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艷龍

【摘要】目的 探究與分析普佑克經冠脈內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進入研究,隨后將其分為兩組,分別予以觀察組(20例)及對照組(20例)進行命名,劃分方法為隨機數表法。對照組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為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為常規治療基礎上的普佑克經冠脈內溶栓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在再通率方面,觀察組的數值結果為95%,對照組患者的數值結果為70%,前者以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意義顯著高于后者(X2=5.165,P=0.023)。結論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應用普佑克經冠脈內溶栓治療,效果顯著,在臨床應用及推廣具有很大意義。
【關鍵詞】普佑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01
患者體內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破裂、導致局部的血栓形成,引起冠脈出現閉塞,從而使得局部心肌缺血壞死,稱之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該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快、病情較為嚴重、臨床發病率高等特點。如不給予及時的治療,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威脅其生命安全。為了提高我院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治療工作質量的目的,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內開展了此項研究,此階段內于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患者經過篩選后進入研究。在研究中采用隨機數表的方法,對普佑克經冠脈內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與分析。目前此項研究已經全部結束,相關的結果數據也已經整理完畢,現將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療的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進入研究,隨后將其分為兩組,分別予以觀察組(20例)及對照組(20例)進行命名,劃分方法為隨機數表法。對照組的20例患者中有1男3例、女7例,年齡41~78歲,平均(56.2±3.1)歲。觀察組的20例患者中有男12例、女8例,年齡42~78歲,平均(56.8±2.3)歲。在本次研究進行之初進行病例篩選時,將合并其他心臟疾病、腫瘤、感染性疾病、精神意識嚴重障礙的患者排除在此項研究之外。本次研究中病例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等指標,兩組患者在這些指標上的結果相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順利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主要內容為擴冠改善心肌供血、調脂穩定斑塊、
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普佑克經冠脈內溶栓治療。取普佑克30 mg加鹽水90 mL,經橈動脈或股動脈,鞘管達到冠狀動脈后,經導管直接給藥,局部直接作用于血栓,完畢后再加用低分子肝素鈉4000 I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連續使用一周。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方法
在溶栓開始后,對兩組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判斷其再通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我院相關醫師將得到的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檢驗采取卡方值;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檢驗采取t值進行。將P的臨界值作為是否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若P<0.05,則定義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在再通率方面,觀察組的數值結果為95%,對照組患者的數值結果為70%,前者以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意義顯著高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 論
作為我國的第三代溶栓類藥物,普佑克具有非常高的纖維蛋白親和力,且同時具有酶和酶原雙重特性[1]。其可以被激肽酶等作用迅速裂解為雙鏈UK 分子,同時還可被凝血酶切開而產生性質類似于尿激酶原的雙鏈分子。該藥物在血漿中的惰性較強,經靜脈給藥后能夠迅速達到血栓部位并被裂解成為雙鏈 UK,具有很高的催化活力,因此,其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具有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2]。由本文的研究結果可知,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再通率為70%,而接受常規治療基礎上普佑克治療的患者再通率為95%,后者顯著高于前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普佑克的顯著治療效果。
綜上所訴,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應用普佑克經冠脈內溶栓治療,效果顯著,在臨床應用及推廣具有很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魏莉娜.普佑克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5):58.
[2] 古軍恩,李 俊,宋啟賓.普佑克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腎功能不全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北方藥學,2016,13(6):141.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