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花
【摘要】目的 對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生活質量和依從性有影響的社區護理進行觀察和研究。方法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來我院治療的糖尿病老年患者14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71例,對照組組給予常規護理,對實驗組給予社區護理,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如生活質量指標、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復查結果和運動情況等。結果 評估兩組患者的生理功能、活動能力、肢體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干預后的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接受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復查、運動依從性的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護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生活質量;糖尿病;老年患者;依從性;社區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9..01
糖尿病患者易患嚴重的并發癥,如腦病和腎病,甚至有死亡的可能性,目前還沒有發現糖尿病完全治愈的臨床治療,因此,增強患者依從性有助于控制疾病的發展。這種新型的社區護理方法,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藥物治療建議、血糖監測等工作應加強,并在后期應做好隨訪工作,對患者血糖指標應每測量一次就詳細記錄一次,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以最大化提高治療效果。在本文研究中,觀察、對比給與兩組患者不同治療后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來我院治療的糖尿病老年患者14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71例,其中,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61.35±4.34)歲,病程1~1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如飲食指導和一般護理。給予實驗組患者社區護理措,主要內容如下:在患者就診期間醫生至少每周測量一次血糖,并把相關的高血糖知識、血糖的藥物知識、預防和控制知識如實的告訴患者,并對患者的用藥常識進行詢問。醫務人員針對患者的病情嚴格制定藥物的治療方法,并指導患者全面了解治療的基本常識,以幫助患者養成科學的生活規律。創建健康宣傳管理團隊,對疾病知識健康教育定期講授,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組織討論和交流,發放有關糖尿病的健康手冊,傳播疾病藥物治療知識。護理人員必須要把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疾病的發病機理、物理治療等積極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并為患者提供適當的心理干預,消除患者的心理影響,樹立堅定的信心對抗疾病,使患者的依從性得以提高。護理人員必須要編制記錄本,以便詳細記錄患者測量的血糖指數,這為醫務人員和患者提供了解血糖變化的基礎。醫務人員總結血糖指數變化的原因,從而把給藥劑量和時間進行調整。同時,加大患者健康教育的力度,使患者擺脫不良習慣,注重飲食健康,如低鹽、低脂肪等,控制身體素質。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干預后的生理功能、活動能力、肢體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等各項生活質量指標進行評估并記錄。同時對干預后兩組患者的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復查和運動情況進行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評估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如生理功能、活動能力、肢體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等,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和分析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用藥情況、血糖監測、復查及運動依從性等,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糖尿病這種臨床綜合征主要是因為人體降低了胰島素的生物學效應和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主要表現特征是患者的血糖指標比較高。由于老年患者的認知因素、文化水平和年齡對疾病沒有正確理解,沒有充分認識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心理素質和依從性都普遍較低,從而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了,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在此基礎上,在臨床上有必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對患者進行社區護理,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案的依從性,使患者的治療效果最大化提高。在本次研究中,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如生理功能、活動能力、肢體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用藥情況、血糖監測、復查和運動依從性等,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總之,實施社區護理措施對老年患者的治療有顯著療效,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指標,如生理功能、活動能力等,使患者的依從性得以提高,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常 紅.社區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08):149-150.
本文編輯:劉欣悅