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麗 李逢 趙蒙蒙 阮蒙蒙 王金鳳

【摘要】目的 分析長期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與護理方法。方法 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56例,按照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將其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以常規方式對患者施以護理,研究組分析患者分析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護理方案,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結果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式干預后,可知研究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為7.1%,參照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為32.1%,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長期留置尿管極易出現尿路感染,護理人員以針對性的方式對患者施以護理,能夠減少感染情況的發生,對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長期;留置尿管;尿路感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02
留置尿管是臨床護理中一種常用但又極具侵入性的操作,一旦因留置尿引起尿路感染,對患者的危害將十分嚴重,所以,了解尿路感染具體原因并能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對保證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減少尿路感染發生率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56例,針對長期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與護理方法進行探討,并分析不同護理方式對患者尿路感染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56例,按照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將其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其中,參照組患者共計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齡27~59歲,平均(43.93±1.75)歲;研究組患者共計28例,男19例,女9例,年齡25~60歲,平均(44.01±1.3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以常規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其內容為: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遵照醫囑進行用藥、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基礎護理等。
研究組在參照組方法的基礎上,根據臨床護理經驗對以往出現的尿路感染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其內容為:①尿路感染原因分析。留置尿管的時間較長,削弱尿道黏膜的屏障功效;膀胱沖洗頻率過于頻繁;未應用全身性抗生素;導尿管和集尿袋連接不良或集尿袋更換更換頻率較少或者偏多;導尿管潤滑劑的影響;尿道口清潔不及時等因素。②針對性護理措施。首先為患者選擇尿管,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臥床時間合理選擇尿管,如成年男性一般為12~16F型號,成年女性一般為16~18型號;其次,根據患者的性別對其會陰部位施以不同的消毒擦洗方式,如女性尿道括約肌較為薄弱,應使用消毒棉球對外陰和尿道口進行擦拭,男性則使用消毒棉球對其龜頭、包皮以及尿道口進行擦洗,并合理調整患者的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再者,膀胱沖洗頻率控制為每周2次,增加患者飲水量,使其能夠達到自行沖洗膀胱的效果;然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有需要可根據醫囑適量使用抗生素;接著,更換集尿袋時保證其無菌性,避免逆行感染,并隨時檢查患者導尿管與集尿袋的連接情況,保持其通暢性,如有脫落不可自行插入,應由護理人員為患者更換新的尿管與集尿袋[2-3];接著,根據《基礎護理學》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關于留置尿管中集尿袋與尿管的更換速度的建議,更換尿管的周期應根據患者尿液的pH值進行決定,其頻率2~4周,而尿管的更換速度為每周1次,更換時注意動作幅度,避免因操作不當損傷患者尿道[4];此外,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的評估,了解患者情緒的變化,在對其護理前需告知患者護理行為的目的與方式,減少患者的抵抗情緒,使其能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健康宣教,增強家屬對留置尿管知識的認知程度,使其能夠在日常陪護中及時發現異常,有效預防尿路感染事件的發生[4]。
1.3 觀察指標
通過對兩種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的情況,并對比其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的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并進行x2檢驗,當統計結果P<0.05時,表示此研究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式干預后,可知研究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為7.1%,參照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為32.1%,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 論
近些年,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外科手術技術日益提高,手術已成為治療多種疾病的常用手段,不過該手段依舊有創傷大、危及范圍廣的缺點,患者在術后恢復期容易出現排尿困難、殘尿過多、膀胱功能紊亂等問題,此外,許多長期臥床、昏迷的患者也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這都需要留置尿管以進行導尿護理[5]。留置尿管作為術后恢復必不可少的一環,長時間留置尿管會引發尿路感染等并發癥產生,對術后恢復及干預影響惡劣,因此,預防和減少因導尿管引發的感染是術后臨床護理的重中之重,那么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長期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導尿管留置在護理操作中屬于侵入性操作,所以在尿管置入的過程很有可能發生尿道黏膜損傷的現象,繼而導致尿路感染;其次,對人體來講,導尿管是異物入侵體內,長時間的留置會使患者自身的細菌抵御系統發生異常,細菌趁機侵入誘發感染;另外,抗生素的應用不合理、尿管和尿袋的連接處被污染、導尿管本身不過關等因素都會導致尿路感染。對于這種現象,實施正確的護理措施能夠減少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并提高患者恢復效果,具體來說,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要精湛,嚴格執行規定的無菌操作進行導尿護理;熟悉導尿指征,根據病人不同的特性選擇合適的導尿管;確保排尿過程在密閉且消毒后的環境中進行,盡量減少膀胱沖洗。本研究通過對兩種患者施以不同護理方式,其研究組在總結分析以往尿路感染患者的發病原因后,對該組患者施以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全局性、綜合性方面對患者施以護理服務,給予了患者更為優質的護理體驗;同時,研究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其尿路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表明針對性護理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對于長期留置尿管患者應重點關注其可能引發尿路感染的因素,在常規護理方式上以針對性的措施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并可在科學性、實用性的護理干預下預防并減少尿路感染的發生,對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值得廣泛研究。
參考文獻
[1] 黃佳娜,陳海如.長期留置尿管預防伴隨性尿路感染循證護理[J].養生保健指南,2019,(22):198.
[2] 傅 勇.膀胱沖洗對飲水量不足長期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115-116.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53.
[3] 張鳳華,曹少娟.長期留置導尿管導致尿路感染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2):156-157.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22.090.
[4] 宋慧敏,張 菊,王世浩.長期留置導尿患者更換尿管時機的辯證思考與探索[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3):3668-3670.DOI:10.11816/cn.ni.2018-181280.
[5] 呂 娟.護理干預對長期臥床留置導尿管減輕尿路感染及導尿并發癥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6):156.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7.26.235.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