣闊前景。本文選擇近年來在我院門診接受治療的BRG患者進行研究,分析BRG患者給予中醫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4月在我院門診治療的BRG患者112例,患者經胃鏡檢查確診,隨機分為兩組,西醫組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齡28~62歲,平均(42.7±3.5)歲,平均病程(2.7±0.4)年;中醫組患者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齡27~63歲,平均(42.3±2.7)歲,平均病程(2.8±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西醫組
西醫組患者給予西藥治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4063,生產單位:蘇州二葉制藥有限公司),1次/d,20 ㎎/次;嗎丁啉(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10084,生產單位: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3次/d,10 mg/次,持續治療1個月。
1.2.2 中醫組
中醫組患者給予清膽和胃湯治療,藥方:青蒿、柴胡、白芍各15 g,茯苓、郁金、半夏、陳皮、竹茹、枳殼、甘草各10 g,黃連9 g,厚樸12 g。胃寒者加干姜3 g、吳茱萸3 g;加烏賊骨20 g;食滯者加檳榔10 g、萊菔子15 g。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胃鏡檢查,對比兩組患者膽汁反流變化情況。顯效:胃鏡檢查膽汁反流減輕一級;好轉,胃鏡檢查膽汁性反流減輕小于等于一級;無效,胃鏡檢查膽汁反流未發生變化或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據均運用SPSS 20.0數據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t來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西醫組患者膽汁反流好轉率78.6%,中醫組患者膽汁反流好轉率96.4%,中醫組患者好轉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下表1。
3 討 論
膽汁反流也叫十二指腸反流,十二指腸液為主要反流物,膽汁反流多出現在空腹以及餐后等情況,未對機體造成損害,將其稱為生理性膽汁反流。隨著膽汁反流發生頻率和時間的延長,返流量有明顯增大,會造成胃損傷,表現為病理性膽汁反流[2]。在慢性胃炎中,BRG為一種特殊類型,根據現代醫學理論,BRG的出現與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導致患者出現膽汁反流,胃黏膜屏障作用被破壞,胃蛋白酶逆彌散進入黏膜,增大患者損傷。臨床上在BRG治療方面以西醫治療方式為主,多選擇胃黏膜保護劑、促進胃動力藥、制酸劑等[3]。根據中醫學理論,將BRG劃分至胃脘痛、痞滿范疇,患者病位在肝、膽、胃等器官,存在肝失疏泄以及膽郁化熱等表現,導致上逆犯胃。臨床治療需要給予疏肝利膽、清泄郁熱等藥物。清膽和胃湯中黃連、郁金可清泄肝胃郁熱,陳皮、半夏可消痞散結,青蒿、竹茹可化濁和胃,柴胡、白芍可和胃止痛,枳殼、厚樸、茯苓可行氣和胃除濕,甘草調和諸藥。諸藥聯用,可清膽、行氣、和胃、除濕、疏肝、降逆,應用在BRG患者臨床治療中更具優勢。
本次研究表明,西醫組患者膽汁反流好轉率78.6%,中醫組患者膽汁反流好轉率96.4%,中醫組患者好轉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BRG患者給予清膽和胃湯治療,膽汁反流好轉率有明顯提升,促進患者疾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祁 祥.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1):144-146.
[2] 文木華.中西醫結合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10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8,34(3):324-325.
[3] 姚秀玲.中醫辯證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A2):76-7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